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炼椅,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病人康复用锻炼椅。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
骨科病人脚做完手术后,都需要每天对脚进行锻炼,而使脚康复的更快,而一般都是看护人员握住骨科病人的脚上下抬动进行锻炼,时间一长,看护人员易疲劳,导致对骨科病人的脚锻炼效果不佳,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无需看护人员对骨科病人的脚进行抬动进行锻炼,而锻炼效果佳,还能对手部进行按摩的骨科病人康复用锻炼椅。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一般都是看护人员握住骨科病人的脚上下抬动进行锻炼,时间一长,看护人员易疲劳,导致对骨科病人的脚锻炼效果不佳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看护人员对骨科病人的脚进行抬动进行锻炼,而锻炼效果佳,还能对手部进行按摩的骨科病人康复用锻炼椅。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骨科病人康复用锻炼椅,包括有底板、座椅、竖板、第一滑套、圆柱、升降装置和锻炼装置,底板顶部左侧安装有座椅,底板顶部右侧安装有竖板,竖板上设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左侧面安装有圆柱,圆柱上与座椅前侧面之间设有锻炼装置,底板顶部右侧与竖板之间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圆柱连接。
优选地,升降装置包括有滑块、楔形块、接触轮、轴承、螺杆和扭块,底板顶部右侧开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与滑槽内滑动配合,滑块顶部安装有楔形块,圆柱底部左侧安装有接触轮,接触轮与楔形块斜面接触,竖板下部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杆,螺杆右端安装有扭块,楔形块右侧面安装有轴承,轴承内与螺杆左端连接。
优选地,锻炼装置包括有大齿轮、曲柄、踏板、小齿轮、连杆、摆杆和橡胶套,圆柱前侧面上部安装有大齿轮,大齿轮前后两侧圆心位置安装有曲柄,曲柄尾端安装有踏板,圆柱前侧面下部安装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座椅前侧面上部右侧转动式的安装有摆杆,摆杆顶端套有橡胶套,摆杆底端转动式的安装有连杆,连杆尾端与小齿轮前侧面偏心位置转动式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靠背调节装置,靠背调节装置包括有第一导杆、第二滑套、连接板、靠板、棘条、导套、第二导杆、棘齿、第一弹簧和固定杆,座椅前侧面左侧上部与后侧上部都安装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上设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顶部安装有连接板,前后两侧连接板顶部安装有靠板,前侧第二滑套前侧面下部左侧安装有导套,导套内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底端安装有棘齿,第二导杆顶端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底部与导套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在第二导杆上,座椅前侧面左侧上部安装有棘条,棘条位于棘齿下方,棘条与棘齿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有手部按摩装置,手部按摩装置包括有卡套、卡杆、框体、橡胶垫、横杆、第二弹簧、第三滑套、挡杆、横板和按摩球,座椅前侧面右侧上部安装有卡套,卡套内设有卡杆,卡杆顶端安装有框体,框体顶部中间开有开口,开口内上部安装有橡胶垫,框体内左侧面下部与右侧面下部之间安装有横杆,横杆上安装有第三滑套,第三滑套左侧面与框体内左侧面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横杆上,第三滑套顶部安装有横板,横板顶部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按摩球,按摩球位于开口内与橡胶垫接触,第三滑套底部中间安装有挡杆,挡杆位于橡胶套左侧与橡胶套接触。
