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粉碎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粉碎效果高的农业秸秆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秸秆又称禾秆草,是指水稻、小麦、玉米等禾本科农作物成熟脱粒后剩余的茎叶部分,随着人们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不再对秸秆进行焚烧,而是将秸秆进行粉碎后当做肥料在农田内进行掩埋,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够将废物进行利用。
在现在进行秸秆粉碎时,无法快速有效的对秸秆进行粉碎,还需操作人员对秸秆进行二次粉碎,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延长了秸秆粉碎的时间,且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秸秆塞入粉碎装置内,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危险系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碎效果高的农业秸秆粉碎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现在进行秸秆粉碎时,无法快速有效的对秸秆进行粉碎,还需操作人员对秸秆进行二次粉碎,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延长了秸秆粉碎的时间,且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秸秆塞入粉碎装置内,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危险系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碎效果高的农业秸秆粉碎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端焊接有粉碎箱,所述粉碎箱内部安装有粉碎组件,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粉碎轮、第二电机、第一皮带轮、皮带、第二皮带轮、第二粉碎轮、第三粉碎轮和挡板;
所述粉碎箱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安装有第一粉碎轮,所述粉碎箱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中部套接有皮带,所述皮带一端套接于第二皮带轮中部,所述第一皮带轮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粉碎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粉碎轮,所述粉碎箱底端靠近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挡板,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粉碎箱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顶板,所述粉碎箱底端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拆卸门,且拆卸门中部贯穿焊接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粉碎箱内壁底面放置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宽度与长度分别与粉碎箱内部的宽度与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挡板顶面均匀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粉碎箱一侧安装有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防护板、支撑板、输送带、固定板、气缸、固定块、固定杆和转动筒;
所述粉碎箱一侧两端均焊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底端焊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防护板之间固定安装有输送带,所述防护板一侧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顶端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端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部活动套接有转动筒。
优选的,所述转动筒的长度与两个防护板之间的间距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设置有粉碎机构,开启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带动第一粉碎轮、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轮转动,将放入粉碎箱中的秸秆进行粉碎,通过第一粉碎轮对秸秆进行纵向粉碎,第二粉碎轮和第三粉碎进行横向粉碎,提高秸秆粉碎的效果,加快秸秆粉碎的速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设置有传送组件,通过调整气缸将转动筒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将秸秆放入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和转动筒的相互配合,使得秸秆输送到粉碎箱内,避免了工作人员用手进行输送,提高的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同时利用转动筒将秸秆压平,方便粉碎机构对秸秆进行粉碎,使秸秆粉碎的更加的均匀。
3、通过螺栓将顶板和拆卸门进行拆卸,方便对粉碎箱中的机器进行维修和更换,同时工作人员通过拖动L型板,能够快速的将粉碎箱内粉碎后的秸秆取出,提高出料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粉碎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L型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传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撑架;2、粉碎箱;
3、粉碎机构;301、第一电机;302、第一粉碎轮;303、第二电机;304、第一皮带轮;305、皮带;306、第二皮带轮;307、第二粉碎轮;308、第三粉碎轮;309、挡板;
4、L型板;
5、传送组件;501、防护板;502、支撑板;503、输送带;504、固定板;505、气缸;506、固定块;507、固定杆;508、转动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粉碎效果高的农业秸秆粉碎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顶端焊接有粉碎箱2,粉碎箱2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顶板,粉碎箱2底端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拆卸门,且拆卸门中部贯穿焊接有出料口,方便对粉碎箱2内部进行清洗和更换,方便秸秆粉碎后从出料口流出,粉碎箱2内部安装有粉碎组件3,粉碎箱2内壁底面放置有L型板4,L型板4的宽度与长度分别与粉碎箱2内部的宽度与长度相等,利用方便将粉碎箱2底端粉碎完毕的秸秆清理,粉碎组件3包括第一电机301、第一粉碎轮302、第二电机303、第一皮带轮304、皮带305、第二皮带轮306、第二粉碎轮307、第三粉碎轮308和挡板309;
粉碎箱2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电机301,第一电机301输出轴安装有第一粉碎轮302,粉碎箱2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电机303,第二电机303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304,第一皮带轮304中部套接有皮带305,皮带305一端套接于第二皮带轮306中部,第一皮带轮304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粉碎轮307,第二皮带轮306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粉碎轮308,粉碎箱2底端靠近第二粉碎轮307和第三粉碎轮308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挡板309,挡板309顶面均匀开设有通孔,使得达到要求的秸秆从通孔漏出,达不到要求继续进行搅拌,直至达到要求为止,第一电机301和第二电机303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相连。
粉碎箱2一侧安装有传送组件5,传送组件5包括防护板501、支撑板502、输送带503、固定板504、气缸505、固定块506、固定杆507和转动筒508;
粉碎箱2一侧两端均焊接有防护板501,防护板501底端焊接有支撑板502,两个防护板501之间固定安装有输送带503,防护板501一侧焊接有固定板504,固定板504顶面通过螺栓安装有气缸505,气缸505顶端焊接有固定块506,固定块506一端焊接有固定杆507,固定杆507外部活动套接有转动筒508,转动筒508的长度与两个防护板501之间的间距相等,方便转动筒508对宽度不一样的秸秆进行定位,防止防护板501对转动筒508进行阻碍,通过输送带503和转动筒508的相互配合,使得秸秆输送到粉碎箱2内,避免了工作人员用手进行输送,提高的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用过利用转动筒508将秸秆压平,方便粉碎机构对秸秆进行粉碎,使秸秆粉碎的更加的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秸秆放在输送带503上,通过气缸505的移动带动固定块506的移动,从而带动转动筒508的移动,将转动筒508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开启输送带503,通过输送带503,将秸秆送入粉碎箱2中,避免了工作人员用手进行输送,提高的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同时利用转动筒508将秸秆压平,方便粉碎机构对秸秆进行粉碎,使秸秆粉碎的更加的均匀。
开启第一电机301和第二电机303,第一电机301和第二电机303的型号均为Y80M1-2,第一电机301带动第一粉碎轮302进行转动,对进入粉碎箱2中的秸秆进行初次粉碎,通过第二电机303带动第一皮带轮304转动,通过皮带305带动第二皮带轮306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粉碎轮307和第三粉碎轮308转动,对秸秆进行再次粉碎,通过两次粉碎,提高粉碎的效果,秸秆通过通孔下落,通过出料筒流出,这样提高秸秆粉碎的效果,加快秸秆粉碎的速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通过螺栓将顶板和拆卸门进行拆卸,方便对粉碎箱中的机器进行维修和更换,同时工作人员通过拖动L型板4,能够快速的将粉碎箱2内粉碎后的秸秆取出,提高出料的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