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商城 > 一种医疗病房用的热水取用装置
专利ID: 15124 收藏

一种医疗病房用的热水取用装置 出售状态:未出售

提示:购买之前,请仔细核对自己的需求或询问客服!
专利号 2018106332831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分类 医药医疗 专利状态 已下证
出售价格 ¥ 咨询客服 浏览 0

服务承诺: 极速办理   安全有保障   办理不成功全额退款

手机查看购买

同类专利推荐

专利详细内容

专利名: 一种医疗病房用的热水取用装置 出售状态: 未出售
专利号: 2018106332831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分类: 医药医疗
专利权人: 联系人 出售价格: 面议
详细介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的热水取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疗病房用的热水取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中华医史几千年,医疗这个字眼是在近几十年才出现,其实这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新生的字眼,之前大多使用治疗,然而医疗也包含保健内容。健康是人们共同追求的,但疾病也一路伴随人生。每人都会有生老病死,这是无可厚非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体系定位明确,中国的医疗卫生创造了一系列辉煌,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和城镇的医疗服务也在这时全面展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大大增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影响以及"政事一体化"的管理,中国在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问题。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途径。

现有医疗病房的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通常是采用热水瓶去医院的热水器那里装取热水,由于现有的医疗热水瓶容量太小,需要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多次去热水器那里装取热水,占用了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太多的时间,加重了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的负担,而且现有的医疗热水瓶在装取热水时,不但操作费力麻烦,甚至还会导致热水溅出,对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造成伤害,不利于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的安全,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容量大、无需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多次去热水器那里装取热水、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医疗病房用的热水取用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医疗病房的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通常是采用热水瓶去医院的热水器那里装取热水,由于现有的医疗热水瓶容量太小,需要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多次去热水器那里装取热水,占用了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太多的时间,加重了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的负担,而且现有的医疗热水瓶在装取热水时,不但操作费力麻烦,甚至还会导致热水溅出,对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造成伤害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容量大、无需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多次去热水器那里装取热水、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医疗病房用的热水取用装置。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疗病房用的热水取用装置,包括有托板、滚轮、万向轮、保温箱、固定板、套管、支撑杆、大弹簧、出气管、第一阀门、出水管、第二阀门、连接管、壳体、密封垫、漏斗、第三阀门、连接块、连接板、升降板、T形销杆、蜗轮、大旋转轴、大轴承、大支撑板、蜗杆、大支架、旋转盘、小支架和小旋转轴,托板的下方设置有滚轮,万向轮位于滚轮的左侧,万向轮与托板相连接,保温箱位于托板的上方,保温箱与托板相接触,保温箱左侧壁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板,套管的顶部与固定板的底部相连接,支撑杆滑动式位于套管内,支撑杆的下端与托板的顶部相连接,大弹簧套在套管上,大弹簧位于固定板与托板之间,保温箱顶部的左侧连接有出气管,保温箱与出气管相连通,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出水管位于保温箱的前方,出水管与保温箱相连接,出水管与保温箱相连通,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保温箱顶部的中部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与保温箱相连通,壳体位于保温箱的上方,壳体与保温箱相接触,壳体的底部开有孔,连接管位于壳体底部的孔内,连接管与壳体设置为滑动连接,密封垫套在连接管上,密封垫与壳体的内底部相连接,壳体顶部偏心位置连接有漏斗,漏斗与壳体相连通,漏斗的下部设置有第三阀门,连接块的左侧壁与保温箱右侧壁的下部相连接,连接块的右侧壁与连接板左侧壁的下部相连接,升降板位于连接板的上方,升降板与连接板相连接,升降板开有左右贯穿的长滑槽,T形销杆滑动式位于长滑槽内,T形销杆的右端与蜗轮左侧壁的偏心位置相连接,大旋转轴的左端与蜗轮右侧壁的中部相连接,大旋转轴的右端与大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大轴承嵌设在大支撑板的上部,大支撑板的底部与托板的顶部相连接,蜗杆位于蜗轮的下方,蜗杆与蜗轮相啮合,在蜗杆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大支架,蜗杆与大支架的上端设置为转动连接,大支架的下端与托板的顶部相连接,旋转盘位于蜗轮的后方,旋转盘与蜗杆的后端相连接,滚轮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小支架,小支架的上端与托板的底部相连接,小旋转轴与小支架的下端设置为转动连接,滚轮设置在小旋转轴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循环皮带、压紧轮、导向杆、导向套、第一小弹簧和定位螺杆,第一皮带轮位于大支架的前方,第一皮带轮与蜗杆的前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位于小支架的前方,第二皮带轮与小旋转轴的前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循环皮带相连接,循环皮带位于托板的前方,压紧轮位于循环皮带的左侧,压紧轮与循环皮带相接触,压紧轮与导向杆的右端设置为转动连接,导向杆滑动式位于导向套内,第一小弹簧套在导向杆上,第一小弹簧位于导向套和压紧轮之间,导向套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杆,定位螺杆与导向套设置为螺纹连接,定位螺杆与导向杆相接触,导向套的后侧壁与托板的前侧壁相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旋转电机和固定块,第一锥齿轮位于旋转盘的后方,第一锥齿轮与旋转盘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后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旋转电机位于第二锥齿轮下方,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旋转电机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与托板的顶部相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换热箱、换热管、第四阀门、进水管、第五阀门、排水管和第六阀门,换热箱位于托板的前方,换热箱位于出水管的左侧,换热箱与托板相连接,换热箱右侧壁的下部开有孔,换热管的上端穿过换热箱右侧壁的孔向右延伸至换热箱外,换热管的上端与出水管的下端相连接,换热管与出水管相连通,换热箱左侧壁的下部开有孔,换热管的下端通过换热箱左侧壁的孔向左延伸至换热箱外,换热管的下管口设置有第四阀门,换热管与换热箱设置为密封连接,换热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换热箱与进水管相连通,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换热箱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换热箱与排水管相连通,排水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弧形压板、导向板、弧形板、踏板和第二小弹簧,弧形压板位于滚轮的右侧,弧形压板与滚轮相接触,弧形板的下端与弧形压板相连接,弧形板的上端与踏板底部相连接,踏板位于托板的右侧,踏板与托板设置为铰接连接,导向板位于弧形压板的右侧,导向板开有大滑槽,弧形板滑动式位于大滑槽内,导向板位于托板的右侧,导向板与托板相连接,第二小弹簧位于导向板与踏板之间,导向板和踏板均与第二小弹簧相连接。