优选地,还包括有安装板、第三弹簧、挂钩和挂环,座椅前侧面中部左侧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右侧面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尾端安装有挂钩,摆杆左侧下部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挂环,挂环与挂钩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T型插杆和第四弹簧,第一滑套右侧中部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T型插杆,T型插杆内右端与第一滑套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套在T型插杆上,竖板右侧面均匀间隔的开有插槽,T型插杆左端位于插槽内。
工作原理:首先骨科病人通过升降装置带动圆柱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锻炼装置上下移动,当锻炼装置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停止对升降装置的调节,骨科病人即可坐在座椅上,手握住锻炼装置,再将脚放在锻炼装置上,再手左右拉动锻炼装置的驱动部件,进而锻炼装置带动骨科病人的脚移动,进而对骨科病人的脚进行锻炼,而使骨科病人的脚康复的更快。当骨科病人锻炼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停止拉动锻炼装置,进而锻炼装置停止运作,即可从座椅上下来。
因为升降装置包括有滑块、楔形块、接触轮、轴承、螺杆和扭块,底板顶部右侧开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与滑槽内滑动配合,滑块顶部安装有楔形块,圆柱底部左侧安装有接触轮,接触轮与楔形块斜面接触,竖板下部开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杆,螺杆右端安装有扭块,楔形块右侧面安装有轴承,轴承内与螺杆左端连接,首先骨科病人扭动扭块正反交替转动,扭块正反交替转动带动螺杆正反交替转动,螺杆正反交替转动带动楔形块左右移动,楔形块左右移动带动接触轮上下移动,接触轮上下移动带动圆柱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锻炼装置上下移动,当锻炼装置移动至合适骨科病人锻炼的位置时,即可停止扭动扭块。如此,可使不同腿长的骨科病人进行锻炼。
因为锻炼装置包括有大齿轮、曲柄、踏板、小齿轮、连杆、摆杆和橡胶套,圆柱前侧面上部安装有大齿轮,大齿轮前后两侧圆心位置安装有曲柄,曲柄尾端安装有踏板,圆柱前侧面下部安装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座椅前侧面上部右侧转动式的安装有摆杆,摆杆顶端套有橡胶套,摆杆底端转动式的安装有连杆,连杆尾端与小齿轮前侧面偏心位置转动式连接,当骨科病人扭动螺杆正反交替转动时,圆柱带动大齿轮和小齿轮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踏板上下移动,当踏板移动至合适骨科病人锻炼的位置时,停止扭动螺杆,骨科病人即可坐在座椅上,手握住橡胶套,再将脚放在踏板上,骨科病人即可拉动橡胶套左右移动,橡胶套左右移动带动摆杆左右摆动,摆杆左右摆动带动连杆左右移动,连杆左右移动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转动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转动带动曲柄转动,曲柄转动带动踏板转动,进而带动骨科病人的脚转动,进而对骨科病人的脚进行锻炼。当骨科病人的脚锻炼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停止拉动橡胶套,进而踏板停止转动,骨科病人即可从座椅上下来。
因为还包括有靠背调节装置,靠背调节装置包括有第一导杆、第二滑套、连接板、靠板、棘条、导套、第二导杆、棘齿、第一弹簧和固定杆,座椅前侧面左侧上部与后侧上部都安装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上设有第二滑套,第二滑套顶部安装有连接板,前后两侧连接板顶部安装有靠板,前侧第二滑套前侧面下部左侧安装有导套,导套内设有第二导杆,第二导杆底端安装有棘齿,第二导杆顶端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底部与导套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在第二导杆上,座椅前侧面左侧上部安装有棘条,棘条位于棘齿下方,棘条与棘齿接触,当骨科病人坐在座椅上时,即可靠在靠板上,当靠板太左时,骨科病人拉动靠板向右移动,靠板向右移动通过连接板带动第二滑套,进而带动第二滑套上的部件向右移动,而因第一弹簧的作用,棘齿在棘条上向右滑动,进而当靠板向右移动至合适骨科病人靠背的位置时,即可停止拉动靠板。当靠板太右时,骨科病人即可拉动固定杆向上移动,固定杆向上移动带动第二导杆向上移动,第一弹簧拉伸,第二导杆向上移动带动棘齿向上移动,棘齿向上移动不与棘条接触,骨科病人即可推动靠板向左移动,进而当靠板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松开固定杆,因第一弹簧的作用,第二导杆带动棘齿向下移动,棘齿向下移动与棘条接触,进而棘齿与棘条配合将靠板固定,骨科病人即可靠在靠板上进行锻炼。如此,能使骨科病人更好的进行锻炼。
