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艺术创作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艺术创作用瓷瓶绘画架。
背景技术
美术陶瓷是手工制作的、工艺精巧和复杂的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陶瓷工艺品。美术陶瓷主要包括陶瓷雕塑、颜色釉瓷器、薄胎瓷器、彩绘瓷器以及其他各种装饰陶瓷等,而彩绘瓷器,是瓷器艺术作品中最广泛的门类,几乎需哦有的瓷器均采用手工绘画的形式进行美化,而在以往瓷瓶绘画的过程中,艺术创作者或者匠人们基本都是采用手持瓷瓶瓶口,放置在腿上,使用常用的手来进行釉色的绘画,绘画时间长后,肢体会变得不舒适,长时间的作画还会造成多种职业病,长时间手持未烧制的瓷瓶坯体,在汗液进入到坯体内部,盐分提高也会影响瓷器烧制后的品质,而且未烧制的瓷坯相对比较脆弱,掌握不好力度就容易对坯体造成损坏,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艺术创作用瓷瓶绘画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艺术创作用瓷瓶绘画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艺术创作用瓷瓶绘画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工作桌面,所述工作桌面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体,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中心处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套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侧套接有扩张装置,所述支撑框的底端中心处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套接有旋转盘,所述工作桌面上表面后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体,所述第二固定体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卡接有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包括立柱,两根所述立柱底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额内部套接有旋转盘,所述立柱的右侧壁开始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套接有扩张装置,所述立柱的后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套接片,所述套接片的内侧套接在支撑架的顶端,所述立柱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内部套接有第一螺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轴。
优选的,所述扩张装置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套接在滑槽的内部,两个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接在第一螺杆的外表面,所述横杆的中心处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套接有第二螺杆,所述横杆的中间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螺纹块,所述第二螺杆底端外表面螺接有移动螺纹块,所述固定螺纹块和移动螺纹块的外侧表面套接有铰链,所述铰链的外表面套接有顶块。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纹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固定螺纹块的前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套接孔,移动螺纹块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移动螺纹块的前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套接孔。
优选的,所述铰链包括第一铰链、第二铰链、第三铰链和第四铰链,所述第二铰链和第四铰链上端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第三套接孔,所述第二铰链和第四铰链下端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第四套接孔,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三铰链上端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第三套接孔,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三铰链上端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第四套接孔,所述第三套接孔和第四套接孔的内部均套接有连接柱。
优选的,所述顶块包括第二套接片,所述第二套接片的左表面固定安装有顶块体,所述顶块体的左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顶片,所述第二套接片右端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第五套接孔。