因为本发明包括有托板、滚轮、万向轮、保温箱、固定板、套管、支撑杆、大弹簧、出气管、第一阀门、出水管、第二阀门、连接管、壳体、密封垫、漏斗、第三阀门、连接块、连接板、升降板、T形销杆、蜗轮、大旋转轴、大轴承、大支撑板、蜗杆、大支架、旋转盘、小支架和小旋转轴,所以当患者或陪护人员需要装取热水时,可以通过万向轮和滚轮对本发明进行推动,万向轮能够进行灵活的转向,并将本发明推动到医院热水器所在位置,然后患者或陪护人员通过对旋转盘进行转动,旋转盘通过蜗杆带动蜗轮进行转动,蜗轮带动T形销杆进行转动,T形销杆从而带动升降板向上进行运动,升降板通过连接板和连接块带动保温箱向上进行运动,大弹簧能够提供弹力辅助,支撑杆为套管提供导向,从而便于保温箱的上下运动,通过保温箱的上下运动,把壳体上的漏斗带动到与热水器水龙头相对应位置,壳体能够在连接管上进行转动,从而将漏斗转动到热水器水龙头的正下方,然后打开第一阀门,再打开第三阀门,此时再打开热水器水龙头,热水通过漏斗加入到壳体内,再通过连接管进入到保温箱内,密封垫能够防止热水漏出,当向保温箱内加注热水完毕后,可以关闭热水器的水龙头,然后再将第三阀门关闭,将壳体回转复位,再关闭第一阀门,将保温箱复位,然后患者或陪护人员可以通过滚轮和万向轮将本发明推回病房,当需要热水时,可以打开第二阀门,通过出水管让保温箱内的热水流出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循环皮带、压紧轮、导向杆、导向套、第一小弹簧和定位螺杆,所以当需要将本发明移动到医院热水器所在的位置时,可以先将定位螺杆拧松,在第一小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压紧轮将循环皮带压紧,再将定位螺杆旋紧,然后再对本发明进行推动,此时滚轮通过小旋转轴带动第二皮带轮进行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循环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进行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蜗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保温箱向上进行运动,将保温箱带动到设定位置,然后可以将定位螺杆拧松,再将导向杆向左拉动,使压紧轮与循环皮带相脱离,再将定位螺杆旋紧,此时循环皮带处于松弛状态,第二皮带轮的转动不会再带动第一皮带轮和蜗杆进行转动,从而不会对本发明继续移动造成干扰,从而能够在本发明移动的过程中对保温箱进行升降,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旋转电机和固定块,第一锥齿轮位于旋转盘的后方,第一锥齿轮与旋转盘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后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旋转电机位于第二锥齿轮下方,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旋转电机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与托板的顶部相连接,所以可以启动旋转电机进行运转,旋转电机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从而带动旋转盘进行转动,通过利用旋转电机代替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更加省时省力,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因为还包括有换热箱、换热管、第四阀门、进水管、第五阀门、排水管和第六阀门,所以当需要快速的使用热水时,可以打开第五阀门,通过进水管将冷水加入到换热箱内,然后打开第二阀门,通过出水管将热水输入到换热管内,热水在换热管内与换热箱内的冷水进行换热,从而快速的对热水进行降温,然后打开第四阀门,将降温后的热水通过换热管流出即可,使用更加方便,不会被热水烫伤,换热箱内的冷水换热完毕后,可以打开第六阀门,通过排水管排出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弧形压板、导向板、弧形板、踏板和第二小弹簧,所以当需要对本发明进行刹车时,可以对踏板进行踩踏,踏板通过弧形板带动弧形压板向下进行按压,弧形压板将滚轮压住,利用摩擦力对本发明进行刹车,刹车方便,性能更加安全可靠,当刹车完毕后,松开对踏板的踩踏,在第二小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向上复位,从而使弧形压板与滚轮脱离接触,可以继续对本发明进行移动。

