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设领域,具体是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蓬勃的发展起来,建筑行业中的一些辅助设备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在建筑的辅助设备中,作为其中之一的支撑装置最为重要,它的作用是对新完成的屋顶或者楼层进行支撑,等其完全晾干或凝固后再进行拆卸,作用非常重要。
公开号为CN20687398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该装置在底座内部贯通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等距离设置有四个,能够更好固定在地面上,升降杆上端设置有螺纹,且其下端设置有升降杆螺纹孔,当整个支撑装置高度不够时可以通过升降杆上的螺纹和升降杆螺纹孔来加高支撑装置的高度,丝杆与转动齿轮相咬合,能够使升降杆更好的上升或者下降,但是由于被支撑的物体的体积大小的不同,对于体积大的物体或者建筑结构而言,需要对其进行多点支撑,才能达到稳定性高的效果,该装置并不能进行多点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座,支撑柱的顶端转动连接转动座,转动座的顶端转动连接顶座,所述支撑柱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转动座的底端固定连接螺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纹外套,螺纹外套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四侧均设有侧撑杆,侧撑杆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固定连接顶块和底块,底块和顶块分别固定连接下拉杆和上拉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块内设有滚动机构,滚动机构包括开设于底块底端的底槽,底槽内设有升降块,升降块的顶端与底块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块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座的顶端开设有滚槽,滚槽内设有滚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撑杆上固定连接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顶座内均设有与下拉杆、上拉杆相对应的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座的底端固定连接多个限位杆,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与限位杆相对应的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之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螺杆以及转动座能够将顶座进行提升从而进行支撑,通过设置侧撑杆能够增强支撑的稳定性,且侧撑杆能够在不使用时进行收纳,便于装置的携带,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中滚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中转动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底座;3、转动座;4、顶座;5、侧撑杆;6、下拉杆;7、底块;8、顶块;9、上拉杆;10、把手;11、底槽;12、升降块;13、弹簧;14、滚轮;15、螺杆;16、滚槽;17、滚珠;18、驱动电机;19、限位杆;20、螺纹外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座2,支撑柱1的顶端转动连接转动座3,转动座3的顶端转动连接顶座4,所述支撑柱1的内部设有驱动电机18,转动座3的底端固定连接螺杆15,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纹外套20,螺纹外套20与螺杆15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柱1的四侧均设有侧撑杆5,侧撑杆5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固定连接顶块8和底块7,底块7和顶块8分别固定连接下拉杆6和上拉杆9。
所述底块7内设有滚动机构,滚动机构包括开设于底块7底端的底槽11,底槽11内设有升降块12,升降块12的顶端与底块7之间通过弹簧13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块12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14,所述底座2、顶座4内均设有与下拉杆6、上拉杆9相对应的滑槽,所述转动座3的底端固定连接多个限位杆19,所述支撑柱1上开设有与限位杆19相对应的限位槽。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转动座3的顶端开设有滚槽16,滚槽16内设有滚珠17,所述侧撑杆5上固定连接把手10。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求拉动把手10使侧撑杆5移动,然后控制驱动电机18启动,驱动电机18带动螺纹外套20转动,在限位杆19的限位作用下,螺杆15带动转动座3上升,从而使顶座4与顶块8上升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电机18、螺杆15以及转动座3能够将顶座4进行提升从而进行支撑,通过设置侧撑杆5能够增强支撑的稳定性,且侧撑杆5能够在不使用时进行收纳,便于装置的携带,使用十分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