优选的,所述第四套接孔与第五套接孔通过连接柱套接在一起,所述第三套接孔与第一套接孔通过连接柱套接在固定螺纹块的左右两端,所述第三套接孔与第二套接孔通过连接柱套接在移动螺纹块的左右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轴工作台上方的支撑框,配合扩张装置和旋转台可以将花瓶套接固定在扩张装置的外部,放置于旋转台的上表面,通过旋转旋转台调整未烧制的瓷瓶的角度,在未烧制的瓷瓶外表面进行绘画创作,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稳固,减少了手持绘画带来的肢体不适应的问题,同时减少了汗液对未烧制瓷瓶在未来烧制过程中的影响,提高了瓷瓶的品质,而且还解决了在长时间手持瓷瓶用力过大时,对瓷瓶坯体造成损坏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扩张装置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出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6为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为本实用新型铰链装配示意图。
图8为为本实用新型顶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支撑腿,12、工作桌面,13、第一固定体,14、第二固定体,2、支撑框,21、立柱,22、第一固定轴,23、滑槽,24、套接片,25、第一螺孔,26、第一螺杆,3、支撑架,31、支撑杆,32、第二固定轴,4、扩张装置,41、横杆,42、滑块,43、第一螺纹孔,44、连接杆,45、固定螺纹块,451、第二螺孔,452、第一套接孔,46、移动螺纹块,461、第三螺纹孔,462、第二套接孔,47、铰链,471、第一铰链,472、第二铰链,473、第三铰链,474、第四铰链,475、第三套接孔,476、第四套接孔,48、顶块,481、第二套接片,482、顶块体,483、顶片,484、第五套接孔,49、连接柱,410、第二螺杆,5、旋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艺术创作用瓷瓶绘画架,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包括支撑腿11,支撑腿1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工作桌面12,工作桌面1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体13,第一固定体13的中心处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套接有支撑框2,支撑框2的内侧套接有扩张装置4,支撑框2的底端中心处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套接有旋转盘5,工作桌面12上表面后端的两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体14,第二固定体14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卡接有支撑架3,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轴工作台1上方的支撑框2,配合扩张装置4和旋转台5可以将花瓶套接固定在扩张装置4的外部,放置于旋转台5的上表面,通过旋转旋转台5调整未烧制的瓷瓶的角度,在未烧制的瓷瓶外表面进行绘画创作,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稳固,减少了手持绘画带来的肢体不适应的问题,同时减少了汗液对未烧制瓷瓶在未来烧制过程中的影响,提高瓷瓶的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横杆41下表面的圆柱体,是旋转连接的一种螺母,第二螺杆410螺接在其内部,保证扩张装置4可以在固定后单独旋转,而且本实用新型名字中所提到的螺孔,例如:第一螺孔25,其内部不开设有螺纹,不影响套接在其内部螺杆的旋转,本实用新型名字中所提到的螺纹孔,例如:第一螺纹孔43,其内部开设有与本新型所使用的螺杆相对应的螺纹,保证螺杆在旋转的同时,可以控制螺纹孔带动其开设的本体运动。)
具体而言,支撑框2包括立柱21,两根立柱21底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轴22,第一固定轴22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套接有旋转盘5,立柱21的右侧壁开始有滑槽23,滑槽23的内部套接有扩张装置4,立柱21的后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套接片24,套接片24的内侧套接在支撑架3的顶端,立柱2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螺孔25,第一螺孔25的内部套接有第一螺杆26,通过滑槽23内部套接横杆41,可以调整扩张装置4的上下位移,从而方便套接未烧制瓷瓶。
具体而言,支撑架包括支撑杆31,支撑杆3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轴32,通过调整支撑杆31底端插接在在第二固定体14上表面的不同开口,调整整个支撑框2、扩张装置4和旋转盘5的角度,从而调整未烧制瓷瓶的绘画角度,使绘画时更加方便,姿势更加舒适。
具体而言,扩张装置4包括横杆41,横杆41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42,滑块42套接在滑槽23的内部,两个滑块4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3,第一螺纹孔43的内部螺接在第一螺杆26的外表面,横杆41的中心处开设有开口,且开口的内部套接有第二螺杆410,横杆41的中间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44,连接杆4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螺纹块45,第二螺杆410底端外表面螺接有移动螺纹块46,固定螺纹块45和移动螺纹块46的外侧表面套接有铰链47,铰链47的外表面套接有顶块48,通过旋动第二螺杆410,带动移动螺纹块46向上运动,铰链47带动顶块48向外侧扩张,在未烧制瓷瓶的内部顶紧,可以将未烧制瓷瓶固定起来,使用更加方便,稳定,避免了使用手持的方式对未烧制瓷瓶进行绘画时用力过度,造成未烧制瓷瓶损坏。
