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椎间盘突出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椎间盘突出治疗用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两个相邻椎骨的椎体之间的软骨连结称椎间盘,由外围的纤维环和中心的髓核组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经过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椎间盘突出主要发病区位于人体的腰椎部位,腰椎间盘突出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需要使用相应的锻炼装置对人员进行辅助治疗,现有椎间盘突出治疗用锻炼装置使用不便,使用效果不佳,有待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椎间盘突出治疗用锻炼装置,能够对使用者的背部和腰部进行按摩操作,有利于对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使用效果极佳,并且使用过程较为舒适,操作较为简单。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椎间盘突出治疗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躺板、伸缩机构、护栏、凸起、连接箱、第一连接件、按摩辊、电机、凸轮、第二连接件、固定杆和弹性件;
躺板倾斜设置并与底座转动连接,伸缩机构倾斜设置在底座上并与躺板连接;凸起纵向设置在躺板上,护栏横向设置在躺板上并位于凸起两侧;
躺板上横向设置通孔,第一连接件横向设置并位于通孔内;连接箱设置在躺板底部,第二连接件滑动设置于连接箱内,固定杆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电机设置在连接箱上,且输出端设有输出轴;凸轮设置在输出轴上并抵住第二连接件;弹性件设置在连接箱内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
按摩辊纵向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且按摩辊的数目为多组并在横向等距设置;按摩辊内部设有发热件,外周面设有防护层。
优选的,底座底部设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数目为四组并分布于底座的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伸缩机构为气缸或液压缸。
优选的,护栏的外表面包裹有海绵套。
优选的,凸起外表面由乳胶材料制成,内部填充有羽绒。
优选的,第二连接件上设有滑动件,连接箱上设有滑槽,滑动件位于滑槽内并与连接箱滑动连接。
优选的,第二连接件上设有滚轮,凸轮外周面设有导向槽,滚轮伸入导向槽内并与凸轮滚动连接。
优选的,防护层外表面由乳胶材料制成,内部填充有海绵。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块和转轴;
固定块在底座上纵向设置两组,转轴纵向设置并穿过躺板与两固定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使用人员躺在躺板上,颈部和头部放置在凸起上,双手抓住两侧的护栏,护栏还起到防护作用,避免使用人员侧翻而造成身体伤害;
在凸轮和弹性件的配合下,第二连接件在连接箱内进行上、下往复滑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件进行往复运动,使按摩辊不断的对使用者背部和腰部进行按压操作,进而对使用者的椎间盘进行按摩,有利于对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发热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热量传导至使用者背部和腰部,在对使用者椎间盘进行按摩的同时还能加快椎间盘部位的血液循环,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通过设置防护层,能够提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使用者的背部和腰部进行按摩操作,有利于对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使用效果极佳,并且使用过程较为舒适,操作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椎间盘突出治疗用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椎间盘突出治疗用锻炼装置的剖视图(正视)。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椎间盘突出治疗用锻炼装置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椎间盘突出治疗用锻炼装置中按摩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躺板;3、伸缩机构;4、护栏;5、凸起;6、连接箱;7、万向轮;8、第一连接件;9、按摩辊;10、通孔;11、电机;12、输出轴;13、凸轮;14、第二连接件;15、固定杆;16、弹性件;17、发热件;18、防护层;19、固定块;2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椎间盘突出治疗用锻炼装置,包括底座1、躺板2、伸缩机构3、护栏4、凸起5、连接箱6、第一连接件8、按摩辊9、电机11、凸轮13、第二连接件14、固定杆15、弹性件16、固定块19和转轴20;
固定块19在底座1上纵向设置两组,转轴20纵向设置并穿过躺板2与两固定块19连接;躺板2倾斜设置并与底座1转动连接,伸缩机构3倾斜设置在底座1上并与躺板2连接;凸起5纵向设置在躺板2上,护栏4横向设置在躺板2上并位于凸起5两侧;
躺板2上横向设置通孔10,第一连接件8横向设置并位于通孔10内;连接箱6设置在躺板2底部,第二连接件14滑动设置于连接箱6内,固定杆15连接第一连接件8和第二连接件14;电机11设置在连接箱6上,且输出端设有输出轴12;凸轮13设置在输出轴12上并抵住第二连接件14;弹性件16设置在连接箱6内并与第二连接件14连接;
按摩辊9纵向设置在第一连接件8上,且按摩辊9的数目为多组并在横向等距设置;按摩辊9内部设有发热件17,外周面设有防护层18。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底座1底部设有万向轮7,且万向轮7的数目为四组并分布于底座1的四个拐角处,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灵活性较佳。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伸缩机构3为气缸或液压缸,方便使用,便于调整躺板2的倾斜角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护栏4的外表面包裹有海绵套,海绵套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人员在使用过程中碰伤或擦伤。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凸起5外表面由乳胶材料制成,内部填充有羽绒,较为柔软,能够对头部和颈部起到保护作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4上设有滑动件,连接箱6上设有滑槽,滑动件位于滑槽内并与连接箱6滑动连接。第二连接件14进行运动时,滑动件沿着滑槽进行滑动,起到导向作用,有利于操作过程的稳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4上设有滚轮,凸轮13外周面设有导向槽,滚轮伸入导向槽内并与凸轮13滚动连接。当凸轮13进行转动时,滚轮压紧凸轮13外周并进行滚动,有利于操作过程的稳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护层18外表面由乳胶材料制成,内部填充有海绵,较为柔软,能够显著提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通过伸缩机构3调整躺板2的倾斜角度,有利于进行使用;躺板2的倾斜角度调整好后,使用人员躺在躺板2上,颈部和头部放置在凸起5上,双手抓住两侧的护栏4;护栏4还起到防护作用,避免使用人员侧翻而造成身体伤害;
躺好后,使用者的背部和腰部与按摩辊9接触;电机11时输出轴1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凸轮13进行转动;在凸轮13和弹性件16的配合下,使第二连接件14在连接箱6内进行上、下往复滑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件8进行往复运动,使按摩辊9不断的对使用者背部和腰部进行按压操作,进而对使用者的椎间盘进行按摩,有利于对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并且发热件17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热量传导至使用者背部和腰部,在对使用者椎间盘进行按摩的同时还能加快椎间盘部位的血液循环,进一步提高使用效果;通过设置防护层18,能够提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使用者的背部和腰部进行按摩操作,有利于对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使用效果极佳,并且使用过程较为舒适,操作较为简单。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