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穿戴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助听器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眼镜属于智能穿戴设备,其能够可控的自主调节度数,而对于具有听力障碍且近视的人群,他们由于需要同时佩戴眼镜与助听器,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然而两者均需要通过耳朵进行固定。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具有助听器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比如:
对于具有听力障碍且近视的人群,他们由于需要同时佩戴眼镜与助听器,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然而两者均需要通过耳朵进行固定,两个设备相互摩擦挤兑容易出现掉落的情况,且两个设备的重量叠加下,令耳朵的承载负担加重,需要将耳塞较深入的放置在耳道中,而佩戴一段时间耳朵容易疼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助听器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现有对于具有听力障碍且近视的人群,他们由于需要同时佩戴眼镜与助听器,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然而两者均需要通过耳朵进行固定,两个设备相互摩擦挤兑容易出现掉落的情况,且两个设备的重量叠加下,令耳朵的承载负担加重,需要将耳塞较深入的放置在耳道中,而佩戴一段时间耳朵容易疼痛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一种具有助听器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具有助听器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结构包括智能功能镜框、调节板、镜脚、调节板、防尘片、鼻托、鼻托架、隔层镜片、听障辅助装置,所述调节板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镜脚侧面,所述智能功能镜框与镜脚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板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调节板内部,所述防尘片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镜脚末端侧面,所述鼻托通过鼻托架与智能功能镜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听障辅助装置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镜脚内部,所述隔层镜片共设有两个,所述隔层镜片镶嵌在智能功能镜框内部。
所述听障辅助装置包括侧挂辅助机构、存放腔、导环、引线、线盘,所述侧挂辅助机构背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线盘外表面,所述存放腔与线盘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引线通过线盘与侧挂辅助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引线贯穿于导环内部,所述引线缠绕在线盘内部,且线盘在被动转动释放的过程中会持续性的增加扭力,当约束拉力释放后会将引线重新收拉盘起。
作为优选,所述侧挂辅助机构包括膜片、声波增大球、棱形记忆棉、夹勾、腹腔,所述膜片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棱形记忆棉底端,所述棱形记忆棉内部设有声波增大球,所述夹勾顶端与棱形记忆棉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棱形记忆棉内部设有腹腔。
作为优选,所述夹勾包括传导线、带电弹片、接收板、绝缘绒片、夹板,所述传导线底端与接收板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带电弹片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夹板内部,所述绝缘绒片粘贴在夹板外表面,所述带电弹片与接收板处于对立面且中间存在细小的间隔,所述夹勾的中间存在带电弹片与接收板,当夹住固定时,其二者在双向的压力下回相互接触,从而通过其令辅助设备启动,且绝缘绒片在接触时,能够将夹力最大限度的分散,且其绒质具有一定保暖性。
作为优选,所述棱形记忆棉包括棉体、主卸力棱形条、辅卸力侧条、底噪头,所述棉体内部设有主卸力棱形条,所述棉体内部设有辅卸力侧条,所述辅卸力侧条设有两组,所述主卸力棱形条与辅卸力侧条组成的圆形处于同一轴心,所述棉体中间位置设有底噪头,所述棉体与膜片固定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底噪头包括左音道、纳口、右音道、塞头、扩音口,所述左音道设于塞头内部左侧,所述右音道设于塞头内部左侧,所述纳口位于塞头内部顶端,所述扩音口位于塞头内部底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于具有听力障碍且近视的人群,他们在戴眼镜时,将防尘片扣下,将侧挂辅助机构拉出后,绕过下耳垂后塞入耳中,而后将防尘片重新盖上,由于其测端有小口可以将引线卡住,棱形记忆棉在进入耳朵后根据耳内的轮廓进行形状自调整,令佩戴者更舒适,且需要通过夹勾夹住耳内软骨,由于上设有绝缘绒片在与软骨接触时,其受力分散,固定的同时不会令佩戴者有压迫感,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耳朵的负载较低,佩戴时会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助听器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助听器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镜脚末端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听障辅助装置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夹勾正视剖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夹板