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医疗病房用的热水取用装置,容量大,无需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多次去热水器那里装取热水,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有利于保护患者和陪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了对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时间的占用,移动方便,使用简单,容易生产制造,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升降板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皮带轮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旋转电机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换热箱的主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弧形压板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托板,2滚轮,3万向轮,4保温箱,5固定板,6套管,7支撑杆,8大弹簧,9出气管,10第一阀门,11出水管,12第二阀门,13连接管,14壳体,15密封垫,16漏斗,17第三阀门,18连接块,19连接板,20升降板,21T形销杆,22蜗轮,23大旋转轴,24大轴承,25大支撑板,26蜗杆,27大支架,28旋转盘,29小支架,30小旋转轴,41第一皮带轮,42第二皮带轮,43循环皮带,44压紧轮,45导向杆,46导向套,47第一小弹簧,48定位螺杆,51第一锥齿轮,52第二锥齿轮,53旋转电机,54固定块,61换热箱,62换热管,63第四阀门,64进水管,65第五阀门,66排水管,67第六阀门,71弧形压板,72导向板,73弧形板,74踏板,75第二小弹簧,201长滑槽,721大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医疗病房用的热水取用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托板1、滚轮2、万向轮3、保温箱4、固定板5、套管6、支撑杆7、大弹簧8、出气管9、第一阀门10、出水管11、第二阀门12、连接管13、壳体14、密封垫15、漏斗16、第三阀门17、连接块18、连接板19、升降板20、T形销杆21、蜗轮22、大旋转轴23、大轴承24、大支撑板25、蜗杆26、大支架27、旋转盘28、小支架29和小旋转轴30,托板1的下方设置有滚轮2,万向轮3位于滚轮2的左侧,万向轮3与托板1相连接,保温箱4位于托板1的上方,保温箱4与托板1相接触,保温箱4左侧壁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板5,套管6的顶部与固定板5的底部相连接,支撑杆7滑动式位于套管6内,支撑杆7的下端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大弹簧8套在套管6上,大弹簧8位于固定板5与托板1之间,保温箱4顶部的左侧连接有出气管9,保温箱4与出气管9相连通,出气管9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0,出水管11位于保温箱4的前方,出水管11与保温箱4相连接,出水管11与保温箱4相连通,出水管11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2,保温箱4顶部的中部连接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与保温箱4相连通,壳体14位于保温箱4的上方,壳体14与保温箱4相接触,壳体14的底部开有孔,连接管13位于壳体14底部的孔内,连接管13与壳体14设置为滑动连接,密封垫15套在连接管13上,密封垫15与壳体14的内底部相连接,壳体14顶部偏心位置连接有漏斗16,漏斗16与壳体14相连通,漏斗16的下部设置有第三阀门17,连接块18的左侧壁与保温箱4右侧壁的下部相连接,连接块18的右侧壁与连接板19左侧壁的下部相连接,升降板20位于连接板19的上方,升降板20与连接板19相连接,升降板20开有左右贯穿的长滑槽201,T形销杆21滑动式位于长滑槽201内,T形销杆21的右端与蜗轮22左侧壁的偏心位置相连接,大旋转轴23的左端与蜗轮22右侧壁的中部相连接,大旋转轴23的右端与大轴承24设置为过盈连接,大轴承24嵌设在大支撑板25的上部,大支撑板25的底部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蜗杆26位于蜗轮22的下方,蜗杆26与蜗轮22相啮合,在蜗杆26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大支架27,蜗杆26与大支架27的上端设置为转动连接,大支架27的下端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旋转盘28位于蜗轮22的后方,旋转盘28与蜗杆26的后端相连接,滚轮2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小支架29,小支架29的上端与托板1的底部相连接,小旋转轴30与小支架29的下端设置为转动连接,滚轮2设置在小旋转轴30上。