因为还包括有手部按摩装置,手部按摩装置包括有卡套、卡杆、框体、橡胶垫、横杆、第二弹簧、第三滑套、挡杆、横板和按摩球,座椅前侧面右侧上部安装有卡套,卡套内设有卡杆,卡杆顶端安装有框体,框体顶部中间开有开口,开口内上部安装有橡胶垫,框体内左侧面下部与右侧面下部之间安装有横杆,横杆上安装有第三滑套,第三滑套左侧面与框体内左侧面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横杆上,第三滑套顶部安装有横板,横板顶部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按摩球,按摩球位于开口内与橡胶垫接触,第三滑套底部中间安装有挡杆,挡杆位于橡胶套左侧与橡胶套接触,当骨科病人需要对手部进行锻炼时,手即可放在橡胶垫上,再用脚踩动踏板转动,踏板转动通过曲柄带动大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橡胶套左右摆动,因第二弹簧的作用,橡胶套左右移动带动挡杆左右移动,挡杆左右移动带动第三滑套左右移动,第三滑套左右移动带动横板左右移动,横板左右移动带动按摩球左右移动,按摩球左右移动通过橡胶垫对骨科病人的手部进行按摩。当骨科病人按摩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停止踩动踏板,进而按摩球停止移动,骨科病人即可将手从橡胶垫上放下,再将卡杆从卡套内拔出。如此,可使手部需要按摩的骨科病人进行按摩,而使手部康复的更快。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板、第三弹簧、挂钩和挂环,座椅前侧面中部左侧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右侧面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尾端安装有挂钩,摆杆左侧下部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挂环,挂环与挂钩配合,首先操作人员根据自身能力,将合适数量的挂钩挂在挂环上,第三弹簧拉伸,进而当骨科病人拉动橡胶套左右移动时,而带动摆杆左右摆动时,因第三弹簧的作用,骨科病人在拉动的过程中,能对手进行锻炼。如此,既能对手进行锻炼,还能对脚进行锻炼。
因为还包括有T型插杆和第四弹簧,第一滑套右侧中部开有通孔,通孔内设有T型插杆,T型插杆内右端与第一滑套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套在T型插杆上,竖板右侧面均匀间隔的开有插槽,T型插杆左端位于插槽内,首先操作人员拉动T型插杆向右移动,第四弹簧拉伸,T型插杆向右移动与插槽内脱离,即可扭动扭块对踏板的位置进行调节,当踏板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即可松开T型插杆,因第四弹簧的作用,T型插杆向左移动插入插槽内恢复至原位,而将第一滑套固定。如此,能防止第一滑套移动导致踏板发生移动,而影响骨科病人对脚的锻炼。
(3)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升降装置,能对踏板的位置进行调节,而使不同腿长的骨科病人将脚放在踏板上进行锻炼,达到了无需看护人员对骨科病人的脚进行抬动进行锻炼,而锻炼效果佳,还能对手部进行按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手部按摩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座椅,3-竖板,4-第一滑套,5-圆柱,6-升降装置,61-滑槽,62-滑块,63-楔形块,64-接触轮,65-轴承,66-螺纹孔,67-螺杆,68-扭块,7-锻炼装置,71-大齿轮,72-曲柄,73-踏板,74-小齿轮,75-连杆,76-摆杆,77-橡胶套,8-靠背调节装置,81-第一导杆,82-第二滑套,83-连接板,84-靠板,85-棘条,86-导套,87-第二导杆,88-棘齿,89-第一弹簧,810-固定杆,9-手部按摩装置,91-卡套,92-卡杆,93-框体,94-开口,95-橡胶垫,96-横杆,97-第二弹簧,98-第三滑套,99-挡杆,910-横板,911-按摩球,10-安装板,11-第三弹簧,12-挂钩,13-挂环,14-通孔,15-插槽,16-T型插杆,17-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骨科病人康复用锻炼椅,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板1、座椅2、竖板3、第一滑套4、圆柱5、升降装置6和锻炼装置7,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座椅2,底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竖板3,竖板3上设有第一滑套4,第一滑套4左侧面安装有圆柱5,圆柱5上与座椅2前侧面之间设有锻炼装置7,底板1顶部右侧与竖板3之间设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与圆柱5连接。