具体而言,固定螺纹块4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孔451,固定螺纹块45的前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套接孔452,移动螺纹块46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孔461,移动螺纹块46的前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套接孔462,通过旋动第二螺杆410,带动移动螺纹块46向上运动,固定螺纹块45位置不动,固定螺纹块45与两个移动螺纹块46之间的空隙均匀缩小,带动铰链47向上呈“8”字型打开,支撑顶块48向外顶紧未烧制瓷瓶,最下端的移动螺纹块46上表面中心处开设的螺纹圈数与上端移动螺纹块46中心处开设的螺纹圈数之比为一比二,而且第二螺杆410位于两个中心处开设的螺纹圈数之间的外螺纹圈数与上端第二螺杆410外螺纹的圈数比为一比二,通过这样的螺纹圈数比,能够保证在第二螺杆410匀速转动时,最低端的移动螺纹块46向上的移动速度,是上端移动螺纹块46向上移动速度的二倍,保证扩张装置4的正常运行,第一螺杆26和第二螺杆410的顶端焊接有旋转把手(图中未示出),方便转动第一螺杆26和第二螺杆410。
具体而言,铰链47包括第一铰链471、第二铰链472、第三铰链473和第四铰链474,第二铰链472和第四铰链474上端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第三套接孔475,第二铰链472和第四铰链474下端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第四套接孔476,第一铰链471和第三铰链473上端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第三套接孔475,第一铰链471和第三铰链473上端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第四套接孔476,第三套接孔475和第四套接孔476的内部均套接有连接柱49,通过这种套接方式,可保证在第二螺杆410转动时,铰链47可正常呈“8”字型张开。
具体而言,顶块48包括第二套接片481,第二套接片481的左表面固定安装有顶块体482,顶块体482的左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顶片483,第二套接片481右端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第五套接孔484,顶块48采用软质橡胶、海绵或者塑料等材料制成,有效的防止未烧制瓷瓶在固定过程中,造成损坏。
具体而言,第四套接孔476与第五套接孔484通过连接柱49套接在一起,第三套接孔475与第一套接孔452通过连接柱49套接在固定螺纹块45的左右两端,第三套接孔475与第二套接孔462通过连接柱49套接在移动螺纹块46的左右两端,通过这种套接逻辑,可保证在第二螺杆410转动时,铰链47可正常呈“8”字型张开,图中连接柱49的尺寸需要根据所套接的孔位决定,尺寸较多,不在本说明书中一一标出。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轴工作台上方的支撑框,配合扩张装置和旋转台可以将花瓶套接固定在扩张装置的外部,放置于旋转台的上表面,通过旋转旋转台调整未烧制的瓷瓶的角度,在未烧制的瓷瓶外表面进行绘画创作,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稳固,减少了手持绘画带来的肢体不适应的问题,同时减少了汗液对未烧制瓷瓶在未来烧制过程中的影响,提高了瓷瓶的品质,而且还解决了在长时间手持瓷瓶用力过大时,对瓷瓶坯体造成损坏的问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工作原理:首先,旋动第一螺杆26,带动第一螺纹孔43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横杆41向上运动,将扩张装置4下方留出一定的空隙;
随后,将未烧制的瓷瓶套接在扩张装置4的外表面,旋动第二螺杆410,410带动两个移动螺纹块46向上运动,间隙缩小,收紧,两侧的第一铰链471和第二铰链472的上端和下端匀速收紧,中间的铰接处,向外侧扩张,带动顶块48向外侧扩张,两侧的第三铰链473和第四铰链474的上端和下端匀速收紧,中间的铰接处,向外侧扩张,带动顶块48向外侧扩张,两侧四个顶块48顶在未烧制的瓷瓶内壁,掌握力度,旋转第二螺杆410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旋转,未烧制的瓷瓶固定第一步结束;
然后,旋动第一螺杆26,带动第一螺纹孔43向下运动,带动横杆41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固定的未烧制的瓷瓶向下运动,当瓶底接触在旋转台5的上表面贴紧后,停止旋动第一螺杆26,未烧制的瓷瓶固定完毕;
随后,根据个人习惯,调整两根支撑架3底端所在第二固定体14上表面的位置,确定支撑框2、扩张装置4和旋转盘的角度,完成角度调整后,开始绘画;
绘画结束后,反向旋动第一螺杆26,带动第一螺纹孔43向上运动,从而带动横杆41向上运动,将扩张装置4和未烧制的瓷瓶离开旋转台5;
然后反向旋动第二螺杆410,410带动两个移动螺纹块46向下运动,间隙扩大,松开,两侧的第一铰链471和第二铰链472的上端和下端匀速松开,中间的铰接处,向内侧收紧,带动顶块48向内侧收紧,两侧的第三铰链473和第四铰链474的上端和下端匀速松开,中间的铰接处,向内侧收紧,带动顶块48向内侧收紧,两侧四个顶块48离开未烧制的瓷瓶内壁,取下未烧制的瓷瓶,使用结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