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商城 > 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
专利ID: 6396 收藏

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 出售状态:未出售

提示:购买之前,请仔细核对自己的需求或询问客服!
专利号 2017216459986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分类 建筑施工 专利状态 已下证
出售价格 ¥ 咨询客服 浏览 0

服务承诺: 极速办理   安全有保障   办理不成功全额退款

手机查看购买

同类专利推荐

专利详细内容

专利名: 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 出售状态: 未出售
专利号: 2017216459986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专利分类: 建筑施工
专利权人: 联系人 出售价格: 面议
详细介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驾驶游艇出游。为了方便游艇的停靠及人们上下游艇,一般需要设置游艇码头浮桥。

为了使浮桥在水流的作用下不在水面上(湖面或海面等)产生位移,另外也为了使浮桥在潮水涨潮落潮时只产生上下位移,保证游艇等安全停靠,现有的码头浮桥的外端是套设在立桩上的,而立桩是固定在湖底或海底的。

但是,上述码头浮桥虽然解决了其位移的问题,但由于码头浮桥与立桩之间是有间隙的,因此,人员在从游艇上下至浮桥时会导致浮桥向一片倾斜,导致重心不稳,在下船时容易出现摔倒现象。另外,在水流或浪花的作用下也会产生晃动,导致平稳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游艇码头浮桥与立桩之间产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在浮桥的主框架的相应部位形成有环状框架,环状框架用于套设在立桩之外,在环状框架上设置有若干组滚轮组,每组滚轮组包括有上滚轮与下滚轮,上滚轮、下滚轮的轮面与立桩的外表面接触连接,且上滚轮、下滚轮分别设置在相应的环状框架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在上述的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中,所述环状框架呈口字形,设置有四组滚轮组。

在上述的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中,每组滚轮组在相应的侧边上居中。

在上述的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中,所述上滚轮、下滚轮分别通过滚轮支架设置在环状框架上。

在上述的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中,所述滚轮支架包括有底板,在底板两侧设置的立板,在两立板之间设置有滚轮安装轴,上滚轮或下滚轮设置在滚轮安装轴上,所述底板固定在环状框架的上平面或下表面。

在上述的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中,所述滚轮安装轴为一螺杆,在两立板上设置有安装孔,螺杆穿过两安装孔且尾端伸出相应的立板之外并通过螺母锁紧。

在上述的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中,所述底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环状框架的上平面或下表面,或通过焊接固定在环状框架的上平面或下表面上。

在上述的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中,所述主框架的相应部位通过连接梁与环状框架连接。

在上述的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中,所述主框架的外侧边的上部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包括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凸沿与下凸沿,在上凸沿的外边沿向下延伸有上凸筋,下凸沿的外边沿向上延伸有下凸筋;所述防撞条的上下侧边设置有凹槽,安装部的上凸筋、下凸筋卡设在相应的凹槽内。

在上述的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中,所述防撞条为中空结构,且外侧边为弧形边,两凹槽所在的内壁与弧形边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上滚轮、下滚轮可以防止游艇浮桥与立桩之间产生晃动,保证浮桥的平稳及人员上下游艇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防撞条与主框架连接快速方便,防撞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环状框架通过上滚轮、下滚轮与立桩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条与主框架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主框架;2、环状框架;3、立桩;4、上滚轮;5、下滚轮;6、底板;7、立板;8、滚轮安装轴;9、螺母;10、螺钉;11、连接梁;12、上凸沿;13、下凸沿;14、上凸筋;15、下凸筋;16、防撞条;17、凹槽;18、弧形边;19、连接条;20、内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参见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具有新型抱桩器的游艇浮桥,如图1所示,在浮桥的主框架1的相应部位形成有环状框架2,环状框架2用于套设在立桩3之外,在环状框架2上设置有若干组滚轮组,每组滚轮组包括有上滚轮4与下滚轮5,上滚轮4、下滚轮5的轮面与立桩3的外表面接触连接,且上滚轮4、下滚轮5分别设置在相应的环状框架2的上表面与下表面。设置上滚轮4、下滚轮5是根据两个点能确定一个面的原理,可以保证游艇码头浮桥只能沿着立桩3的外壁上下移动,避免了左右晃动。特别是在人们上下游艇的时候,浮桥不会因为外力的作用而向一边倾斜,确保人们安全地上下游艇。