实施例2

一种医疗病房用的热水取用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托板1、滚轮2、万向轮3、保温箱4、固定板5、套管6、支撑杆7、大弹簧8、出气管9、第一阀门10、出水管11、第二阀门12、连接管13、壳体14、密封垫15、漏斗16、第三阀门17、连接块18、连接板19、升降板20、T形销杆21、蜗轮22、大旋转轴23、大轴承24、大支撑板25、蜗杆26、大支架27、旋转盘28、小支架29和小旋转轴30,托板1的下方设置有滚轮2,万向轮3位于滚轮2的左侧,万向轮3与托板1相连接,保温箱4位于托板1的上方,保温箱4与托板1相接触,保温箱4左侧壁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板5,套管6的顶部与固定板5的底部相连接,支撑杆7滑动式位于套管6内,支撑杆7的下端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大弹簧8套在套管6上,大弹簧8位于固定板5与托板1之间,保温箱4顶部的左侧连接有出气管9,保温箱4与出气管9相连通,出气管9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0,出水管11位于保温箱4的前方,出水管11与保温箱4相连接,出水管11与保温箱4相连通,出水管11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2,保温箱4顶部的中部连接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与保温箱4相连通,壳体14位于保温箱4的上方,壳体14与保温箱4相接触,壳体14的底部开有孔,连接管13位于壳体14底部的孔内,连接管13与壳体14设置为滑动连接,密封垫15套在连接管13上,密封垫15与壳体14的内底部相连接,壳体14顶部偏心位置连接有漏斗16,漏斗16与壳体14相连通,漏斗16的下部设置有第三阀门17,连接块18的左侧壁与保温箱4右侧壁的下部相连接,连接块18的右侧壁与连接板19左侧壁的下部相连接,升降板20位于连接板19的上方,升降板20与连接板19相连接,升降板20开有左右贯穿的长滑槽201,T形销杆21滑动式位于长滑槽201内,T形销杆21的右端与蜗轮22左侧壁的偏心位置相连接,大旋转轴23的左端与蜗轮22右侧壁的中部相连接,大旋转轴23的右端与大轴承24设置为过盈连接,大轴承24嵌设在大支撑板25的上部,大支撑板25的底部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蜗杆26位于蜗轮22的下方,蜗杆26与蜗轮22相啮合,在蜗杆26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大支架27,蜗杆26与大支架27的上端设置为转动连接,大支架27的下端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旋转盘28位于蜗轮22的后方,旋转盘28与蜗杆26的后端相连接,滚轮2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小支架29,小支架29的上端与托板1的底部相连接,小旋转轴30与小支架29的下端设置为转动连接,滚轮2设置在小旋转轴30上。

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41、第二皮带轮42、循环皮带43、压紧轮44、导向杆45、导向套46、第一小弹簧47和定位螺杆48,第一皮带轮41位于大支架27的前方,第一皮带轮41与蜗杆26的前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42位于小支架29的前方,第二皮带轮42与小旋转轴30的前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42与第一皮带轮41通过循环皮带43相连接,循环皮带43位于托板1的前方,压紧轮44位于循环皮带43的左侧,压紧轮44与循环皮带43相接触,压紧轮44与导向杆45的右端设置为转动连接,导向杆45滑动式位于导向套46内,第一小弹簧47套在导向杆45上,第一小弹簧47位于导向套46和压紧轮44之间,导向套46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杆48,定位螺杆48与导向套46设置为螺纹连接,定位螺杆48与导向杆45相接触,导向套46的后侧壁与托板1的前侧壁相连接。

