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弹簧臂力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健身来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臂力器因其体积较小、健身场所无限制,而广受健身爱好者的欢迎;
传统的臂力器,只包含强力弹簧和固定在两端的握持杆,通过手臂用力弯曲强力弹簧锻炼臂力,但是弯曲后的强力弹簧具有较大的弹性势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反向弹力,实际生活中常见健身者因力竭等情况导致臂力器脱手而出现危险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臂力器脱手时,臂力器快速回弹击伤健身者或旁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安全弹簧臂力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弹簧臂力器,包括强力弹簧及固定连接在强力弹簧两端的握持杆,每个所述握持杆内部均开设有一个内腔,每个所述内腔内均胶合固定有一个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靠近强力弹簧的一侧胶合固定有第二隔板,每个所述握持杆均连通有两个钢丝软管,每个所述钢丝软管远离对应握持杆的一侧均胶合固定在另一个握持杆上,所述第一隔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位于第二隔板的两侧;
所述内腔内壁固定设有圆柱,所述圆柱与第二隔板所在平面垂直,所述圆柱上贯穿设置有两个带电平板,每个所述带电平板外均套设有一个绝缘套,两个所述绝缘套互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拉伸弹簧,每个所述拉伸弹簧远离对应绝缘套的一端均与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握持杆均设置有两个压电元件,两个所述压电元件分别位于圆柱的两侧,每个所述压电元件均胶合有一层橡胶垫;
所述内腔的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块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靠近第一隔板的一侧均胶合固定有一个堵头,每个所述连接块远离第一隔板的一侧均使用销轴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杆,每个所述连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均使用销轴与对应位置的绝缘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隔板靠近圆柱的一侧胶合有气囊,所述气囊内灌有少量压缩空气。
在上述的安全弹簧臂力器中,所述圆柱的中部胶合固定有铁板,所述铁板与两个带电平板所在平面平行。
在上述的安全弹簧臂力器中,所述堵头为圆锥型结构,所述通孔为圆形的柱状孔洞,每个所述堵头均与对称的位置通孔同心设置。
在上述的安全弹簧臂力器中,两个所述握持杆错位90°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的臂力器在使用过程中,仅有双手同时握紧两个握持杆时,才能弯曲臂力器开始锻炼健身,故而避免了外界挤压臂力器使其弯曲并产生击打等危险情况;
2、在健身过程中,当其中一个握持杆出现脱手等情况时,压电元件的两侧立刻恢复电中性并失去对带电平板的作用力,带电平板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使堵头与通孔相抵,钢丝软管因其内部的油液无法继续流动而无法继续形变,使得臂力器无法在强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初始形状,避免了臂力器脱手导致击打健身者的现象;
3、健身者在锻炼一段时间后感到力竭而无法继续正常锻炼时,只需稍使握持握持杆的力度减小,此时堵头靠近通孔使通孔处的流速降低,此时钢丝软管内油液的交换速度降低使其形变的速度降低,进而使得臂力器会以缓慢的速度恢复初始状态,避免其以较大力度快速复原导致健身者出现肌肉拉伤等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安全弹簧臂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安全弹簧臂力器中握持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强力弹簧、2握持杆、3内腔、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钢丝软管、7通孔、8圆柱、9带电平板、10绝缘套、11拉伸弹簧、12压电元件、13滑槽、14滑块、15连接块、16连杆、17堵头、18橡胶垫、19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安全弹簧臂力器,包括强力弹簧1及固定连接在强力弹簧1两端的握持杆2,每个握持杆2内部均开设有一个内腔3,每个内腔3内均胶合固定有一个第一隔板4,第一隔板4靠近强力弹簧1的一侧胶合固定有第二隔板5,每个握持杆2均连通有两个钢丝软管6,每个钢丝软管6远离对应握持杆2的一侧均胶合固定在另一个握持杆2上,第一隔板4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7,两个通孔7位于第二隔板5的两侧;
