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船舶船锚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抛锚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锚一般指船锚,是锚泊设备的主要部件。铁制的停船器具,用铁链连在船上,把锚抛在水底,可以使船停稳,古代的锚是一块大石头,或是装满石头的篓筐,称为”碇“,碇石用绳系住沉入水底,依其重量使船停泊,后来有木爪石锚,即在石块两旁系上木爪,靠重量和抓力使船停泊,中国南朝已有关于金属锚的记载,中国古代帆船使用四爪铁锚,这种锚性能优良,在舢板和小船上仍有使用;
当船锚下到水里,对船体进行平衡固定时,或者挚索器进行收绳时,船舶会受到水流的浮力而进行晃动,使得船锚锁链与开口之间发生剐蹭,现在一般是利用弹簧来进行减震,但是弹簧的缓震角度有限。
基于上述描述,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弹簧的缓震角度有限,不够稳定,在进行使用时自主性不够强,角度不过广泛,因此本设计针对于上述问题,设计出一款结构合理的,及功能性好的船舶用抛锚辅助装置,以提高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用抛锚辅助装置,以解决弹簧的缓震角度有限,不够稳定,在进行使用时自主性不够强,角度不过广泛的问题。
本发明船舶用抛锚辅助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船舶用抛锚辅助装置,该船舶用抛锚辅助装置包括船舷板、支撑板、卡接板、承重轴、开口、连接底座、磁极发生器、限位板、挚索器、减震弹簧、磁极、定位契头、电阻杆、套筒、电刷;所述船舷板一侧贯穿设置有开口,所述船舷板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上方一体化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底部以及侧边分别一体化设置有限位板和磁极发生器,所述支撑板内部活动连接有承重轴;
所述承重轴上方以及底部一体化设置有定位契头和卡接板,所述卡接板一侧以及下沿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挚索器和磁极,所述卡接板与支撑板之间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
所述限位板内部固定连接有电阻杆,所述定位契头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刷。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杆与套筒的数量至少为十二个,且以限位板中心点为圆形,呈均匀环形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杆与套筒之间呈嵌套滑动设置,且电阻杆与套筒均为弧形,电阻杆与套筒以及限位板的曲率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与定位契头之间呈臼形契合。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呈圆台状,其内部嵌入设置有四个呈螺旋状的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杆一端与外界电源之间电性连接,且电刷与磁极发生器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磁极发生器与磁极均为同性磁极。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向C处运动时,电阻杆电阻率不变,套筒向B处运动时,电阻杆电阻率逐渐减小。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有磁极发生器与磁极均为同性磁极,利用同性磁极相斥的原理,使得磁极发生器与磁极之间相互作用,使得卡接板保持在一个平衡的位置,相对于弹簧稳定性更强;
2.通过设有套筒向C处运动时,电阻杆电阻率不变,套筒向B处运动时,电阻杆电阻率逐渐减小,当船体整体倾斜时,向下侧倾一侧的套筒会向电阻杆的B处运动,磁极发生器与磁极之间的距离增大,此时会给磁极发生器输送更大的电流,进而磁极发生器与磁极之间的磁力更大,防止卡接板倾斜,进而防止船锚锁链与开口之间发生剐蹭,使得装置在进行使用时防侧倾辅助更加自主;
