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滴眼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眼科辅助滴眼设备。
背景技术
眼科患者在进行检查时,使用眼药水能够方便医生清楚地看到眼底,术前也需滴眼预防感染。平时出现眼睛干涩、易疲劳等症状时,不少人也会自备眼药水来缓解不适。正确的眼药水使用方法治疗效果优于全身用药,患者拿着眼药瓶对准下眼睑,将药水挤出进行滴眼,为避免眼药瓶抖动,常使得眼药瓶口与眼部或眼睫毛接触,导致药水被污染;眼药瓶抖动致使药水不能准确地滴入眼睛里,容易滴到眼皮或黑眼球上,引起反应性闭眼和眨眼,使药液外流而降低疗效,造成眼药水的浪费;由于眼部受伤,患者不能自行张开眼睛时,需要借助外力将眼皮撑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滴眼药水时眼药瓶与眼部接触造成污染、难以将药水准确地滴入眼睛里、不能自行张开眼睛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眼药瓶与眼部接触、能够让药水准确地滴入眼睛里、能够辅助撑开眼皮的眼科辅助滴眼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科辅助滴眼设备,包括有透明眼罩、透光盖板、环形框、压动机构、滴液管、环形套、皮套和橡皮筋,透明眼罩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透光盖板,透光盖板顶部连接有环形框,环形框内壁开有多个滑槽,环形框内设有压动机构,环形框内侧连接有滴液管,滴液管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环形套,环形套顶部连接有皮套,皮套顶部连接有橡皮筋,橡皮筋内侧放置有眼药瓶,压动机构包括有滑块、环形板、环形弹性伸缩套和进气管,滑槽内滑动式设有滑块,环形框内设有环形板,环形板与滑块连接,环形板底部连接有环形弹性伸缩套,环形弹性伸缩套底部与环形框内底部连接,环形弹性伸缩套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穿过环形框并与滴液管相通。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连接杆和辅助块,环形框外右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左端连接有辅助块,辅助块中部开有通孔,眼药瓶位于通孔内。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放置框、橡胶球、拉绳、弧形托杆、弹片和支撑块,环形框底部右侧连接有放置框,放置框内放置有橡胶球,橡胶球底部连接有拉绳,弧形托杆和支撑块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弹片,右方的弹片与拉绳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环形插块和棉带,透明眼罩内侧下部开有环形放置槽,环形放置槽内插有环形插块,环形插块内侧连接有棉带。
患者将眼药瓶卡入橡皮筋内,将透明眼罩盖到眼睛上并使得滴液管对准下眼睑,如此能够防止眼药瓶直接与眼部接触,能够防止污染。患者张开眼睛,捏动眼药瓶滴下眼药水,眼药水通过皮套和环形套掉入滴液管内底部,患者再向下按压环形板,环形板通过环形弹性伸缩套使得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滴液管内。患者反复按压环形板直至滴液管内吸入足量空气,空气挤压眼药水,眼药水冲出滴液管并滴入患者眼睛里,如此能够准确地滴入眼药水,防止药水滴到眼皮或黑眼球上,能够充分利用滴下来的眼药水,防止浪费。药水滴完后,患者松开环形板,在环形弹性伸缩套作用下,环形板向上移动复位,患者依次将透明眼罩和眼药瓶取下即可。
患者将眼药瓶通过通孔卡入橡皮筋内,如此能够稳住眼药瓶,使眼药瓶保持垂直状态,防止眼药瓶发生晃动而影响滴液。无需滴眼时,患者将连接杆转下,能够方便本发明的放置。
由于眼部受伤或其他意外原因而不能自行张开眼睛时,患者将橡胶球卡入放置框内,通过弧形托杆和支撑块撑开上下眼皮,弹片与眼部皮肤接触能够增大摩擦,从而固定住弧形托杆和支撑块,如此能够辅助患者撑开眼皮。药水滴完后,患者将取下弧形托杆和支撑块,将橡胶球取出,以便下一位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
