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绒,尤其涉及一面阴影提花割绒一面拉毛磨毛的丝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装衣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审美观点也越来越要求新鲜。尽管丝绒品种已五彩缤纷、举不胜举,但感觉还是不够,例如阴影提花丝绒,含蓄而雍华,但是另一面贴身穿令人不舒服。阴影提花丝绒已有很多厂家生产,国外国内都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阴影提花丝绒的一面漂亮了,但阴影提花的另一面却因要突出阴影提花而显得凹凸不平。那么就有人提出,要求一面阴影提花,一面拉毛磨毛。这里有两个问题要克服,由于丝绒组织结构的特殊性,绒根组织点暴露在绒背,一经磨毛绒根就散纤而不牢了。一般无阴影提花的丝绒绒背磨毛,这个问题已有拥有专利号201510667844.6的工厂解决,但阴影提花的绒背,绒根更是凸出,需要避开,还未能有好的办法。而关于阴影提花一面,米歇尔.范德威尔公司的专利号为201280046050.2的专利提出了一种编织起绒织物的方法,以及史陶比尔拜罗伊特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号为201610974404.X的专利提出了用于编织绒头织物的方法及具有阴影割绒区域的绒头织物,关于绒毛倾斜仅只有里层一根纬纱对绒毛倾斜有作用,阴影效果也不甚明显,绒背也不能磨毛,当然,在绒背上要磨毛再织一层面料上去也末尚不可,但那将失去丝绒特有轻盈飘逸的感觉,不会受客戶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面阴影提花割绒一面拉毛磨毛的丝绒织物及其织造方法,解决因一面要有阴影提花效果,而另一面为了明显阴影提花效果而丝绒绒根较一般丝绒绒根更显突出而造成在另一面更难但就是要拉毛磨毛的问题,生产出一面阴影提花割绒,一面拉毛磨毛的丝绒织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面阴影提花割绒一面拉毛磨毛的丝绒织物,包括基布、阴影提花割绒层、拉毛磨毛层,
所述的基布可分为由上层经纱、上层纬纱交织而成的上层基布和下层经纱、下层纬纱交织而成的下层基布,
所述的阴影提花割绒层是由绒经纱在织造时,在上层基布固结织造后返到下层基布固结织造再返到上层基布固结织造再返到下层基布,如此不断往返织造,最后从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中间经割绒后整理而成,
所述的拉毛磨毛层是将一面为阴影提花丝绒的丝绒织物的另一面丝绒绒背,经拉毛机拉毛或磨毛机磨毛后整理而成,
所述的上层基布由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和上层基布第一纬纱、上层基布第二纬纱、上层基布第三纬纱、上层基布第四纬纱、上层基布第五纬纱、上层基布第六纬纱交织而成,
所述的下层基布是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和下层基布第一纬纱、下层基布第二纬纱、下层基布第三纬纱、下层基布第四纬纱、下层基布第五纬纱、下层基布第六纬纱交织而成,
其中,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为紧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为松经纱,
所述的绒经纱是由一根绒经纱组成。
一面阴影提花割绒一面拉毛磨毛的丝绒织物的织造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整经
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依次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紧经纱织轴,
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依次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松经纱织轴,
紧经纱织轴和松经纱织轴的紧松张力之比在1:0.9~0.95之间,
将绒经纱整在一个绒经织轴上;
第二步,穿综插筘
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绒经纱共计九根依次穿综并插入同一筘齿,依次顺序穿综插筘;
第三步,提综打纬在双层双梭口织机上织造
本发明一面阴影提花一面磨毛的丝绒织物阴影提花绒面有绒毛前倾,绒毛后倾以及前倾转后倾和后倾转前倾四种形式,
1)将上层绒毛向前倾,下层绒毛向后倾时
第一梭,将上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下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下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下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下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织造,
第五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下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织造,
第六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下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织造,
至此,上层绒毛向前倾、下层绒毛向后倾一个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
2)将上层绒毛向后倾、下层绒毛向前倾时
第一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下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下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下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下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织造,
第五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下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织造,
第六梭,将上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下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织造,