内腔3内壁固定设有圆柱8,圆柱8与第二隔板5所在平面垂直,圆柱8上贯穿设置有两个带电平板9,两个带电平板9均可相对圆柱8滑动,每个带电平板9外均套设有一个绝缘套10,保证带电平板9所带电荷不传导至外界,两个绝缘套10互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拉伸弹簧11,每个拉伸弹簧11远离对应绝缘套10的一端均与内腔3的内壁固定连接,使得绝缘套10和带电平板9在拉伸弹簧11的作用下靠近内腔3对应位置的侧壁,每个握持杆2均设置有两个压电元件12,两个压电元件12分别位于圆柱8的两侧,每个压电元件12均胶合有一层橡胶垫18,橡胶垫18可使健身者的握持力能够较为直接的传导给压电元件12,同时橡胶垫18的绝缘性能使得压电元件12表面的电荷无法传导至健身者的手部;
内腔3的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13,每个滑槽13内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14,每个滑块14均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块15,每个连接块15靠近第一隔板4的一侧均胶合固定有一个堵头17,每个连接块15远离第一隔板4的一侧均使用销轴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杆16,每个连杆16远离连接块15的一端均使用销轴与对应位置的绝缘套10转动连接,保证绝缘套10在圆柱8上滑动能够带动堵头17产生远离或靠近第一隔板4的动作,第一隔板4靠近圆柱8的一侧胶合有气囊20,气囊20内灌有少量压缩空气,当连杆16转动使堵头17离开通孔7时,气囊20可适当压缩,保证堵头17能够正常的运动,避免因第一隔板4靠近圆柱8一侧无压缩空间导致堵头7无法运动。
圆柱8的中部胶合固定有铁板19,铁板19与两个带电平板9所在平面平行,铁板19可使用铁等导电材质制成,可对两侧的带电平板9产生静电屏蔽效果,避免两个带电平板9产生的电场相互作用。
堵头17为圆锥型结构,通孔7为圆形的柱状孔洞,每个堵头17均与对称的位置通孔7同心设置,当压电元件12产生的电荷较小而无法使堵头17与通孔7彻底脱离时,此时堵头17与通孔7之间存在较小的缝隙,此状态下通孔7处应缝隙较小导致单位时间内油液流量较小,即通过通孔7油液的流速较慢,此时臂力器仅能以较慢的速度弯曲;
两个握持杆2错位90°设置,即在初始状态下四个钢丝软管6的轴心连线为菱形,两端的握持杆2共同作用,只有在同时握持两侧的握持杆2使其中的堵头17均不与通孔7相抵时,健身者才能正常地弯曲强力弹簧完成健身,当任何一个握持杆2出现脱手情况时,相对应的堵头17便会迅速的与通孔7相抵,使得钢丝软管6中的油液无法继续流动,使得臂力器无法继续出现形变而击伤健身者。
本发明中的内腔3、钢丝软管6灌装有粘滞性较高的油液;钢丝软管6选用PVC钢丝管,具有很强的抗正、负压能力;臂力器在不使用时,拉伸弹簧11作用使得握持杆2内的两个绝缘套10互相远离,此时两个连杆16与带电平板9平行,堵头17与通孔7紧密相抵,第一隔板4两侧的油液无法从通孔7处流动,即钢丝软管6中的液体无法经通孔7相互流通;而强力弹簧1在折弯时会使两个钢丝软管6分别处于拉伸和挤压状态(以与同一个握持杆2连通的两个钢丝软管6为例叙述,下同),故而此状态下,外力无法弯动钢丝软管6,同样的无法弯动强力弹簧1;
健身者在使用本装置健身时,双手紧握握持杆2,对握持杆2上的压电元件12产生压力,压电元件12在受到压力时会在其两个表面聚集相反的电荷,且压力越大压电元件12两侧的电压越大,本装置中的压电元件12受挤压作用时,靠近带电平板9的一侧会聚集与带电平板9相同的电荷,此时压电元件12会对带电平板9产生相斥的力,推动两个带电平板9互相靠近,带动两个连杆16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滑块14在滑槽13中滑动使得连接块15和堵头17渐渐远离第一隔板4,当堵头17与通孔7脱离相抵状态时,两个钢丝软管6中的油液便可经通孔7互相流通;此时弯动臂力器时,一个钢丝软管6位于弯曲的内侧而处于挤压状态,另一个钢丝软管6位于弯曲外侧而处于拉伸状态,此时挤压状态的钢丝软管6中的油液会流通至拉伸状态的钢丝软管6中;使得本发明的臂力器能够正常的完成臂力锻炼操作。
当健身者因外界原因而导致握持杆2脱手时,压电元件12失去压力作用而使其两侧均恢复电中性,此时带电平板9和绝缘套10在拉伸弹簧11的作用下迅速恢复至初始状态,此时堵头17再次与通孔7相抵,使得两个钢丝软管6中的油液无法流通,即两个钢丝软管6无法继续产生弯曲变形,使得强力弹簧1停止于当前状态,避免臂力器在强力弹簧1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初始形状击打健身者,进而保证了健身者的安全。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强力弹簧1、握持杆2、内腔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钢丝软管6、通孔7、圆柱8、带电平板9、绝缘套10、拉伸弹簧11、压电元件12、滑槽13、滑块14、连接块15、连杆16、堵头17、橡胶垫18、铁板19、气囊2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