实施例2
一种骨科病人康复用锻炼椅,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板1、座椅2、竖板3、第一滑套4、圆柱5、升降装置6和锻炼装置7,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座椅2,底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竖板3,竖板3上设有第一滑套4,第一滑套4左侧面安装有圆柱5,圆柱5上与座椅2前侧面之间设有锻炼装置7,底板1顶部右侧与竖板3之间设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与圆柱5连接。
升降装置6包括有滑块62、楔形块63、接触轮64、轴承65、螺杆67和扭块68,底板1顶部右侧开有滑槽61,滑槽61内设有滑块62,滑块62与滑槽61内滑动配合,滑块62顶部安装有楔形块63,圆柱5底部左侧安装有接触轮64,接触轮64与楔形块63斜面接触,竖板3下部开有螺纹孔66,螺纹孔66内设有螺杆67,螺杆67右端安装有扭块68,楔形块63右侧面安装有轴承65,轴承65内与螺杆67左端连接。
实施例3
一种骨科病人康复用锻炼椅,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板1、座椅2、竖板3、第一滑套4、圆柱5、升降装置6和锻炼装置7,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座椅2,底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竖板3,竖板3上设有第一滑套4,第一滑套4左侧面安装有圆柱5,圆柱5上与座椅2前侧面之间设有锻炼装置7,底板1顶部右侧与竖板3之间设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与圆柱5连接。
升降装置6包括有滑块62、楔形块63、接触轮64、轴承65、螺杆67和扭块68,底板1顶部右侧开有滑槽61,滑槽61内设有滑块62,滑块62与滑槽61内滑动配合,滑块62顶部安装有楔形块63,圆柱5底部左侧安装有接触轮64,接触轮64与楔形块63斜面接触,竖板3下部开有螺纹孔66,螺纹孔66内设有螺杆67,螺杆67右端安装有扭块68,楔形块63右侧面安装有轴承65,轴承65内与螺杆67左端连接。
锻炼装置7包括有大齿轮71、曲柄72、踏板73、小齿轮74、连杆75、摆杆76和橡胶套77,圆柱5前侧面上部安装有大齿轮71,大齿轮71前后两侧圆心位置安装有曲柄72,曲柄72尾端安装有踏板73,圆柱5前侧面下部安装有小齿轮74,小齿轮74与大齿轮71啮合,座椅2前侧面上部右侧转动式的安装有摆杆76,摆杆76顶端套有橡胶套77,摆杆76底端转动式的安装有连杆75,连杆75尾端与小齿轮74前侧面偏心位置转动式连接。
实施例4
一种骨科病人康复用锻炼椅,如图1-7所示,包括有底板1、座椅2、竖板3、第一滑套4、圆柱5、升降装置6和锻炼装置7,底板1顶部左侧安装有座椅2,底板1顶部右侧安装有竖板3,竖板3上设有第一滑套4,第一滑套4左侧面安装有圆柱5,圆柱5上与座椅2前侧面之间设有锻炼装置7,底板1顶部右侧与竖板3之间设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与圆柱5连接。
升降装置6包括有滑块62、楔形块63、接触轮64、轴承65、螺杆67和扭块68,底板1顶部右侧开有滑槽61,滑槽61内设有滑块62,滑块62与滑槽61内滑动配合,滑块62顶部安装有楔形块63,圆柱5底部左侧安装有接触轮64,接触轮64与楔形块63斜面接触,竖板3下部开有螺纹孔66,螺纹孔66内设有螺杆67,螺杆67右端安装有扭块68,楔形块63右侧面安装有轴承65,轴承65内与螺杆67左端连接。
锻炼装置7包括有大齿轮71、曲柄72、踏板73、小齿轮74、连杆75、摆杆76和橡胶套77,圆柱5前侧面上部安装有大齿轮71,大齿轮71前后两侧圆心位置安装有曲柄72,曲柄72尾端安装有踏板73,圆柱5前侧面下部安装有小齿轮74,小齿轮74与大齿轮71啮合,座椅2前侧面上部右侧转动式的安装有摆杆76,摆杆76顶端套有橡胶套77,摆杆76底端转动式的安装有连杆75,连杆75尾端与小齿轮74前侧面偏心位置转动式连接。
还包括有靠背调节装置8,靠背调节装置8包括有第一导杆81、第二滑套82、连接板83、靠板84、棘条85、导套86、第二导杆87、棘齿88、第一弹簧89和固定杆810,座椅2前侧面左侧上部与后侧上部都安装有第一导杆81,第一导杆81上设有第二滑套82,第二滑套82顶部安装有连接板83,前后两侧连接板83顶部安装有靠板84,前侧第二滑套82前侧面下部左侧安装有导套86,导套86内设有第二导杆87,第二导杆87底端安装有棘齿88,第二导杆87顶端安装有固定杆810,固定杆810底部与导套86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9,第一弹簧89套在第二导杆87上,座椅2前侧面左侧上部安装有棘条85,棘条85位于棘齿88下方,棘条85与棘齿88接触。