至此,上层绒毛向后倾、下层绒毛向前倾的一个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轮循环织造;
3)将上层绒毛向前倾转向向后倾、下层绒毛由向后转向向前倾时
第一梭,将上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下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下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下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下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织造,
第五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下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织造,
第六梭,将上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下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织造,
至此,将上层绒毛由向前倾转向向后倾、下层绒毛由向后倾转向向前倾时,转换织造结束,进入上层绒毛向后、下层绒毛向前倾的循环织造;
4)将上层绒毛由向后倾时转向向前倾,下层绒毛由向前倾时转向向后倾时
第一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二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下层基布第一纬纱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下层基布第二纬纱打纬织造造,
第三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下层基布第三纬纱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上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下层基布第四纬纱打纬织造,
第五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四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下层基布第五纬纱打纬织造,
第六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上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下层基布第三经纱往上提,将绒经纱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下层基布第六纬纱打纬织造,
至此,上层绒毛向后倾转向向前倾、下层绒毛由向前倾转向向后倾转换结束,进入下一轮上层绒毛向前倾、下层绒毛向后倾织造;
第四步,割绒,将一面是阴影提花割绒层的丝绒织物的另一面绒背,磨毛或拉毛,后整理。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由于上层基布(或下层基布)采用了两根紧经纱、两根松经纱,因此,将上层基布(或下层基布)的六根纬纱均分隔为外层两根、中层两根和里层两根,而绒根分别均固结在位于中层的两根纬纱上,这样的固结法一方面使绒背上看不到摸不到绒根,便于绒背拉毛磨毛,拉毛磨毛的是两根松经纱和位于外层的两根纬纱,而另一面由于绒根固结在处于中层的纬纱上。因此,处于外层的纬纱对绒根在织造时的挤压下,根据力学原理,有使绒根往上翘的作用,从而使绒头的一条腿有向外倾的作用,而处于里层的纬纱根据在织造的挤压,根据力学原理,有直接使绒根的另一条腿有向里倾的作用,等于这个绒头的两条腿,分别受到外层纬纱和里层纬纱的作用而使绒头向一个方向倾斜,这与对比文件201280046050.2和201610974404.X等关于绒毛倾斜仅只有里层一根纬纱对绒毛倾斜有作用有着更明显的效果。而与对比文件201510667844.6绒背可磨毛的丝绒,也因一面有着阴影绒毛一面有更可靠的拉毛磨毛经纬纱显得档次更高。因此,本发明根据这个原理设计出了绒毛前倾、后倾,以及有前倾转后倾和后倾转前倾的阴影效果,同时也设计出了绒背可拉毛磨毛的两根松经纱和两根外层纬纱,使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接受磨毛拉毛,不但可以使磨毛达到桃皮绒的效果,还可以使拉毛达到麂皮绒的效果。因此,本发明一面阴影提花丝绒、一面拉毛磨毛的丝绒档次高,深受市场欢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面阴影提花割绒、一面拉毛磨毛的丝绒织物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上层绒毛向前倾、下层绒毛向后倾的组织结构和绒背拉毛磨毛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层绒毛向后倾、下层绒毛向前倾的组织结构和绒背拉毛磨毛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层绒毛由向前转向向后倾、下层绒毛由向后倾转向向前倾的转换组织结构和绒背拉毛磨毛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上层绒毛由向后倾转向向前倾、下层绒毛由向前转向向后倾的转换组织结构和绒背拉毛磨毛示意图。
图中:
图2、图3、图4、图5中为清晰表明一面阴影提花割绒一面拉毛磨毛的丝绒织物的形成原理及其组织结构,所有经纱都采用实线表示,绒经纱用双点划线表示,线型的不同并不代表纱线种类的不同,只是为清楚表达组织结构,如都采用同一种线型,将会混乱不清。
J为基布,
A为阴影提花割绒层,
B为拉毛磨毛层,
TU1为上层基布第一经纱,
TU2为上层基布第二经纱,
TU3为上层基布第三经纱,
TU4为上层基布第四经纱,
TD1为下层基布第一经纱,
TD2为下层基布第二经纱,
TD3为下层基布第三经纱,
TD4为下层基布第四经纱,
WU1为上层基布第一纬纱,
WU2为上层基布第二纬纱,
WU3为上层基布第三纬纱,
WU4为上层基布第四纬纱,
WU5为上层基布第五纬纱,
WU6为上层基布第六纬纱,
WD1为下层基布第一纬纱,
WD2为下层基布第二纬纱,
WD3为下层基布第三纬纱,
WD4为下层基布第四纬纱,
WD5为下层基布第五纬纱,
WD6为下层基布第六纬纱,
R为绒经纱,
①-⑥为投梭顺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面阴影提花割绒一面拉毛磨毛的丝绒织物的生产过程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依次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紧经纱织轴,
