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鱼加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草鱼用适应体型的去鳞装置。
背景技术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将其加工成食材时,需要将其去鳞。
例如CN107771903A提出的一种去鳞机,其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实际生产中,我国鱼加工企业和贩鱼商人的许多前处理工序采用手工操作,其生产效率低、质量标准不容易控制,尤其是在处理大量原料鱼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生产效率低,并通过不同间距之间的刮棒对体积不同的鱼进行去鳞,众所周知,鱼的体型为尾部扁平,腹部鼓起,仅仅通过不能改变间距的各各刮棒难以将鱼鳞去除彻底,而且容易损坏鱼肉,并且在对鱼鳞进行刮处时,鱼鳞紧贴表皮,为此刮棒同样不方便将其刮除,同样的草鱼的梯形同样如此,为此,该去鳞机同样不适用与草鱼。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鱼用适应体型的去鳞装置,解决了去鳞机不方便更具鱼的形状去鳞和鱼鳞去除时不彻底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草鱼用适应体型的去鳞装置,包括通套,所述通套内腔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夹持推动机构,所述通套内部上方和下方开设的容纳腔内分别设置有上翻鳞机构和下翻鳞机构,所述通套的内部且对应夹持推动机构的出料口套接有刮鳞机构。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两端分别与通套内壁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均套接有皮带轮,且两个皮带轮通过下夹持带传动连接,所述通套内部的下方套接有驱动电机A,所述驱动电机A的输出端套接有下双皮带轮,所述下双皮带轮通过驱动带与其上方的带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带动轮套接在主动轴上,所述通套内壁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下夹持带的上方分别通过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连接,所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分别套接有上双皮带轮和驱动轮,所述上双皮带轮通过上夹持带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上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转轴上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下夹持带与上夹持带的外壁均镶嵌有若干个缓压器。
优选的,所述缓压器包括空心橡胶套,所述空心橡胶套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支撑弹簧分别与连接珠侧表面的四周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翻鳞机构包括上鼓风箱,所述上鼓风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容纳腔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鼓风箱的一侧的进风口插接有上进风管,所述上进风管的一端贯穿通套且与外部相通,所述上鼓风箱的出风口插接有上弧形铜管,所述上弧形铜管的出风端套接有吹风套,所述吹风套的一侧注塑有若干个上吹风针管,所述上鼓风箱内壁的一侧与上转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上转轴的另一端贯穿上鼓风箱的一侧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上转轴上且位于上鼓风箱内套接有上转盘,所述上转盘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扇叶,所述上转轴上且位于上鼓风箱外部套接有从动转轮,所述从动转轮通过转带与主动转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轮的轴心处穿插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两端分别与容纳腔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轴上套接有转折带轮,所述转折带轮通过联动带与上双皮带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翻鳞机构包括下鼓风箱,所述下鼓风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容纳腔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鼓风箱的进风口插接有下进风管,所述下进风管的一端贯穿通套的一侧且与其外部相通,所述下鼓风箱的出风口插接有下弧形铜管,所述下弧形铜管的出风口套接有鼓风套,所述鼓风套的一侧注塑有下吹风针管,所述下鼓风箱内壁的一侧与下转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下转轴的另一端贯穿下鼓风箱的一侧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下转轴上且位于下鼓风箱内套接有下转盘,所述下转盘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鼓风叶,所述下转轴上且位于下鼓风箱的外部套接有联动轮,所述联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