滴液时,患者将棉带贴在眼部。滴液完后,患者将环形插块从环形放置槽内拔出,对棉带进行更换,如此能够保证卫生,防止不同患者之间发生感染。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患者将透明眼罩盖到眼睛上并使得滴液管对准下眼睑,能够防止眼药瓶直接与眼部接触,能够防止污染;通过反复按压环形板能够准确地滴入眼药水,防止药水滴到眼皮或黑眼球上,能够充分利用滴下来的眼药水,防止浪费;通过将眼药瓶卡入通孔内,能够稳住眼药瓶,使眼药瓶保持垂直状态,防止眼药瓶发生晃动而影响滴液;通过弧形托杆和支撑块能够辅助患者撑开眼皮;通过对棉带进行更换能够保证卫生,防止不同患者之间发生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压动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透明眼罩,2透光盖板,3环形框,4滑槽,5压动机构,501滑块,502环形板,503环形弹性伸缩套,504进气管,6滴液管,7环形套,8皮套,9橡皮筋,10眼药瓶,11连接杆,12通孔,13辅助块,14放置框,15橡胶球,16拉绳,17弧形托杆,18弹片,19支撑块,20环形放置槽,21环形插块,22棉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眼科辅助滴眼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有透明眼罩1、透光盖板2、环形框3、压动机构5、滴液管6、环形套7、皮套8和橡皮筋9,透明眼罩1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透光盖板2,透光盖板2顶部连接有环形框3,环形框3内壁开有多个滑槽4,环形框3内设有压动机构5,环形框3内侧连接有滴液管6,滴液管6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环形套7,环形套7顶部连接有皮套8,皮套8顶部连接有橡皮筋9,橡皮筋9内侧放置有眼药瓶10,压动机构5包括有滑块501、环形板502、环形弹性伸缩套503和进气管504,滑槽4内滑动式设有滑块501,环形框3内设有环形板502,环形板502与滑块501连接,环形板502底部连接有环形弹性伸缩套503,环形弹性伸缩套503底部与环形框3内底部连接,环形弹性伸缩套503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进气管504,进气管504穿过环形框3并与滴液管6相通。
实施例2
一种眼科辅助滴眼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有透明眼罩1、透光盖板2、环形框3、压动机构5、滴液管6、环形套7、皮套8和橡皮筋9,透明眼罩1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透光盖板2,透光盖板2顶部连接有环形框3,环形框3内壁开有多个滑槽4,环形框3内设有压动机构5,环形框3内侧连接有滴液管6,滴液管6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环形套7,环形套7顶部连接有皮套8,皮套8顶部连接有橡皮筋9,橡皮筋9内侧放置有眼药瓶10,压动机构5包括有滑块501、环形板502、环形弹性伸缩套503和进气管504,滑槽4内滑动式设有滑块501,环形框3内设有环形板502,环形板502与滑块501连接,环形板502底部连接有环形弹性伸缩套503,环形弹性伸缩套503底部与环形框3内底部连接,环形弹性伸缩套503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进气管504,进气管504穿过环形框3并与滴液管6相通。
还包括有连接杆11和辅助块13,环形框3外右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左端连接有辅助块13,辅助块13中部开有通孔12,眼药瓶10位于通孔12内。
实施例3
一种眼科辅助滴眼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有透明眼罩1、透光盖板2、环形框3、压动机构5、滴液管6、环形套7、皮套8和橡皮筋9,透明眼罩1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透光盖板2,透光盖板2顶部连接有环形框3,环形框3内壁开有多个滑槽4,环形框3内设有压动机构5,环形框3内侧连接有滴液管6,滴液管6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环形套7,环形套7顶部连接有皮套8,皮套8顶部连接有橡皮筋9,橡皮筋9内侧放置有眼药瓶10,压动机构5包括有滑块501、环形板502、环形弹性伸缩套503和进气管504,滑槽4内滑动式设有滑块501,环形框3内设有环形板502,环形板502与滑块501连接,环形板502底部连接有环形弹性伸缩套503,环形弹性伸缩套503底部与环形框3内底部连接,环形弹性伸缩套503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进气管504,进气管504穿过环形框3并与滴液管6相通。