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依次排列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松经纱织轴,
紧经纱织轴和松经纱织轴的紧松张力之比在1:0.9~0.95之间,
将绒经纱R整在一个绒经织轴上;
第二步,穿综插筘
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绒经纱R共计九根依次穿综并插入同一筘齿,依次顺序穿综插筘;
第三步,提综打纬在双层双梭口织机上织造
本发明一面阴影提花一面磨毛的丝绒织物阴影提花绒面有绒毛前倾,绒毛后倾以及前倾转后倾和后倾转前倾四种形式。
1)将上层绒毛向前倾,下层绒毛向后倾时
第一梭,将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将绒经纱R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WU1、下层基布第一纬纱WD1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WU2、下层基布第二纬纱WD2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WU3、下层基布第三纬纱WD3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往上提,将绒经纱R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WU4、下层基布第四纬纱WD4打纬织造,
第五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WU5、下层基布第五纬纱WD5打纬织造,
第六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WU6、下层基布第六纬纱WD6打纬织造,
至此,上层绒毛向前倾、下层绒毛向后倾一个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循环织造,织造过程详见表1。
2)将上层绒毛向后倾、下层绒毛向前倾时
第一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WU1、下层基布第一纬纱WD1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WU2、下层基布第二纬纱WD2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将绒经纱R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WU3、下层基布第三纬纱WD3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WU4、下层基布第四纬纱WD4打纬织造,
第五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WU5、下层基布第五纬纱WD5打纬织造,
第六梭,将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往上提,将绒经纱R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WU6、下层基布第六纬纱WD6打纬织造,
至此,上层绒毛向后倾、下层绒毛向前倾的一个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轮循环织造,织造过程详见表2。
3)将上层绒毛向前倾转向向后倾、下层绒毛由向后转向向前倾时
第一梭,将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将绒经纱R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WU1、下层基布第一纬纱WD1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WU2、下层基布第二纬纱WD2打纬织造,
第三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WU3、下层基布第三纬纱WD3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将绒经纱R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WU4、下层基布第四纬纱WD4打纬织造,
第五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WU5、下层基布第五纬纱WD5打纬织造,
第六梭,将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往上提,将绒经纱R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WU6、下层基布第六纬纱WD6打纬织造,
至此,将上层绒毛由向前倾转向向后倾、下层绒毛由向后倾转向向前倾时,转换织造结束,进入上层绒毛向后、下层绒毛向前倾的循环织造,织造过程详见表3。
4)将上层绒毛由向后倾时转向向前倾,下层绒毛由向前倾时转向向后倾时
第一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二经纱TU2、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一纬纱WU1、下层基布第一纬纱WD1打纬织造,
第二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二纬纱WU2、下层基布第二纬纱WD2打纬织造造,
第三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三纬纱WU3、下层基布第三纬纱WD3打纬织造,
第四梭,将上层基布第四经纱TU4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一经纱TD1、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往上提,将绒经纱R放中间,投入上层基布第四纬纱WU4、下层基布第四纬纱WD4打纬织造,
第五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四经纱TD4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上提,投入上层基布第五纬纱WU5、下层基布第五纬纱WD5打纬织造,
第六梭,将上层基布第一经纱TU1、上层基布第三经纱TU3往上提,将下层基布第二经纱TD2、下层基布第三经纱TD3往上提,将绒经纱R往下沉,投入上层基布第六纬纱WU6、下层基布第六纬纱WD6打纬织造,
至此,上层绒毛向后倾转向向前倾、下层绒毛由向前倾转向向后倾转换结束,进入下一轮上层绒毛向前倾、下层绒毛向后倾织造,织造过程详见表4。
第四步,割绒,将一面是阴影提花割绒层的丝绒织物的另一面绒背,磨毛或拉毛,后整理。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