下双皮带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刮鳞机构包括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套接在通套内,所述安装套内壁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滑轨,所述弧形滑轨内连接有滑珠,所述滑珠表面的一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B,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套接有刮盘,所述刮盘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刮片,所述滑珠侧表面的一侧与弧形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的另一端贯穿弧形滑轨的一侧且延伸至其外部,且弧形齿条顶部的齿牙贯穿弧形滑轨顶部一侧开设的通槽且延伸至外部,所述安装套内壁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
优选的,所述滑珠侧表面的一侧包裹有耐磨层,且耐磨层的外侧壁搭接在弧形滑轨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上吹风针管和下吹风针管分别位于上夹持带和下夹持带的边缘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鱼用适应体型的去鳞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上夹持带和下夹持带的转动方向相反,当两者相对转动时,一方面能够将草鱼夹紧,另一方面能够推动草鱼移动,方便使其进入下一去鳞机构,主要是为了提高去鳞时的推力。
(2)、当若干个缓压器按压在草鱼躯体的两面时,一方面能够避免上夹持带和下夹持带对鱼的表皮造成损坏,并且空心橡胶套能够增加与鱼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防止鱼滑落,支撑弹簧能够避免对鱼表面的压力过大,从而能够避免将鱼鳞压紧在表面上难以去除。
(3)、上翻鳞机构和下翻鳞机构启动时,能够使扇叶和鼓风叶转动,并在上鼓风箱和下鼓风箱内形成风力,通过上弧形铜管和下弧形铜管将风由上吹风针管和下吹风针管吹向鱼鳞,从而能够使鱼鳞翻起,能够避免鱼鳞贴附在鱼表皮上,方便将其快速刮除,另外风力能够去除鱼表面上部分赃物。
(4)、刮鳞机构上的刮片转动时,能够将已翻起的鱼鳞刮除,并且当伺服电机启动时,能够使滑珠在弧形滑轨内移动,从而能够改变两个刮盘之间的间距,从而能够根据草鱼的体型对其进行去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正面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上鼓风箱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下鼓风箱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安装套侧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结构吹风套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结构鼓风套的侧视图。
图中:1通套、2夹持推动机构、201主动轴、202从动轴、203皮带轮、204下夹持带、205驱动电机A、206下双皮带轮、207带动轮、208驱动带、209主动转轴、210从动转轴、211上双皮带轮、212驱动轮、213上夹持带、214缓压器、2141空心橡胶套、2142支撑弹簧、2143连接珠、215主动齿轮、216从动齿轮、3容纳腔、4上翻鳞机构、401上鼓风箱、402上进风管、403上弧形铜管、404吹风套、405上吹风针管、406上转轴、407上转盘、408扇叶、409从动转轮、410转带、411主动转轮、412活动轴、413转折带轮、414联动带、5下翻鳞机构、501下鼓风箱、502下进风管、503下弧形铜管、504鼓风套、505下吹风针管、506下转轴、507下转盘、508鼓风叶、509联动轮、510传动带、6刮鳞机构、601安装套、602弧形滑轨、603滑珠、604驱动电机B、605刮盘、606刮片、607弧形齿条、608伺服电机、609传动齿轮、610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草鱼用适应体型的去鳞装置,包括通套1,通套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夹持推动机构2,通套1内部上方和下方开设的容纳腔3内分别设置有上翻鳞机构4和下翻鳞机构5,通套1的内部且对应夹持推动机构2的出料口套接有刮鳞机构6。
夹持推动机构2包括主动轴201和从动轴202,主动轴201和从动轴202的两端分别与通套1内壁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活动连接,主动轴201和从动轴202上均套接有皮带轮203,且两个皮带轮203通过下夹持带204传动连接,通套1内部的下方套接有驱动电机A205,驱动电机A205的输出端套接有下双皮带轮206,下双皮带轮206通过驱动带208与其上方的带动轮207传动连接,带动轮207套接在主动轴201上,通套1内壁前后两侧的左右两侧且位于下夹持带204的上方分别通过主动转轴209和从动转轴210连接,主动转轴209和从动转轴210上分别套接有上双皮带轮211和驱动轮212,上双皮带轮211通过上夹持带213与驱动轮212传动连接,从动轴202上套接有主动齿轮215,从动转轴210上套接有从动齿轮216,主动齿轮215与从动齿轮216啮合,下夹持带204与上夹持带213的外壁均镶嵌有若干个缓压器214,缓压器214包括空心橡胶套2141,空心橡胶套214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支撑弹簧2142分别与连接珠2143侧表面的四周活动连接,空心橡胶套2141本身具备一定的韧性,能够伸缩,且与鱼接触的一面为弧面,支撑弹簧2142的数量再3-5之前,能够撑起空心橡胶套2141,使空心橡胶套2141本身具备一定的强度,并且能够提高空心橡胶套2141的整体韧性,并且将鱼放入通套1内时,首先进入的应该是鱼尾。
