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基夯实用的打夯机。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也用打夯机来代替传统的人工打夯,但是打夯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震动,可能会使打夯机的一些部件松动或裂开,从而造成打夯机的故障或影响打夯机的寿命,降低效率并提高生产成本。
目前,建筑劳动者对打夯机进行操作时,打夯机的震动对劳动者具有较大的损伤,缺乏对打夯机与劳动者之间的震动阻隔,长期的操作很容易造成损伤,针对现有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地基夯实用的打夯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基夯实用的打夯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基夯实用的打夯机,包括承载板和夯实组件,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夯实组件,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一侧垂直设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一侧且与承载板夹角处焊接固定有加固杆,所述U型杆的一侧且与加固杆相对的位置设有把手,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且位于U型杆与加固杆之间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设置在承载板一侧的传动皮带盘传动连接。
所述夯实组件的顶部砖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边缘处通过皮带与传动皮带盘传动连接,所述U型杆的一侧与把手的连接处开设有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U型杆包括支撑套筒、支撑杆、限位环、底座、滑槽、滑块和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套筒的内腔与支撑杆活动插接,所述支撑套筒的顶端设有限位环,且所述限位环的内圈与支撑杆活动套接,所述支撑套筒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与承载板固定焊接,所述支撑套筒的内壁竖直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焊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套筒的内底部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底端与支撑套筒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弹簧的顶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有连接板、减震弹簧和连接块,所述安装槽的内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连接块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在安装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传动皮带盘呈大小双皮带盘设置,所述传动皮带盘较大直径的皮带盘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皮带盘较小直径的皮带盘与转动盘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长度为5cm,且所述滑槽的内壁与滑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减震弹簧均属于自然无弹力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基夯实用的打夯机,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地基夯实用的打夯机,通过在支撑套筒与支撑杆连接处内部设有支撑弹簧,支撑杆底端连接的滑块在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具有一定的缓冲余量,在打夯机进行操作时,支撑弹簧一定程度上切断了支撑套筒与支撑杆之间的震动,对操作者手臂进行保护。
2、该地基夯实用的打夯机,在把手与支撑杆的连接处,采用安装槽式设计,在安装槽的底部与顶部均设有减震弹簧,一定程度上减少震动的传导,配合与底部的支撑弹簧减震,双重减震效果大幅度提升,相比现有的打夯机对操作者手臂保护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U型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套筒与支撑杆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承载板、2夯实组件、3U型杆、31支撑套筒、32支撑杆、33限位环、34底座、35滑槽、36滑块、37支撑弹簧、4加固杆、5把手、6伺服电机、7传动皮带盘、8转动盘、9安装槽、91连接板、92减震弹簧、93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基夯实用的打夯机,如图1-4所示,包括承载板1和夯实组件2,承载板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夯实组件2,承载板1的上表面一侧垂直设有U型杆3,U型杆3的一侧且与承载板1夹角处焊接固定有加固杆4,U型杆3的一侧且与加固杆4相对的位置设有把手5,承载板1的上表面且位于U型杆3与加固杆4之间设有伺服电机6,伺服电机6的输出端与设置在承载板1一侧的传动皮带盘7传动连接。
夯实组件2的顶部砖连接有转动盘8,转动盘8的边缘处通过皮带与传动皮带盘7传动连接,U型杆3的一侧与把手5的连接处开设有安装槽9。
进一步,U型杆3包括支撑套筒31、支撑杆32、限位环33、底座34、滑槽35、滑块36和支撑弹簧37,支撑套筒31的内腔与支撑杆32活动插接,支撑套筒31的顶端设有限位环33,且限位环33的内圈与支撑杆32活动套接,支撑套筒31的底端设有底座34,底座34的下表面与承载板1固定焊接,支撑套筒31的内壁竖直开设有滑槽35,支撑杆32的底端固定焊接有滑块36,滑块36的外表面与滑槽35的内壁滑动连接,支撑套筒31的内底部设有支撑弹簧37,支撑弹簧37的底端与支撑套筒31固定连接,支撑弹簧37的顶端与支撑杆32固定连接。
进一步,安装槽9的内部设有连接板91、减震弹簧92和连接块93,安装槽9的内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连接板91,连接板91的相对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92,减震弹簧92远离连接板91的一端与连接块93焊接固定,连接块93的外表面在安装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连接块93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
进一步,传动皮带盘7呈大小双皮带盘设置,传动皮带盘7较大直径的皮带盘与伺服电机6传动连接,传动皮带盘7较小直径的皮带盘与转动盘8传动连接。
进一步,滑槽35的长度为5cm,且滑槽35的内壁与滑块36相适配。
进一步,减震弹簧92均属于自然无弹力状态。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调整承载板1与夯实组件2的位置,确定夯实地面,启动伺服电机6进行工作,伺服电机6带动传动皮带盘7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盘8进行转动,实现夯实组件2对地面进行夯实,在夯实组件2在夯实过程中,产生一定的震动,通过在支撑套筒31与支撑杆32连接处内部设有支撑弹簧37,支撑杆32底端连接的滑块36在滑槽35的内部进行滑动,具有一定的缓冲余量,在打夯机进行操作时,支撑弹簧37一定程度上切断了支撑套筒31与支撑杆32之间的震动,对操作者手臂进行保护,在把手5与支撑杆32的连接处,采用安装槽9式设计,在安装槽9的底部与顶部均设有减震弹簧92,一定程度上减少震动的传导,配合与底部的支撑弹簧37,双重减震效果大幅度提升,相比现有的打夯机对操作者手臂保护性更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