还包括有手部按摩装置9,手部按摩装置9包括有卡套91、卡杆92、框体93、橡胶垫95、横杆96、第二弹簧97、第三滑套98、挡杆99、横板910和按摩球911,座椅2前侧面右侧上部安装有卡套91,卡套91内设有卡杆92,卡杆92顶端安装有框体93,框体93顶部中间开有开口94,开口94内上部安装有橡胶垫95,框体93内左侧面下部与右侧面下部之间安装有横杆96,横杆96上安装有第三滑套98,第三滑套98左侧面与框体93内左侧面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97,第二弹簧97套在横杆96上,第三滑套98顶部安装有横板910,横板910顶部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按摩球911,按摩球911位于开口94内与橡胶垫95接触,第三滑套98底部中间安装有挡杆99,挡杆99位于橡胶套77左侧与橡胶套77接触。
还包括有安装板10、第三弹簧11、挂钩12和挂环13,座椅2前侧面中部左侧安装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右侧面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三弹簧11,第三弹簧11尾端安装有挂钩12,摆杆76左侧下部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挂环13,挂环13与挂钩12配合。
还包括有T型插杆16和第四弹簧17,第一滑套4右侧中部开有通孔14,通孔14内设有T型插杆16,T型插杆16内右端与第一滑套4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17,第四弹簧17套在T型插杆16上,竖板3右侧面均匀间隔的开有插槽15,T型插杆16左端位于插槽15内。
工作原理:首先骨科病人通过升降装置6带动圆柱5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锻炼装置7上下移动,当锻炼装置7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停止对升降装置6的调节,骨科病人即可坐在座椅2上,手握住锻炼装置7,再将脚放在锻炼装置7上,再手左右拉动锻炼装置7的驱动部件,进而锻炼装置7带动骨科病人的脚移动,进而对骨科病人的脚进行锻炼,而使骨科病人的脚康复的更快。当骨科病人锻炼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停止拉动锻炼装置7,进而锻炼装置7停止运作,即可从座椅2上下来。
因为升降装置6包括有滑块62、楔形块63、接触轮64、轴承65、螺杆67和扭块68,底板1顶部右侧开有滑槽61,滑槽61内设有滑块62,滑块62与滑槽61内滑动配合,滑块62顶部安装有楔形块63,圆柱5底部左侧安装有接触轮64,接触轮64与楔形块63斜面接触,竖板3下部开有螺纹孔66,螺纹孔66内设有螺杆67,螺杆67右端安装有扭块68,楔形块63右侧面安装有轴承65,轴承65内与螺杆67左端连接,首先骨科病人扭动扭块68正反交替转动,扭块68正反交替转动带动螺杆67正反交替转动,螺杆67正反交替转动带动楔形块63左右移动,楔形块63左右移动带动接触轮64上下移动,接触轮64上下移动带动圆柱5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锻炼装置7上下移动,当锻炼装置7移动至合适骨科病人锻炼的位置时,即可停止扭动扭块68。如此,可使不同腿长的骨科病人进行锻炼。
因为锻炼装置7包括有大齿轮71、曲柄72、踏板73、小齿轮74、连杆75、摆杆76和橡胶套77,圆柱5前侧面上部安装有大齿轮71,大齿轮71前后两侧圆心位置安装有曲柄72,曲柄72尾端安装有踏板73,圆柱5前侧面下部安装有小齿轮74,小齿轮74与大齿轮71啮合,座椅2前侧面上部右侧转动式的安装有摆杆76,摆杆76顶端套有橡胶套77,摆杆76底端转动式的安装有连杆75,连杆75尾端与小齿轮74前侧面偏心位置转动式连接,当骨科病人扭动螺杆67正反交替转动时,圆柱5带动大齿轮71和小齿轮74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踏板73上下移动,当踏板73移动至合适骨科病人锻炼的位置时,停止扭动螺杆67,骨科病人即可坐在座椅2上,手握住橡胶套77,再将脚放在踏板73上,骨科病人即可拉动橡胶套77左右移动,橡胶套77左右移动带动摆杆76左右摆动,摆杆76左右摆动带动连杆75左右移动,连杆75左右移动带动小齿轮74转动,小齿轮74转动带动大齿轮71转动,大齿轮71转动带动曲柄72转动,曲柄72转动带动踏板73转动,进而带动骨科病人的脚转动,进而对骨科病人的脚进行锻炼。当骨科病人的脚锻炼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停止拉动橡胶套77,进而踏板73停止转动,骨科病人即可从座椅2上下来。