3.通过设有限位板与定位契头之间呈臼形契合,此中嵌套的设置方式,使得限位板可以环绕着定位契头进行任意角度的转动,方向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板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部构造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开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4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阻杆与套筒作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船舷板,2-支撑板,4-卡接板,5-承重轴,101-开口,102-连接底座,201-限位板,202-磁极发生器,401-挚索器,402-减震弹簧,403-磁极,501-定位契头,2011-电阻杆,5011-套筒,5012-电刷。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用抛锚辅助装置,该船舶用抛锚辅助装置包括船舷板1、支撑板2、卡接板4、承重轴5、开口101、连接底座102、磁极发生器202、限位板201、挚索器401、减震弹簧402、磁极403、定位契头501、电阻杆2011、套筒5011、电刷5012;船舷板1一侧贯穿设置有开口101,船舷板1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底座102,连接底座102上方一体化设置有支撑板2,支撑板2内部底部以及侧边分别一体化设置有限位板201和磁极发生器202,支撑板2内部活动连接有承重轴5;
承重轴5上方以及底部一体化设置有定位契头501和卡接板4,卡接板4一侧以及下沿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挚索器401和磁极403,卡接板4与支撑板2之间活动连接有减震弹簧402;
限位板201内部固定连接有电阻杆2011,定位契头501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5011,套筒5011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刷5012。
其中,如图3所示,电阻杆2011与套筒5011的数量至少为十二个,且以限位板201中心点为圆形,呈均匀环形排列,此设置配合限位板201与定位契头501之间呈臼形契合,使得支撑板2在进行倾斜时,套筒5011可以在电阻杆2011上进行滑动。
其中,如图6-7所示,电阻杆2011与套筒5011之间呈嵌套滑动设置,且电阻杆2011与套筒5011均为弧形,电阻杆2011与套筒5011以及限位板201的曲率相同,由于电阻杆2011与套筒5011以及限位板201的曲率相同,使得限位板201环绕着定位契头501进行环绕转动时。
其中,如图6所示,限位板201与定位契头501之间呈臼形契合,此中嵌套的设置方式,使得限位板201可以环绕着定位契头501进行任意角度的转动,方向更广。
其中,开口101呈圆台状,其内部嵌入设置有四个呈螺旋状的限位板,当船锚卡接进开口101时,呈螺旋状的限位板可以对船锚进行限位连接。
其中,电阻杆2011一端与外界电源之间电性连接,且电刷5012与磁极发生器202之间电性连接,当套筒5011可以在电阻杆2011上进行滑动时,可以控制对磁极发生器202上的电流输出。
其中,磁极发生器202与磁极403均为同性磁极,利用同性磁极相斥的原理,使得磁极发生器202与磁极403之间相互作用,使得卡接板4保持在一个平衡的位置。
其中,如图7所示,套筒5011向C处运动时,电阻杆2011电阻率不变,套筒5011向B处运动时,电阻杆2011电阻率逐渐减小,当船体整体倾斜时,向下侧倾一侧的套筒5011会向电阻杆2011的B处运动,磁极发生器202与磁极403之间的距离增大,此时会给磁极发生器202输送更大的电流,进而磁极发生器202与磁极403之间的磁力更大,防止卡接板4倾斜,进而防止船锚锁链与开口101之间发生剐蹭。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首先保证装置功能的完整性,接着,当船锚下到水里,对船体进行平衡固定时,或者挚索器401进行收绳时,船舶会受到水流的浮力而进行晃动,使得船锚锁链与开口101之间发生剐蹭,此时,由于限位板201与定位契头501之间呈臼形契合,此中嵌套的设置方式,如图6所示,使得限位板201可以环绕着定位契头501进行任意角度的转动,当船体整体倾斜时,磁极发生器202与磁极403之间支撑力减小,卡接板4倾斜,此时,由于电阻杆2011与套筒5011以及限位板201的曲率相同,使得限位板201环绕着定位契头501进行环绕转动时,如图7所示,向下侧倾一侧的套筒5011会向电阻杆2011的B处运动,使得磁极发生器202与磁极403之间的距离增大,进而此时会给磁极发生器202输送更大的电流,进而磁极发生器202与磁极403之间的磁力更大,由于磁极发生器202与磁极403均为同性磁极,利用同性磁极相斥的原理,使得磁极发生器202与磁极403之间相互作用,使得卡接板4保持在一个平衡的位置,保持卡接板4倾斜,进而防止船锚锁链与开口101之间发生剐蹭。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