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畜牧业的沥血装置。
背景技术
畜牧,是指采用畜、禽等已经被我们人类人工饲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过程。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畜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畜牧学是研究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防病防疫,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和畜牧经营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对牲畜宰杀的工程中,会流出大量的血液,但目前对血液的收集不及时,不仅会造成血液的浪费,还会污染周围的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畜牧业的沥血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畜牧业的沥血装置,包括集血池、出血管、阀门、底座、轮子、立杆、套杆、齿轮箱、转柄、锯齿、齿轮、皮带、通孔、卡扣、输血管道、集血管道、加强筋、连杆,所述集血池的左侧安装有出血管,所述阀门安装在出血管上,所述底座安装在集血池的底部,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轮子,所述立杆安装在集血池的顶部,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套杆安装在立杆的顶部,且伸入立杆的内部,所述齿轮箱安装在立杆的一侧,所述转柄安装在齿轮箱上,所述齿轮安装在齿轮箱的内部,且与转柄相接,所述锯齿安装在套杆的一侧,且与齿轮相齿合,所述皮带缝接在锯齿的上部,所述皮带共有两条,且一条开设有通孔,另一条的端部安装有卡扣,所述集血管道通过连杆安装在立杆的一侧,所述加强筋安装在集血管道的外围,所述集血管道通过输血管道与集血池相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轮子有四个,并且采用刹车式万向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皮带能够通过卡扣插入通孔的内部闭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转柄能够带动齿轮转动,与齿轮相齿合的锯齿上、下运动,套杆随锯齿在立杆的内部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集血管道为漏斗状。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集血池、底座、立杆、套杆、齿轮箱、输血管道、集血管道、连杆为铁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安装有轮子,便于移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顶部安装有两条皮带,可以对牲畜进行固定,套杆能够随锯齿上、下滑动,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牲畜,集血管道安装在皮带的下部,可以对牲畜流出的血液进行收集,经输血管道流入集血池的内部,阀门可以控制出血管的开、关,便于集中排出血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输血管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剖面图。
图中:1、集血池,2、出血管,3、阀门,4、底座,5、轮子,6、立杆,7、套杆,8、齿轮箱,9、转柄,10、锯齿,11、齿轮,12、皮带,13、通孔,14、卡扣,15、输血管道,16、集血管道,17、加强筋,18、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畜牧业的沥血装置,包括:集血池1、出血管2、阀门3、底座4、轮子5、立杆6、套杆7、齿轮箱8、转柄9、锯齿10、齿轮11、皮带12、通孔13、卡扣14、输血管道15、集血管道16、加强筋17、连杆18,所述集血池1的左侧安装有出血管2,所述阀门3安装在出血管2上,所述底座4安装在集血池1的底部,所述底座4的底部安装有轮子5,所述立杆6安装在集血池1的顶部,且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套杆7安装在立杆6的顶部,且伸入立杆6的内部,所述齿轮箱8安装在立杆6的一侧,所述转柄9安装在齿轮箱8上,所述齿轮11安装在齿轮箱8的内部,且与转柄9相接,所述锯齿10安装在套杆7的一侧,且与齿轮11相齿合,所述皮带12缝接在锯齿10的上部,所述皮带12共有两条,且一条开设有通孔13,另一条的端部安装有卡扣14,所述集血管道16通过连杆18安装在立杆6的一侧,所述加强筋17安装在集血管道16的外围,所述集血管道16通过输血管道15与集血池1相通,所述轮子5有四个,并且采用刹车式万向轮,所述皮带12能够通过卡扣14插入通孔13的内部闭合,所述转柄9能够带动齿轮11转动,与齿轮11相齿合的锯齿10上、下运动,套杆7随锯齿10在立杆6的内部运动,所述集血管道16为漏斗状,所述集血池1、底座4、立杆6、套杆7、齿轮箱8、输血管道15、集血管道16、连杆18为铁质。
本实用新型安装有轮子,便于移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顶部安装有两条皮带,可以对牲畜进行固定,套杆能够随锯齿上、下滑动,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牲畜,集血管道安装在皮带的下部,可以对牲畜流出的血液进行收集,经输血管道流入集血池的内部,阀门可以控制出血管的开、关,便于集中排出血液。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