上翻鳞机构4包括上鼓风箱401,上鼓风箱4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容纳腔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上鼓风箱401的一侧的进风口插接有上进风管402,上进风管402的一端贯穿通套1且与外部相通,上鼓风箱401的出风口插接有上弧形铜管403,上弧形铜管403的出风端套接有吹风套404,吹风套404的一侧注塑有若干个上吹风针管405,上鼓风箱401与下鼓风箱501中部的腔体较大,两端腔体较小,为此,可以在两者的中部稳定形成气流,上吹风针管405与下吹风针管505能够将风力加强,并且能够将风集中在一起,从而能够方便针对鱼鳞的一处吹风,上鼓风箱401内壁的一侧与上转轴406的一端活动连接,上转轴406的另一端贯穿上鼓风箱401的一侧且延伸至其外部,上转轴406上且位于上鼓风箱401内套接有上转盘407,上转盘407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扇叶408,上转轴406上且位于上鼓风箱401外部套接有从动转轮409,从动转轮409通过转带410与主动转轮411传动连接,主动转轮411的轴心处穿插有活动轴412,活动轴412的两端分别与容纳腔3内壁的前后两侧活动连接,活动轴412上套接有转折带轮413,转折带轮413通过联动带414与上双皮带轮211传动连接。
下翻鳞机构5包括下鼓风箱501,下鼓风箱5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容纳腔3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下鼓风箱501的进风口插接有下进风管502,下进风管502的一端贯穿通套1的一侧且与其外部相通,下鼓风箱501的出风口插接有下弧形铜管503,下弧形铜管503的出风口套接有鼓风套504,鼓风套504的一侧注塑有下吹风针管505,上吹风针管405和下吹风针管505分别位于上夹持带213和下夹持带204的边缘处,下鼓风箱501内壁的一侧与下转轴506的一端活动连接,下转轴506的另一端贯穿下鼓风箱501的一侧且延伸至其外部,下转轴506上且位于下鼓风箱501内套接有下转盘507,下转盘507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鼓风叶508,下转轴506上且位于下鼓风箱501的外部套接有联动轮509,联动轮509通过传动带510与下双皮带轮206传动连接,上弧形铜管403和下弧形铜管503分别包裹在上夹持带213和下夹持带204的弧边上,并且鼓风套504和吹风套均以60°-65°的倾斜角度分别对准上夹持带213和下夹持带204的出口位置,并且低于上夹持带213和下夹持带204相对的一侧。
刮鳞机构6包括安装套601,安装套601套接在通套1内,安装套601内壁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滑轨602,弧形滑轨602内连接有滑珠603,滑珠603侧表面的一侧包裹有耐磨层610,当滑珠603在弧形滑轨602内滑动时,耐磨层610能够增加滑珠603与弧形滑轨602之前的摩擦力,并且弧形滑轨602开口的两侧向内凹,从而能够将滑珠603卡在弧形滑轨602内,在方便其移动的同时,能够防止滑珠603脱离弧形滑轨602,且耐磨层610的外侧壁搭接在弧形滑轨602的内壁上,滑珠603表面的一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B604,驱动电机604的输出端套接有刮盘605,刮盘605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刮片606,刮片606的折弯弧度为15°-20°之前,从而能够方便其与鱼鳞接触,滑珠603侧表面的一侧与弧形齿条60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607的另一端贯穿弧形滑轨602的一侧且延伸至其外部,且弧形齿条607顶部的齿牙贯穿弧形滑轨602顶部一侧开设的通槽且延伸至外部,安装套601内壁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08,伺服电机608的输出端套接有传动齿轮609,传动齿轮609与弧形齿条607啮合,弧形齿条607由一根弧形条和若干个齿牙组成,齿牙设置在弧形条的内侧壁上。
工作原理:首先启动驱动电机A205,通过下双皮带轮206和驱动带208能够带动带动轮207转动,从而能够使主动轴201转动,在两个皮带轮203的支撑作用下,能够使下夹持带204转动,之后主动齿轮215会通过从动齿轮216带动从动转轴210转动,配合上双皮带轮211和驱动轮212的使用,能够使上夹持带213转动,之后上双皮带轮211会通过联动带414带动活动轴412转动,活动轴412上套接的转折带轮413会带动主动转轮411转动,配合转带410的使用,能够使从动转轮409带动上转轴406上设置的上转盘407转动,此时,扇叶408会在上鼓风箱401内鼓风,同样的驱动电机A205会通过下双皮带轮206会通过传动带510带动联动轮509转动,从而能够使下转轴506上套接的下转盘507转动,并且其上设置的鼓风叶508能够在下鼓风箱501内形成鼓风,并且通过上弧形铜管403和下弧形铜管503将风由上吹风针管405和下吹风针管505吹向鱼鳞,并且与此同时启动驱动电机B604,能够使刮盘605上设置的刮片606刮除鱼鳞,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启动伺服电机608,能够使传动齿轮609带动弧形齿条607移动,从而能够使滑珠603在弧形滑轨602内移动,此时,能够使两个挂盘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或者逐渐变小。
之后,将鱼尾先放入上夹持带213和下夹持带204之间,然后能够完成去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