实施例3

一种医疗病房用的热水取用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托板1、滚轮2、万向轮3、保温箱4、固定板5、套管6、支撑杆7、大弹簧8、出气管9、第一阀门10、出水管11、第二阀门12、连接管13、壳体14、密封垫15、漏斗16、第三阀门17、连接块18、连接板19、升降板20、T形销杆21、蜗轮22、大旋转轴23、大轴承24、大支撑板25、蜗杆26、大支架27、旋转盘28、小支架29和小旋转轴30,托板1的下方设置有滚轮2,万向轮3位于滚轮2的左侧,万向轮3与托板1相连接,保温箱4位于托板1的上方,保温箱4与托板1相接触,保温箱4左侧壁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板5,套管6的顶部与固定板5的底部相连接,支撑杆7滑动式位于套管6内,支撑杆7的下端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大弹簧8套在套管6上,大弹簧8位于固定板5与托板1之间,保温箱4顶部的左侧连接有出气管9,保温箱4与出气管9相连通,出气管9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0,出水管11位于保温箱4的前方,出水管11与保温箱4相连接,出水管11与保温箱4相连通,出水管11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2,保温箱4顶部的中部连接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与保温箱4相连通,壳体14位于保温箱4的上方,壳体14与保温箱4相接触,壳体14的底部开有孔,连接管13位于壳体14底部的孔内,连接管13与壳体14设置为滑动连接,密封垫15套在连接管13上,密封垫15与壳体14的内底部相连接,壳体14顶部偏心位置连接有漏斗16,漏斗16与壳体14相连通,漏斗16的下部设置有第三阀门17,连接块18的左侧壁与保温箱4右侧壁的下部相连接,连接块18的右侧壁与连接板19左侧壁的下部相连接,升降板20位于连接板19的上方,升降板20与连接板19相连接,升降板20开有左右贯穿的长滑槽201,T形销杆21滑动式位于长滑槽201内,T形销杆21的右端与蜗轮22左侧壁的偏心位置相连接,大旋转轴23的左端与蜗轮22右侧壁的中部相连接,大旋转轴23的右端与大轴承24设置为过盈连接,大轴承24嵌设在大支撑板25的上部,大支撑板25的底部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蜗杆26位于蜗轮22的下方,蜗杆26与蜗轮22相啮合,在蜗杆26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大支架27,蜗杆26与大支架27的上端设置为转动连接,大支架27的下端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旋转盘28位于蜗轮22的后方,旋转盘28与蜗杆26的后端相连接,滚轮2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小支架29,小支架29的上端与托板1的底部相连接,小旋转轴30与小支架29的下端设置为转动连接,滚轮2设置在小旋转轴30上。

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41、第二皮带轮42、循环皮带43、压紧轮44、导向杆45、导向套46、第一小弹簧47和定位螺杆48,第一皮带轮41位于大支架27的前方,第一皮带轮41与蜗杆26的前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42位于小支架29的前方,第二皮带轮42与小旋转轴30的前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42与第一皮带轮41通过循环皮带43相连接,循环皮带43位于托板1的前方,压紧轮44位于循环皮带43的左侧,压紧轮44与循环皮带43相接触,压紧轮44与导向杆45的右端设置为转动连接,导向杆45滑动式位于导向套46内,第一小弹簧47套在导向杆45上,第一小弹簧47位于导向套46和压紧轮44之间,导向套46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杆48,定位螺杆48与导向套46设置为螺纹连接,定位螺杆48与导向杆45相接触,导向套46的后侧壁与托板1的前侧壁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51、第二锥齿轮52、旋转电机53和固定块54,第一锥齿轮51位于旋转盘28的后方,第一锥齿轮51与旋转盘28相连接,第二锥齿轮52位于第一锥齿轮51的后方,第二锥齿轮52与第一锥齿轮51相啮合,旋转电机53位于第二锥齿轮52下方,旋转电机53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52相连接,旋转电机53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块54,固定块54的底部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

实施例4

一种医疗病房用的热水取用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托板1、滚轮2、万向轮3、保温箱4、固定板5、套管6、支撑杆7、大弹簧8、出气管9、第一阀门10、出水管11、第二阀门12、连接管13、壳体14、密封垫15、漏斗16、第三阀门17、连接块18、连接板19、升降板20、T形销杆21、蜗轮22、大旋转轴23、大轴承24、大支撑板25、蜗杆26、大支架27、旋转盘28、小支架29和小旋转轴30,托板1的下方设置有滚轮2,万向轮3位于滚轮2的左侧,万向轮3与托板1相连接,保温箱4位于托板1的上方,保温箱4与托板1相接触,保温箱4左侧壁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板5,套管6的顶部与固定板5的底部相连接,支撑杆7滑动式位于套管6内,支撑杆7的下端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大弹簧8套在套管6上,大弹簧8位于固定板5与托板1之间,保温箱4顶部的左侧连接有出气管9,保温箱4与出气管9相连通,出气管9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0,出水管11位于保温箱4的前方,出水管11与保温箱4相连接,出水管11与保温箱4相连通,出水管11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2,保温箱4顶部的中部连接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与保温箱4相连通,壳体14位于保温箱4的上方,壳体14与保温箱4相接触,壳体14的底部开有孔,连接管13位于壳体14底部的孔内,连接管13与壳体14设置为滑动连接,密封垫15套在连接管13上,密封垫15与壳体14的内底部相连接,壳体14顶部偏心位置连接有漏斗16,漏斗16与壳体14相连通,漏斗16的下部设置有第三阀门17,连接块18的左侧壁与保温箱4右侧壁的下部相连接,连接块18的右侧壁与连接板19左侧壁的下部相连接,升降板20位于连接板19的上方,升降板20与连接板19相连接,升降板20开有左右贯穿的长滑槽201,T形销杆21滑动式位于长滑槽201内,T形销杆21的右端与蜗轮22左侧壁的偏心位置相连接,大旋转轴23的左端与蜗轮22右侧壁的中部相连接,大旋转轴23的右端与大轴承24设置为过盈连接,大轴承24嵌设在大支撑板25的上部,大支撑板25的底部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蜗杆26位于蜗轮22的下方,蜗杆26与蜗轮22相啮合,在蜗杆26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大支架27,蜗杆26与大支架27的上端设置为转动连接,大支架27的下端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旋转盘28位于蜗轮22的后方,旋转盘28与蜗杆26的后端相连接,滚轮2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小支架29,小支架29的上端与托板1的底部相连接,小旋转轴30与小支架29的下端设置为转动连接,滚轮2设置在小旋转轴30上。