因为还包括有靠背调节装置8,靠背调节装置8包括有第一导杆81、第二滑套82、连接板83、靠板84、棘条85、导套86、第二导杆87、棘齿88、第一弹簧89和固定杆810,座椅2前侧面左侧上部与后侧上部都安装有第一导杆81,第一导杆81上设有第二滑套82,第二滑套82顶部安装有连接板83,前后两侧连接板83顶部安装有靠板84,前侧第二滑套82前侧面下部左侧安装有导套86,导套86内设有第二导杆87,第二导杆87底端安装有棘齿88,第二导杆87顶端安装有固定杆810,固定杆810底部与导套86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89,第一弹簧89套在第二导杆87上,座椅2前侧面左侧上部安装有棘条85,棘条85位于棘齿88下方,棘条85与棘齿88接触,当骨科病人坐在座椅2上时,即可靠在靠板84上,当靠板84太左时,骨科病人拉动靠板84向右移动,靠板84向右移动通过连接板83带动第二滑套82,进而带动第二滑套82上的部件向右移动,而因第一弹簧89的作用,棘齿88在棘条85上向右滑动,进而当靠板84向右移动至合适骨科病人靠背的位置时,即可停止拉动靠板84。当靠板84太右时,骨科病人即可拉动固定杆810向上移动,固定杆810向上移动带动第二导杆87向上移动,第一弹簧89拉伸,第二导杆87向上移动带动棘齿88向上移动,棘齿88向上移动不与棘条85接触,骨科病人即可推动靠板84向左移动,进而当靠板84向左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即可松开固定杆810,因第一弹簧89的作用,第二导杆87带动棘齿88向下移动,棘齿88向下移动与棘条85接触,进而棘齿88与棘条85配合将靠板84固定,骨科病人即可靠在靠板84上进行锻炼。如此,能使骨科病人更好的进行锻炼。
因为还包括有手部按摩装置9,手部按摩装置9包括有卡套91、卡杆92、框体93、橡胶垫95、横杆96、第二弹簧97、第三滑套98、挡杆99、横板910和按摩球911,座椅2前侧面右侧上部安装有卡套91,卡套91内设有卡杆92,卡杆92顶端安装有框体93,框体93顶部中间开有开口94,开口94内上部安装有橡胶垫95,框体93内左侧面下部与右侧面下部之间安装有横杆96,横杆96上安装有第三滑套98,第三滑套98左侧面与框体93内左侧面下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97,第二弹簧97套在横杆96上,第三滑套98顶部安装有横板910,横板910顶部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按摩球911,按摩球911位于开口94内与橡胶垫95接触,第三滑套98底部中间安装有挡杆99,挡杆99位于橡胶套77左侧与橡胶套77接触,当骨科病人需要对手部进行锻炼时,手即可放在橡胶垫95上,再用脚踩动踏板73转动,踏板73转动通过曲柄72带动大齿轮71转动,进而带动橡胶套77左右摆动,因第二弹簧97的作用,橡胶套77左右移动带动挡杆99左右移动,挡杆99左右移动带动第三滑套98左右移动,第三滑套98左右移动带动横板910左右移动,横板910左右移动带动按摩球911左右移动,按摩球911左右移动通过橡胶垫95对骨科病人的手部进行按摩。当骨科病人按摩至合适的时间后,即可停止踩动踏板73,进而按摩球911停止移动,骨科病人即可将手从橡胶垫95上放下,再将卡杆92从卡套91内拔出。如此,可使手部需要按摩的骨科病人进行按摩,而使手部康复的更快。
因为还包括有安装板10、第三弹簧11、挂钩12和挂环13,座椅2前侧面中部左侧安装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右侧面均匀间隔的安装有第三弹簧11,第三弹簧11尾端安装有挂钩12,摆杆76左侧下部均匀间隔的安装有挂环13,挂环13与挂钩12配合,首先操作人员根据自身能力,将合适数量的挂钩12挂在挂环13上,第三弹簧11拉伸,进而当骨科病人拉动橡胶套77左右移动时,而带动摆杆76左右摆动时,因第三弹簧11的作用,骨科病人在拉动的过程中,能对手进行锻炼。如此,既能对手进行锻炼,还能对脚进行锻炼。
因为还包括有T型插杆16和第四弹簧17,第一滑套4右侧中部开有通孔14,通孔14内设有T型插杆16,T型插杆16内右端与第一滑套4右侧面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17,第四弹簧17套在T型插杆16上,竖板3右侧面均匀间隔的开有插槽15,T型插杆16左端位于插槽15内,首先操作人员拉动T型插杆16向右移动,第四弹簧17拉伸,T型插杆16向右移动与插槽15内脱离,即可扭动扭块68对踏板73的位置进行调节,当踏板73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即可松开T型插杆16,因第四弹簧17的作用,T型插杆16向左移动插入插槽15内恢复至原位,而将第一滑套4固定。如此,能防止第一滑套4移动导致踏板73发生移动,而影响骨科病人对脚的锻炼。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