正视剖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底噪头正视剖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棱形记忆棉样式剖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中:智能功能镜框-1、调节板-2、镜脚-3、调节板-4、防尘片-5、鼻托-6、鼻托架-7、隔层镜片-8、听障辅助装置-9、侧挂辅助机构-91、存放腔-92、导环-93、引线-94、线盘-95、膜片-911、声波增大球-912、棱形记忆棉-913、夹勾-914、腹腔-915、传导线-9141、带电弹片-9142、接收板-9143、绝缘绒片-9144、夹板-9145、棉体-9131、主卸力棱形条-9132、辅卸力侧条-9133、底噪头-9134、左音道-91341、纳口-91342、右音道-91343、塞头-91344、扩音口-913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助听器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结构包括智能功能镜框1、调节板2、镜脚3、调节板4、防尘片5、鼻托6、鼻托架7、隔层镜片8、听障辅助装置9,所述调节板4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镜脚3侧面,所述智能功能镜框1与镜脚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板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调节板4内部,所述防尘片5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镜脚3末端侧面,所述鼻托6通过鼻托架7与智能功能镜框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听障辅助装置9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镜脚3内部,所述隔层镜片8共设有两个,所述隔层镜片8镶嵌在智能功能镜框1内部,所述听障辅助装置9包括侧挂辅助机构91、存放腔92、导环93、引线94、线盘95,所述侧挂辅助机构91背部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线盘95外表面,所述存放腔92与线盘9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引线94通过线盘95与侧挂辅助机构9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引线94贯穿于导环93内部,所述引线94缠绕在线盘95内部,且线盘95在被动转动释放的过程中会持续性的增加扭力,当约束拉力释放后会将引线94重新收拉盘起。
其中,所述侧挂辅助机构91包括膜片911、声波增大球912、棱形记忆棉913、夹勾914、腹腔915,所述膜片911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棱形记忆棉913底端,所述棱形记忆棉913内部设有声波增大球912,所述夹勾914顶端与棱形记忆棉913顶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棱形记忆棉913内部设有腹腔915。
其中,所述夹勾914包括传导线9141、带电弹片9142、接收板9143、绝缘绒片9144、夹板9145,所述传导线9141底端与接收板9143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带电弹片9142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夹板9145内部,所述绝缘绒片9144粘贴在夹板9145外表面,所述带电弹片9142与接收板9143处于对立面且中间存在细小的间隔,所述夹勾914的中间存在带电弹片9142与接收板9143,当夹住固定时,其二者在双向的压力下回相互接触,从而通过其令辅助设备启动,且绝缘绒片9144在接触时,能够将夹力最大限度的分散,且其绒质具有一定保暖性。
其中,所述棱形记忆棉913包括棉体9131、主卸力棱形条9132、辅卸力侧条9133、底噪头9134,所述棉体9131内部设有主卸力棱形条9132,所述棉体9131内部设有辅卸力侧条9133,所述辅卸力侧条9133设有两组,所述主卸力棱形条9132与辅卸力侧条9133组成的圆形处于同一轴心,所述棉体9131中间位置设有底噪头9134,所述棉体9131与膜片911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棱形记忆棉913在进入人耳后可以根据耳蜗内部的轮廓改变其形状,且由于内部主卸力棱形条9132、辅卸力侧条9133的弹力较小且复原力强,其在耳内的扩张力较弱,不会对耳朵造成过大张力,增强了佩戴的舒适感。
其中,所述底噪头9134包括左音道91341、纳口91342、右音道91343、塞头91344、扩音口91345,所述左音道91341设于塞头91344内部左侧,所述右音道91343设于塞头91344内部左侧,所述纳口91342位于塞头91344内部顶端,所述扩音口91345位于塞头91344内部底端,所述底噪头9134作为输出的最后一道关口,由于当声音在进入耳内时其具有较高锐度,通过底噪头9134的传导后进入内耳能够保护听障患者的耳膜减缓震频的冲击,从而更好的保护耳膜并加强震感。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具有近视的听障患者在进行佩戴该设备时,通过将防尘片5扣下后,将其内部侧挂辅助机构91径直拉出,由于侧挂辅助机构91一端为输出端,另一端与引线94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拉动侧挂辅助机构91的过程中,引线94通过线盘95不断向外部延伸,由于该智能眼镜在佩戴后,听障辅助装置9的存在端处于而后位置,且由于体积小,从而对于耳后软骨的压迫力较小,在将侧挂辅助机构91拉出后可以直接朝耳朵下方绕行,并通过夹勾914将侧挂辅助机构91固定放置在耳内软骨上,通过双夹固定放置时,其夹的瞬间会产生双向作用力,设置在夹板9145内部的带电弹片9142会与接收板9143相接触,从而令声波增大球912开始接受通过智能眼镜测传的声音,并通过安装在棱形记忆棉913上的底噪头9134进行外导输出,由于在棉体9131内部存在多组主卸力棱形条9132与辅卸力侧条9133,在放置时其较轻的重量能够极大程度的减缓内耳的压力,且根据耳内形状进行外形的调节,当声音在进入时具有较高锐度,通过底噪头9134的传导后进入内耳能够保护听障患者的耳膜减缓震频的冲击。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