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41、第二皮带轮42、循环皮带43、压紧轮44、导向杆45、导向套46、第一小弹簧47和定位螺杆48,第一皮带轮41位于大支架27的前方,第一皮带轮41与蜗杆26的前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42位于小支架29的前方,第二皮带轮42与小旋转轴30的前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42与第一皮带轮41通过循环皮带43相连接,循环皮带43位于托板1的前方,压紧轮44位于循环皮带43的左侧,压紧轮44与循环皮带43相接触,压紧轮44与导向杆45的右端设置为转动连接,导向杆45滑动式位于导向套46内,第一小弹簧47套在导向杆45上,第一小弹簧47位于导向套46和压紧轮44之间,导向套46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杆48,定位螺杆48与导向套46设置为螺纹连接,定位螺杆48与导向杆45相接触,导向套46的后侧壁与托板1的前侧壁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51、第二锥齿轮52、旋转电机53和固定块54,第一锥齿轮51位于旋转盘28的后方,第一锥齿轮51与旋转盘28相连接,第二锥齿轮52位于第一锥齿轮51的后方,第二锥齿轮52与第一锥齿轮51相啮合,旋转电机53位于第二锥齿轮52下方,旋转电机53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52相连接,旋转电机53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块54,固定块54的底部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换热箱61、换热管62、第四阀门63、进水管64、第五阀门65、排水管66和第六阀门67,换热箱61位于托板1的前方,换热箱61位于出水管11的左侧,换热箱61与托板1相连接,换热箱61右侧壁的下部开有孔,换热管62的上端穿过换热箱61右侧壁的孔向右延伸至换热箱61外,换热管62的上端与出水管11的下端相连接,换热管62与出水管11相连通,换热箱61左侧壁的下部开有孔,换热管62的下端通过换热箱61左侧壁的孔向左延伸至换热箱61外,换热管62的下管口设置有第四阀门63,换热管62与换热箱61设置为密封连接,换热箱6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64,换热箱61与进水管64相连通,进水管64上设置有第五阀门65,换热箱61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66,换热箱61与排水管66相连通,排水管66上设置有第六阀门67。

实施例5

一种医疗病房用的热水取用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有托板1、滚轮2、万向轮3、保温箱4、固定板5、套管6、支撑杆7、大弹簧8、出气管9、第一阀门10、出水管11、第二阀门12、连接管13、壳体14、密封垫15、漏斗16、第三阀门17、连接块18、连接板19、升降板20、T形销杆21、蜗轮22、大旋转轴23、大轴承24、大支撑板25、蜗杆26、大支架27、旋转盘28、小支架29和小旋转轴30,托板1的下方设置有滚轮2,万向轮3位于滚轮2的左侧,万向轮3与托板1相连接,保温箱4位于托板1的上方,保温箱4与托板1相接触,保温箱4左侧壁的上端连接有固定板5,套管6的顶部与固定板5的底部相连接,支撑杆7滑动式位于套管6内,支撑杆7的下端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大弹簧8套在套管6上,大弹簧8位于固定板5与托板1之间,保温箱4顶部的左侧连接有出气管9,保温箱4与出气管9相连通,出气管9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0,出水管11位于保温箱4的前方,出水管11与保温箱4相连接,出水管11与保温箱4相连通,出水管11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2,保温箱4顶部的中部连接有连接管13,连接管13与保温箱4相连通,壳体14位于保温箱4的上方,壳体14与保温箱4相接触,壳体14的底部开有孔,连接管13位于壳体14底部的孔内,连接管13与壳体14设置为滑动连接,密封垫15套在连接管13上,密封垫15与壳体14的内底部相连接,壳体14顶部偏心位置连接有漏斗16,漏斗16与壳体14相连通,漏斗16的下部设置有第三阀门17,连接块18的左侧壁与保温箱4右侧壁的下部相连接,连接块18的右侧壁与连接板19左侧壁的下部相连接,升降板20位于连接板19的上方,升降板20与连接板19相连接,升降板20开有左右贯穿的长滑槽201,T形销杆21滑动式位于长滑槽201内,T形销杆21的右端与蜗轮22左侧壁的偏心位置相连接,大旋转轴23的左端与蜗轮22右侧壁的中部相连接,大旋转轴23的右端与大轴承24设置为过盈连接,大轴承24嵌设在大支撑板25的上部,大支撑板25的底部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蜗杆26位于蜗轮22的下方,蜗杆26与蜗轮22相啮合,在蜗杆26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大支架27,蜗杆26与大支架27的上端设置为转动连接,大支架27的下端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旋转盘28位于蜗轮22的后方,旋转盘28与蜗杆26的后端相连接,滚轮2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小支架29,小支架29的上端与托板1的底部相连接,小旋转轴30与小支架29的下端设置为转动连接,滚轮2设置在小旋转轴30上。