还包括有连接杆11和辅助块13,环形框3外右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左端连接有辅助块13,辅助块13中部开有通孔12,眼药瓶10位于通孔12内。
还包括有放置框14、橡胶球15、拉绳16、弧形托杆17、弹片18和支撑块19,环形框3底部右侧连接有放置框14,放置框14内放置有橡胶球15,橡胶球15底部连接有拉绳16,弧形托杆17和支撑块19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弹片18,右方的弹片18与拉绳16连接。
实施例4
一种眼科辅助滴眼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有透明眼罩1、透光盖板2、环形框3、压动机构5、滴液管6、环形套7、皮套8和橡皮筋9,透明眼罩1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透光盖板2,透光盖板2顶部连接有环形框3,环形框3内壁开有多个滑槽4,环形框3内设有压动机构5,环形框3内侧连接有滴液管6,滴液管6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环形套7,环形套7顶部连接有皮套8,皮套8顶部连接有橡皮筋9,橡皮筋9内侧放置有眼药瓶10,压动机构5包括有滑块501、环形板502、环形弹性伸缩套503和进气管504,滑槽4内滑动式设有滑块501,环形框3内设有环形板502,环形板502与滑块501连接,环形板502底部连接有环形弹性伸缩套503,环形弹性伸缩套503底部与环形框3内底部连接,环形弹性伸缩套503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进气管504,进气管504穿过环形框3并与滴液管6相通。
还包括有连接杆11和辅助块13,环形框3外右侧上部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左端连接有辅助块13,辅助块13中部开有通孔12,眼药瓶10位于通孔12内。
还包括有放置框14、橡胶球15、拉绳16、弧形托杆17、弹片18和支撑块19,环形框3底部右侧连接有放置框14,放置框14内放置有橡胶球15,橡胶球15底部连接有拉绳16,弧形托杆17和支撑块19之间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弹片18,右方的弹片18与拉绳16连接。
还包括有环形插块21和棉带22,透明眼罩1内侧下部开有环形放置槽20,环形放置槽20内插有环形插块21,环形插块21内侧连接有棉带22。
患者将眼药瓶10卡入橡皮筋9内,将透明眼罩1盖到眼睛上并使得滴液管6对准下眼睑,如此能够防止眼药瓶10直接与眼部接触,能够防止污染。患者张开眼睛,捏动眼药瓶10滴下眼药水,眼药水通过皮套8和环形套7掉入滴液管6内底部,患者再向下按压环形板502,环形板502通过环形弹性伸缩套503使得空气通过进气管504进入滴液管6内。患者反复按压环形板502直至滴液管6内吸入足量空气,空气挤压眼药水,眼药水冲出滴液管6并滴入患者眼睛里,如此能够准确地滴入眼药水,防止药水滴到眼皮或黑眼球上,能够充分利用滴下来的眼药水,防止浪费。药水滴完后,患者松开环形板502,在环形弹性伸缩套503作用下,环形板502向上移动复位,患者依次将透明眼罩1和眼药瓶10取下即可。
患者将眼药瓶10通过通孔12卡入橡皮筋9内,如此能够稳住眼药瓶10,使眼药瓶10保持垂直状态,防止眼药瓶10发生晃动而影响滴液。无需滴眼时,患者将连接杆11转下,能够方便本发明的放置。
由于眼部受伤或其他意外原因而不能自行张开眼睛时,患者将橡胶球15卡入放置框14内,通过弧形托杆17和支撑块19撑开上下眼皮,弹片18与眼部皮肤接触能够增大摩擦,从而固定住弧形托杆17和支撑块19,如此能够辅助患者撑开眼皮。药水滴完后,患者将取下弧形托杆17和支撑块19,将橡胶球15取出,以便下一位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
滴液时,患者将棉带22贴在眼部。滴液完后,患者将环形插块21从环形放置槽20内拔出,对棉带22进行更换,如此能够保证卫生,防止不同患者之间发生感染。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