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捷拆装编织包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过上模具和下模具的合模动作完成用于编织包模具的冲压加工作业。零件在加工和摆放过程中往往存在尺寸和位置偏差,使得部件在冲压过程中受到的反作用力的方向偏离,在长时间的使用下,结构将受到破坏,导致后续拆装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捷拆装编织包模具,以解决零件在加工和摆放过程中往往存在尺寸和位置偏差,使得部件在冲压过程中受到的反作用力的方向偏离,在长时间的使用下,结构将受到破坏,导致后续拆装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捷拆装编织包模具,其结构包括注料口、上模板、导针、顶杆、支撑片、下模板、安装板、圆模座,所述上模板与下模板可活动闭合叠接,所述上模板顶部中点处固接有注料口,所述顶杆与导针活动相垂对接,所述导针分设在对应上模板的孔位上,所述下模板外壁配接有两边相水平对应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上下凹槽处嵌有安装板。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包括导块、托套、平衡杆、阻片、留孔板体、定位块、对杆,所述导块固定在留孔板体对应定位块的上部位置,所述定位块与对杆固定一体,所述对杆分设在靠阻片的内部凹槽壁面上,所述阻片贴接于留孔板体的架空内壁处,所述留孔板体通过托套与平衡杆连为一体,所述留孔板体孔口对应支撑片上下凹点且为螺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圆模座装配在上模板与下模板的闭合活动处。
进一步地,所述注料口下端出口对接圆模座。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板对应孔位上垂接有顶杆。
进一步地,所述对杆对应设在导块安装线的内侧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阻片固定置于导块的左右两侧壁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杆横置于支撑片架空层之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捷拆装编织包模具,安装板设在对应支撑片的凹槽上,为了提高模具的拆装效率,留孔板体孔口对应支撑片上下凹点且采用螺栓相连的方式,固定状态下导块与平衡杆始终保持两端等高的结构,在拆除部件时两端也能保持高度一致,钩住以定位块为固定点的对杆形成的凹槽,能够增加操作防滑性,阻片平行线与层接处左右对应,架空层宽度固定不变,具有较好的活动性,下滑动平衡杆顺畅且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拆修安全与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捷拆装编织包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注料口-1、上模板-2、导针-3、顶杆-4、支撑片-5、下模板-6、安装板-7、导块-70、托套-71、平衡杆-72、阻片-73、留孔板体-74、定位块-75、对杆-76、圆模座-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捷拆装编织包模具,其结构包括注料口1、上模板2、导针3、顶杆4、支撑片5、下模板6、安装板7、圆模座8,所述上模板2与下模板6可活动闭合叠接,所述上模板2顶部中点处固接有注料口1,所述顶杆4与导针3活动相垂对接,所述导针3分设在对应上模板2的孔位上,所述下模板6外壁配接有两边相水平对应的支撑片5,所述支撑片5上下凹槽处嵌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包括导块70、托套71、平衡杆72、阻片73、留孔板体74、定位块75、对杆76,所述导块70固定在留孔板体74对应定位块75的上部位置,所述定位块75与对杆76固定一体,所述对杆76分设在靠阻片73的内部凹槽壁面上,所述阻片73贴接于留孔板体74的架空内壁处,所述留孔板体74通过托套71与平衡杆72连为一体,所述留孔板体74孔口对应支撑片5上下凹点且为螺栓相连,所述圆模座8装配在上模板2与下模板6的闭合活动处,所述注料口1下端出口对接圆模座8,所述下模板6对应孔位上垂接有顶杆4,所述对杆76对应设在导块70安装线的内侧下方,所述阻片73固定置于导块70的左右两侧壁面上,所述平衡杆72横置于支撑片5架空层之间。
本专利所说的平衡杆72的作用是始终保持两端等高的结构,对应支撑片5宽度的水平高度一致,自带防倾阻力,能够起到提高留孔板体74的安装稳定性。
例如:在进行使用时,安装板7设在对应支撑片5的凹槽上,为了提高模具的拆装效率,留孔板体74孔口对应支撑片5上下凹点且采用螺栓相连的方式,固定状态下导块70与平衡杆72始终保持两端等高的结构,在拆除部件时两端也能保持高度一致,钩住以定位块75为固定点的对杆76形成的凹槽,能够增加操作防滑性,阻片73平行线与层接处左右对应,架空层宽度固定不变,具有较好的活动性,下滑动平衡杆72顺畅且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拆修安全与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零件在加工和摆放过程中往往存在尺寸和位置偏差,使得部件在冲压过程中受到的反作用力的方向偏离,在长时间的使用下,结构将受到破坏,导致后续拆装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安装板设在对应支撑片的凹槽上,在拆除部件时平衡杆两端也能保持高度一致,钩住以定位块为固定点的对杆形成的凹槽,能够增加操作防滑性,架空层宽度固定不变,具有较好的活动性,下滑动平衡杆顺畅且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拆修安全与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