具体地,所述环状框架2呈口字形,设置有四组滚轮组。当然,环状框架2也可以设置成圆形,相对来说,口字形的结构更加容易加工,因此,一般情况下,环状框架2都是采用口字形的结构。

为了确保力的平衡,每组滚轮组在相应的侧边上居中。

更具体地,所述上滚轮4、下滚轮5分别通过滚轮支架设置在环状框架2上。

所述滚轮支架包括有底板6,在底板6两侧设置的立板7,在两立板7之间设置有滚轮安装轴8,上滚轮4或下滚轮5设置在滚轮安装轴8上,所述底板6固定在环状框架2的上平面或下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安装轴6为一螺杆,在两立板7上设置有安装孔,螺杆穿过两安装孔且尾端伸出相应的立板7之外并通过螺母9锁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还需要增加弹性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7通过螺钉10固定在环状框架2的上平面或下表面。当然,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环状框架2的上平面或下表面上。由于焊接连接后无法拆卸,一般情况下会选用螺钉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当然,也可以在底板7上设置条形孔,以方便调节上滚轮4、下滚轮5与立桩3之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框架1的相应部位通过连接梁11与环状框架2连接。当环状框架2为口字形时,在每个侧边都设置若干根平行设置的连接梁11连接主框架1与环状框架2。而连接梁11与主框架1与环状框架2之间均采用焊接连接。

另外,如图2所示,为了使游艇在停靠在游艇浮桥一侧时防止因碰撞而导致游艇漆面的损坏,一般情况下,需要在主框架1的外侧边上设置防撞条。现有的防撞条是通过螺钉固定的,组装、拆卸都比较麻烦。因此,本实施例设计一款与主框架插接连接的防撞条16。

具体地,在主框架1的外侧边设置有带扣式的防撞条槽,带扣式的防撞条槽包括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凸沿12与下凸沿13,在上凸沿12的外边沿向下延伸有上凸筋14,下凸沿13的外边沿向上延伸有下凸筋15。所述防撞条16的上下侧边设置有凹槽17,安装部的上凸筋14、下凸筋15卡设在相应的凹槽17内。安装时,将防撞条16的凹槽17分别对准上凸筋14、下凸筋15,将防撞条16沿着上凸筋14、下凸筋15往内塞,使上凸筋14、下凸筋15卡设在相应的凹槽17内即可;拆卸时,将防撞条16沿着凹槽17的长度方向向外拉出即可,拆装方便,可安装后,防撞条16也不易从上凸筋14、下凸筋15之间脱离,连接牢固。

为了使防撞条16具有弹性,使防撞效果好,所述防撞条16为中空结构,且外侧边为弧形边18,两凹槽17所在的内壁与弧形边18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条19连接。在受到游艇的碰撞挤压后,弧形边18及连接条19变形,并能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缓冲因碰撞而产生的撞击。在外力消失后,弧形条18与连接条19复位,使用寿命长。同样,防撞条16的内侧边20为弧形边。目的也是为了增强防撞效果。

另外,在带扣式的防撞条槽下方的主框架1上还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包括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凸边与下凸边21,固定槽的上凸边即为带扣式的防撞条槽的下凸沿13,在上凸边的外边沿向下延伸有上凸条22,在下凸边21的外边沿向上延伸有下凸条23。固定槽方便浮桥与浮桥之间的连接,连接时无需另外在主框架1上加工螺纹孔,连接方便,通用性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购买本专利

专利交易流程

购买专利流程

专利交易常见问题

1、在赋翼网没有找到自己需要的专利怎么办?

答:如果在网站没有找到须要的专利,可联系客服提交自己的需求,工作人员会在十分钟内检索全网专利库,给满意的答复。

2、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安全吗?

答:赋翼网所出售专利均经专利权人本人核实,专利真实有效,请放心购买。

3、购买专利是一次性收费吗? 还有其他的费用吗?

答:在赋翼网购买专利,均为一次性收费(办理期间客户另提其他要求除外)。

4、购买后多久能收到专利证书?

答:跟赋翼网签订合作合同后,工作人员会立刻办理进行手续办理,买专利最快7天下证(根据办理速度不同,具体下证时间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实际为准)。

5、购买后变更失败怎么办?

答:如遇到付款后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变更专利权人(含合同约定任何一项没有做到),经核实后赋翼网将在2个工作日内全额退款。

购 买 专 利
专利能干什么?

信息保密,请放心填写!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
联系电话
TEL:15321932656
扫一扫

手机访问 扫一扫

全国服务热线
1532193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