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急诊用扩肛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各国的儿科范围年龄各有不同,在中国从出生断脐到14周岁末为儿科范围;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儿科患者在需要进行扩肛以锻炼儿科患者肛门的收缩能力;在对儿科患者进行扩肛时,多由医护人员通过手指经消毒后涂抹润滑剂为患者进行扩肛运动;但是医护人员在使用手指为患者进行扩肛护理时,医护人员的手指弯曲会对患者肛门内壁进行接触,引起儿童患者不适,医护人员的指甲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为此,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儿科急诊用扩肛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儿科急诊用扩肛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科患者用扩肛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的对儿科患者进行扩肛,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急诊用扩肛装置,包括通气筒、多个气囊柱、安装杆、手持柱、气管和鼓气气囊;
通气筒延其中轴线向内延伸设有通气仓;其中,通气仓在通气筒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通气仓在通气筒上均匀设有通气孔;
多个气囊柱均设置在通气筒上,多个气囊柱均沿着通气筒的长度方向分布,气囊柱以通气筒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分布,多个气囊柱远离通气筒的端面上分别设有扩肛板,多个气囊柱上分别设有进气孔;其中,多个进气孔分别连接多个通气孔,进气孔与通气孔一一对应;
手持柱延其中轴线向内沿着设有竖直的螺纹孔;安装杆延其中轴线向内延伸设有中空仓,安装杆螺旋旋出螺纹孔并由第一开口旋入通气筒内;其中,中空仓在安装杆位于通气筒内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开口以致中空仓与通气仓连通,中空仓在安装杆远离通气筒的端面上设有充气孔;
气管的一端管口连接充气孔,气管的另一端管口连接鼓气气囊的排气孔。
优选的,扩肛板选用医用塑胶材质制成,扩肛板的投影为扇形,扩肛板与通气筒同圆心分布。
优选的,扩肛板的外周面与侧面均采用圆弧过渡连接。
优选的,气囊柱的投影为扇环,气囊柱为医用塑胶材质制成。
优选的,包括导向部;导向部设置在通气筒远离安装杆的端面上,其中,导向部与通气筒接触的端面直径不大于通气筒的直径,导向部远离通气筒的端面设为球面。
优选的,包括把手;把手设置在安装杆上,且把手位于远离通气筒的一侧。
优选的,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在气管与连接充气孔连接的一端,连接部螺旋旋入充气孔内,连接部延其中轴线向内延伸设有连接仓,其中,连接仓分别与气管内部以及中空仓连通。
优选的,手持柱的外周面上均匀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前,在扩肛板上均匀涂覆润滑油;使用时,医护人员用手握住手持柱,将通气筒放置在儿科患者的肛门处,旋转安装杆将通气筒缓慢的转入患者的肛门内,通过旋转伸入的方式方便控制扩肛板伸入患者肛门内的长度,通过设置的手持柱方便医护人员握持;扩肛板伸入至患者肛门后,手动挤压鼓气气囊,气体依次由气管、中空仓进入通气仓,气体最终由通气孔和进气孔进入气囊柱内用于将气囊柱鼓起,使得扩肛板压紧患者的肛门内壁,再旋转手持柱,通过扩肛板与肛门内壁充分接触以对患者肛门内壁进行刺激;再对气囊柱进行泄气后,休息数秒后再次对患者进行扩肛,以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另外,气囊柱和扩肛板均选用塑胶材质制成,塑胶材质制成的扩肛板与患者肛门内壁接触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科急诊用扩肛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科急诊用扩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科急诊用扩肛装置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科急诊用扩肛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通气筒;2、气囊柱;3、扩肛板;4、安装杆;5、手持柱;6、气管;7、鼓气气囊;8、导向部;9、通气仓;10、进气孔;11、中空仓;12、把手;13、连接部;14、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儿科急诊用扩肛装置,包括通气筒1、多个气囊柱2、安装杆4、手持柱5、气管6和鼓气气囊7;
通气筒1延其中轴线向内延伸设有通气仓9;其中,通气仓9在通气筒1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通气仓9在通气筒1上均匀设有通气孔14;
多个气囊柱2均设置在通气筒1上,多个气囊柱2均沿着通气筒1的长度方向分布,气囊柱2以通气筒1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分布,多个气囊柱2远离通气筒1的端面上分别设有扩肛板3,多个气囊柱2上分别设有进气孔10;其中,多个进气孔10分别连接多个通气孔14,进气孔10与通气孔14一一对应;
手持柱5延其中轴线向内沿着设有竖直的螺纹孔;其中,螺纹孔贯穿整个手持柱5;进一步的,手持柱5在其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底面设有用于连通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螺纹孔;
安装杆4延其中轴线向内延伸设有中空仓11,安装杆4螺旋旋出螺纹孔并由第一开口旋入通气筒1内;其中,中空仓11在安装杆4位于通气筒1内的端面上设有第二开口以致中空仓11与通气仓9连通,中空仓11在安装杆4远离通气筒1的端面上设有充气孔;
气管6的一端管口连接充气孔,气管6的另一端管口连接鼓气气囊7的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前,在扩肛板3上均匀涂覆润滑油;使用时,医护人员用手握住手持柱5,将通气筒1放置在儿科患者的肛门处,旋转安装杆4将通气筒1缓慢的转入患者的肛门内,通过旋转伸入的方式方便控制扩肛板3伸入患者肛门内的长度,通过设置的手持柱5方便医护人员握持;扩肛板3伸入至患者肛门后,手动挤压鼓气气囊7,气体依次由气管6、中空仓11进入通气仓9,气体最终由通气孔14和进气孔10进入气囊柱2内用于将气囊柱2鼓起,使得扩肛板3压紧患者的肛门内壁,再旋转手持柱5,通过扩肛板3与肛门内壁充分接触以对患者肛门内壁进行刺激;再对气囊柱2进行泄气后,休息数秒后再次对患者进行扩肛,以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扩肛板3选用医用塑胶材质制成,扩肛板3的投影为扇形,扩肛板3与通气筒1同圆心分布;扩肛板3的外周面与侧面均采用圆弧过渡连接;扩肛板3上采用圆弧过渡连接,避免扩肛板3上的棱边对患者造成伤害。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气囊柱2的投影为扇环,气囊柱2为医用塑胶材质制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包括导向部8;导向部8设置在通气筒1远离安装杆4的端面上,其中,导向部8与通气筒1接触的端面直径不大于通气筒1的直径,导向部8远离通气筒1的端面设为球面;设有的导向部8使得方便通气筒1伸入患者的肛门内,且能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包括把手12;把手12设置在安装杆4上,且把手12位于远离通气筒1的一侧;设有的把手12方向医护人员旋转安装杆4。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包括连接部13;连接部13设置在气管6与连接充气孔连接的一端,连接部13螺旋旋入充气孔内,连接部13延其中轴线向内延伸设有连接仓,其中,连接仓分别与气管6内部以及中空仓11连通;气管6上设有连接部13从而方便将气管6与安装杆4进行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手持柱5的外周面上均匀设有防滑纹;手持柱5上设有防滑纹,避免医护人员握持手持柱5时发生打滑,使得医护人员能牢固的握持手持柱5。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