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机构领域,特别地,是一种齿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齿轮传动机构中,需要通过齿轮轮齿的啮合而实现传动;在轮齿的啮合过程中,两轮齿的表面刚性接触,且接近于线接触,接触面积较小,导致齿轮面容易磨损;另外,当齿轮传动机构配合不够精密的情况下,轮齿的啮合伴随着齿面的碰撞,更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力齿轮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可以削弱相互啮合的轮齿间的刚性接触和碰撞,从而提高齿轮传动机构的耐用性。
本发明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磁力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所述齿轮的轮齿由铁磁质构成,所述齿轮的轮体内部包含有周向均布的永磁体;各所述永磁体沿所述齿轮的径向磁化,且各永磁体的同极一致径向向外或一致径向向内。
作为优选,所述齿轮的轮体上、处于所述永磁体形成的包围圈以内的区域由非铁磁体构成;以使永磁体的磁化作用集中于轮齿区域,以提高轮齿磁性,另外,可使永磁体包围圈以内的区域不因被同极磁化而相互抑制,导致较快的磁能衰减。
作为优选,各所述永磁体相互紧靠,围成环墙状,嵌置于开设在齿轮轮体上的凹槽内;该方案可使轮齿部分获得高强的磁性,但磁能易于衰减。
作为优选,所述齿轮的轮体表面周向均布有沿径向延伸的滑槽;各所述滑槽内分别设有一块可在滑槽内自由滑动的所述永磁体;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在所述滑槽的外端所连成的圆周的外侧部分由铁磁体构成,其余部分均由非铁磁体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磁力齿轮传动机构在传动过程中,由于相互啮合的齿轮的轮齿始终保持同极相斥,因此,各轮齿在啮合之前,由于受磁斥力作用,使它们的刚性碰撞受到明显的缓冲,并在进入啮合后保持较小的刚性接触;从而减小轮齿的磨损,可使齿轮传动机构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磁力齿轮传动机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磁力齿轮传动机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中,该磁力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所述齿轮的轮齿11由铁磁质构成,所述齿轮的轮体分为呈环形的铁磁质部分121,以及该铁磁质部分121内部的非铁磁质部分122;所述非铁磁质部分122的中心开有轴承孔10;所述铁磁质部分121与轮齿11一体成型;且所述铁磁质部分121的内环侧开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内嵌置有周向均布、相互紧靠的永磁体13;各所述永磁体13沿所述齿轮的径向磁化,且各永磁体13的同极一致径向向外或一致径向向内。
上述磁力齿轮传动机构在传动过程中,由于相互啮合的齿轮的轮齿11始终保持同极相斥,因此,各轮齿11在啮合之前,由于受磁斥力作用,使它们的刚性碰撞受到明显的缓冲,并在进入啮合后保持较小的刚性接触;从而减小轮齿11的磨损,可使齿轮传动机构经久耐用。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中,该磁力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一对齿轮;所述齿轮的轮齿11由铁磁质构成,所述齿轮的轮体分为与轮齿11一体成型的、呈环形的铁磁质部分121,以及该铁磁质部分121内部的非铁磁质部分122;所述非铁磁质部分122的中央开设有轴承孔10;所述非铁磁质部分122内周向均布有沿径向延伸的滑槽130,所述滑槽130的外端延伸至所述铁磁质部分121;各所述滑槽130内分别设有一块可在滑槽130内自由滑动的永磁体13,同样,各所述永磁体13沿所述齿轮的径向磁化,且各永磁体13的同极一致径向向外或一致径向向内。按照实施例二,在齿轮静止或低速传动时,各永磁体13由于离心力较小,将平衡于各滑槽130较里端,所述铁磁质部分121受到较小的磁化作用,以保持较小的磁衰减;而在齿轮副高速传动时,则各永磁体在较大离心力作用下,滑动到各滑槽130的较外端,使轮齿11受到较强的磁化作用,从而以牺牲磁能来削弱轮齿间的啮合冲击。该实施例二可使传动机构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磁能损耗大幅减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