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41、第二皮带轮42、循环皮带43、压紧轮44、导向杆45、导向套46、第一小弹簧47和定位螺杆48,第一皮带轮41位于大支架27的前方,第一皮带轮41与蜗杆26的前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42位于小支架29的前方,第二皮带轮42与小旋转轴30的前端相连接,第二皮带轮42与第一皮带轮41通过循环皮带43相连接,循环皮带43位于托板1的前方,压紧轮44位于循环皮带43的左侧,压紧轮44与循环皮带43相接触,压紧轮44与导向杆45的右端设置为转动连接,导向杆45滑动式位于导向套46内,第一小弹簧47套在导向杆45上,第一小弹簧47位于导向套46和压紧轮44之间,导向套46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螺杆48,定位螺杆48与导向套46设置为螺纹连接,定位螺杆48与导向杆45相接触,导向套46的后侧壁与托板1的前侧壁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51、第二锥齿轮52、旋转电机53和固定块54,第一锥齿轮51位于旋转盘28的后方,第一锥齿轮51与旋转盘28相连接,第二锥齿轮52位于第一锥齿轮51的后方,第二锥齿轮52与第一锥齿轮51相啮合,旋转电机53位于第二锥齿轮52下方,旋转电机53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52相连接,旋转电机53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块54,固定块54的底部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

还包括有换热箱61、换热管62、第四阀门63、进水管64、第五阀门65、排水管66和第六阀门67,换热箱61位于托板1的前方,换热箱61位于出水管11的左侧,换热箱61与托板1相连接,换热箱61右侧壁的下部开有孔,换热管62的上端穿过换热箱61右侧壁的孔向右延伸至换热箱61外,换热管62的上端与出水管11的下端相连接,换热管62与出水管11相连通,换热箱61左侧壁的下部开有孔,换热管62的下端通过换热箱61左侧壁的孔向左延伸至换热箱61外,换热管62的下管口设置有第四阀门63,换热管62与换热箱61设置为密封连接,换热箱6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64,换热箱61与进水管64相连通,进水管64上设置有第五阀门65,换热箱61的底部连接有排水管66,换热箱61与排水管66相连通,排水管66上设置有第六阀门67。

还包括有弧形压板71、导向板72、弧形板73、踏板74和第二小弹簧75,弧形压板71位于滚轮2的右侧,弧形压板71与滚轮2相接触,弧形板73的下端与弧形压板71相连接,弧形板73的上端与踏板74底部相连接,踏板74位于托板1的右侧,踏板74与托板1设置为铰接连接,导向板72位于弧形压板71的右侧,导向板72开有大滑槽721,弧形板73滑动式位于大滑槽721内,导向板72位于托板1的右侧,导向板72与托板1相连接,第二小弹簧75位于导向板72与踏板74之间,导向板72和踏板74均与第二小弹簧75相连接。

