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为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能在水利、水电、水保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但目前无论是埋地管道还是露天管道,支撑不足,不能够调节高度和减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支撑装置,包括基础、叉杆、插头、连接槽、连杆、连接扣、底座、立杆、伸缩杆、齿轮箱、转柄、齿轮、锯齿、弹簧、限位环、螺栓孔、螺栓,所述基础的底部浇筑有叉杆,所述插头布置在叉杆的底部,所述连接槽开设在基础的四个侧面,所述连杆通过连接扣与基础相连接,所述底座安装在基础的顶部,所述立杆安装在底座的顶部,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齿轮箱安装在立杆的一侧,所述转柄安装在齿轮箱上,所述齿轮安装在齿轮箱的内部,且与转柄相接,所述伸缩杆安装在立杆的顶部,且伸入立杆的内部,所述锯齿布置在伸缩杆的一侧,且与齿轮箱位于同一垂线上,所述限位环通过弹簧安装在伸缩杆的顶部,且顶部开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闭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齿轮随转柄旋转,与齿轮相齿合的锯齿随之上、下运动,伸缩杆随锯齿升、降。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基础、叉杆、插头均采用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连杆、连接扣、底座、立杆、伸缩杆、限位环均采用铁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连接槽与连接扣相契合,基础能够通过连杆多个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基础,可以将装置稳定的固定在地面,基础能够通过连杆进行连接,齿轮随转柄旋转,与齿轮相齿合的锯齿随之上、下运动,伸缩杆随锯齿升、降,便于调节高度,限位环通过弹簧安装在伸缩杆的顶部,弹簧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且通过螺栓实现闭合,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环示意图。
图中:1、基础,2、叉杆,3、插头,4、连接槽,5、连杆,6、连接扣,7、底座,8、立杆,9、伸缩杆,10、齿轮箱,11、转柄,12、齿轮,13、锯齿,14、弹簧,15、限位环,16、螺栓孔,1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管道的支撑装置,包括:基础1、叉杆2、插头3、连接槽4、连杆5、连接扣6、底座7、立杆8、伸缩杆9、齿轮箱10、转柄11、齿轮12、锯齿13、弹簧14、限位环15、螺栓孔16、螺栓17,所述基础1的底部浇筑有叉杆2,所述插头3布置在叉杆2的底部,所述连接槽4开设在基础1的四个侧面,所述连杆5通过连接扣6与基础1相连接,所述底座7安装在基础1的顶部,所述立杆8安装在底座7的顶部,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齿轮箱10安装在立杆8的一侧,所述转柄11安装在齿轮箱10上,所述齿轮12安装在齿轮箱10的内部,且与转柄11相接,所述伸缩杆9安装在立杆8的顶部,且伸入立杆8的内部,所述锯齿13布置在伸缩杆9的一侧,且与齿轮箱10位于同一垂线上,所述限位环15通过弹簧14安装在伸缩杆9的顶部,且顶部开设有螺栓孔16,通过螺栓17闭合,所述齿轮12随转柄11旋转,与齿轮12相齿合的锯齿13随之上、下运动,伸缩杆9随锯齿13升、降,所述基础1、叉杆2、插头3均采用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所述连杆5、连接扣6、底座7、立杆8、伸缩杆9、限位环15均采用铁质,所述连接槽4与连接扣6相契合,基础1能够通过连杆5多个连接。
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基础,可以将装置稳定的固定在地面,基础能够通过连杆进行连接,齿轮随转柄旋转,与齿轮相齿合的锯齿随之上、下运动,伸缩杆随锯齿升、降,便于调节高度,限位环通过弹簧安装在伸缩杆的顶部,弹簧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且通过螺栓实现闭合,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管道。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