因为本发明包括有托板1、滚轮2、万向轮3、保温箱4、固定板5、套管6、支撑杆7、大弹簧8、出气管9、第一阀门10、出水管11、第二阀门12、连接管13、壳体14、密封垫15、漏斗16、第三阀门17、连接块18、连接板19、升降板20、T形销杆21、蜗轮22、大旋转轴23、大轴承24、大支撑板25、蜗杆26、大支架27、旋转盘28、小支架29和小旋转轴30,所以当患者或陪护人员需要装取热水时,可以通过万向轮3和滚轮2对本发明进行推动,万向轮3能够进行灵活的转向,并将本发明推动到医院热水器所在位置,然后患者或陪护人员通过对旋转盘28进行转动,旋转盘28通过蜗杆26带动蜗轮22进行转动,蜗轮22带动T形销杆21进行转动,T形销杆21从而带动升降板20向上进行运动,升降板20通过连接板19和连接块18带动保温箱4向上进行运动,大弹簧8能够提供弹力辅助,支撑杆7为套管6提供导向,从而便于保温箱4的上下运动,通过保温箱4的上下运动,把壳体14上的漏斗16带动到与热水器水龙头相对应位置,壳体14能够在连接管13上进行转动,从而将漏斗16转动到热水器水龙头的正下方,然后打开第一阀门10,再打开第三阀门17,此时再打开热水器水龙头,热水通过漏斗16加入到壳体14内,再通过连接管13进入到保温箱4内,密封垫15能够防止热水漏出,当向保温箱4内加注热水完毕后,可以关闭热水器的水龙头,然后再将第三阀门17关闭,将壳体14回转复位,再关闭第一阀门10,将保温箱4复位,然后患者或陪护人员可以通过滚轮2和万向轮3将本发明推回病房,当需要热水时,可以打开第二阀门12,通过出水管11让保温箱4内的热水流出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41、第二皮带轮42、循环皮带43、压紧轮44、导向杆45、导向套46、第一小弹簧47和定位螺杆48,所以当需要将本发明移动到医院热水器所在的位置时,可以先将定位螺杆48拧松,在第一小弹簧47的弹力作用下,压紧轮44将循环皮带43压紧,再将定位螺杆48旋紧,然后再对本发明进行推动,此时滚轮2通过小旋转轴30带动第二皮带轮42进行转动,第二皮带轮42通过循环皮带43带动第一皮带轮41进行转动,第一皮带轮41带动蜗杆2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保温箱4向上进行运动,将保温箱4带动到设定位置,然后可以将定位螺杆48拧松,再将导向杆45向左拉动,使压紧轮44与循环皮带43相脱离,再将定位螺杆48旋紧,此时循环皮带43处于松弛状态,第二皮带轮42的转动不会再带动第一皮带轮41和蜗杆26进行转动,从而不会对本发明继续移动造成干扰,从而能够在本发明移动的过程中对保温箱4进行升降,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51、第二锥齿轮52、旋转电机53和固定块54,第一锥齿轮51位于旋转盘28的后方,第一锥齿轮51与旋转盘28相连接,第二锥齿轮52位于第一锥齿轮51的后方,第二锥齿轮52与第一锥齿轮51相啮合,旋转电机53位于第二锥齿轮52下方,旋转电机53输出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52相连接,旋转电机53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块54,固定块54的底部与托板1的顶部相连接,所以可以启动旋转电机53进行运转,旋转电机53通过第二锥齿轮52带动第一锥齿轮51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51从而带动旋转盘28进行转动,通过利用旋转电机53代替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更加省时省力,使用更加方便快捷。

因为还包括有换热箱61、换热管62、第四阀门63、进水管64、第五阀门65、排水管66和第六阀门67,所以当需要快速的使用热水时,可以打开第五阀门65,通过进水管64将冷水加入到换热箱61内,然后打开第二阀门12,通过出水管11将热水输入到换热管62内,热水在换热管62内与换热箱61内的冷水进行换热,从而快速的对热水进行降温,然后打开第四阀门63,将降温后的热水通过换热管62流出即可,使用更加方便,不会被热水烫伤,换热箱61内的冷水换热完毕后,可以打开第六阀门67,通过排水管66排出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弧形压板71、导向板72、弧形板73、踏板74和第二小弹簧75,所以当需要对本发明进行刹车时,可以对踏板74进行踩踏,踏板74通过弧形板73带动弧形压板71向下进行按压,弧形压板71将滚轮2压住,利用摩擦力对本发明进行刹车,刹车方便,性能更加安全可靠,当刹车完毕后,松开对踏板74的踩踏,在第二小弹簧75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向上复位,从而使弧形压板71与滚轮2脱离接触,可以继续对本发明进行移动。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而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而是由权利要求的内容限定保护的范围。

购买本专利

专利交易流程

购买专利流程

专利交易常见问题

1、在赋翼网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专利怎么办?

答:如果在网站没有找到须要的专利,可联系客服提交自己的需求,工作人员会在十分钟内检索全网专利库,给满意的答复。

2、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安全吗?

答:赋翼网所出售专利均经专利权人本人核实,专利真实有效,请放心购买。

3、购买专利是一次性收费吗? 还有其他的费用吗?

答: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均为一次性收费(办理期间客户另提其他要求除外)。

4、购买后多久能收到专利证书?

答:跟赋翼网签订合作合同后,工作人员会立刻办理进行手续办理,买专利最快7天下证(根据办理速度不同,具体下证时间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际为准)。

5、购买后变更失败怎么办?

答:如遇到付款后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变更专利权人(含合同约定任何一项没有做到),经核实后赋翼网将在2个工作日内全额退款。

购 买 专 利
专利能干什么?

信息保密,请放心填写!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
TEL:15321932656
扫一扫

手机访问 扫一扫

全国服务热线
1532193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