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茶叶干燥箱。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茶叶深加工,采集的鲜茶叶需要经过烘干去除部分水分,由于现有的茶叶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晾晒等方式进行烘干,使茶叶加工效率受到影响,而现有的部分翻炒的方式进行加热过程中,部分茶叶不能均匀加热,使产品的含水量过高,影响茶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干燥箱,能够通过加热器对干燥箱内部进行加热,使茶叶在沿着导热盘移动时,逐渐被加热并实现干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茶叶干燥箱,包括底座及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方的干燥箱,在所述的干燥箱中部设置有竖梁,在所述的竖梁内侧设置有加热器,在所述的竖梁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的导热盘,所述的导热盘远离竖梁一端向干燥箱底部倾斜使其呈倒V形结构,在所述的干燥箱内侧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的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与所述的导热盘交错设置,所述的导流板远离干燥箱内壁一端向下方倾斜使其呈V形,所述的导流板的内侧边缘位于所述的导热盘外侧边缘下方,在所述的干燥箱顶部设置有入料口,在所述的干燥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在所述的干燥箱侧壁上设置有泄压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热器置于竖梁内侧,使加热器加热过程中,竖梁及安装在竖梁上的导热盘均受热,当茶叶通过入料口进入干燥箱内侧时,茶叶沿着导热盘向下流动,此时茶叶被部分加热,当茶叶经过导热盘下方的导流板时,在导流板的作用下,使茶叶再次流动到下一级导热盘上进行再次加热,通过多次加热之后,使茶叶内的水分被充分烘干。
可选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干燥箱上端设置有上端盖,所述的竖梁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上端盖上,在所述的上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入料口位置相对应的过料孔。
可选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上端盖边缘向下方弯折并贴合在所述的干燥箱侧壁上,所述的上端盖相对所述的干燥箱转动时能够使所述的过料孔与所述的入料口相互对齐或错开。
可选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燥箱底部呈V形,所述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的干燥箱下端中部,在所述的干燥箱底部侧壁上设置有通风管,在所述的干燥箱上端侧壁上设置有粉尘出口。
可选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底座上方设置有2个支架,所述的支架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的横梁远离所述的支架一端对称安装在所述的干燥箱侧壁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101.底座,102.干燥箱,103.竖梁,104.导热盘,105.导流板,106.入料口,107.出料口,108.泄压口,109.上端盖,110.过料孔,111.通风管,112.粉尘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干燥箱,包括底座101及设置在所述的底座101上方的干燥箱102,在所述的干燥箱102中部设置有竖梁103,在所述的竖梁103内侧设置有加热器,在所述的竖梁103上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的导热盘104,所述的导热盘104远离竖梁103一端向干燥箱102底部倾斜使其呈倒V形结构,在所述的干燥箱102内侧设置有沿其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的导流板105,所述的导流板105与所述的导热盘104交错设置,所述的导流板105远离干燥箱102内壁一端向下方倾斜使其呈V形,所述的导流板105的内侧边缘位于所述的导热盘104外侧边缘下方,在所述的干燥箱102顶部设置有入料口106,在所述的干燥箱10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07,在所述的干燥箱102侧壁上设置有泄压口108。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导热效果比较好的金属制成竖梁和导热盘,使导热盘固定连接在竖梁上即可。本实用新型中,沿着竖梁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至少3个导热盘,使茶叶能够经过导热盘三次加热。
在加工过程中,使入料口位于导热盘上方,茶叶通过入料口进入干燥箱内部,启动加热器对竖梁进行加热,安装在竖梁上的导热盘温度逐渐升高,当茶叶散落到导热盘上时,沿着呈倒V形的导热盘向下方流动,由于导流板的边缘位于导热盘边缘下方,使茶叶从导热盘流动下来之后,能够沿着导流板流动到下一级导热盘上,重复多次导热盘进行加热之后,使茶叶的含水量逐渐减少。由于茶叶经过导热盘和导流板的阻挡,使茶叶的流动轨迹发生变化,使得茶叶混合更加均匀,进而使茶叶的干燥更加均匀。加热过程中,茶叶产生的水汽可以通过泄压口输出。
为了方便干燥箱的安装,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底座101上方设置有2个支架,所述的支架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的横梁远离所述的支架一端对称安装在所述的干燥箱102侧壁上。通过采用支架上的横梁支撑干燥箱两侧,可以方便使干燥箱相对底座悬空,方便出料口输出干燥的茶叶。
实施例1:
为了方便对干燥箱进行密封,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在所述的干燥箱102上端设置有上端盖109,所述的竖梁103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上端盖109上,在所述的上端盖109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入料口106位置相对应的过料孔110。通过设置上端盖,能够方便对干燥箱进行密封。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的上端盖109边缘向下方弯折并贴合在所述的干燥箱102侧壁上,所述的上端盖109相对所述的干燥箱102转动时能够使所述的过料孔110与所述的入料口106相互对齐或错开。在转动上端盖,使上端盖上的过料孔与入料口相互对齐时,即可将茶叶加入干燥箱内部,当转动上端盖,使上端盖上的过料孔与入料口相互错开始,此时使上端盖将入料口封闭,避免热量散失。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对干燥箱进行清洁,优选地,所述的干燥箱102底部呈V形,所述的出料口107位于所述的干燥箱102下端中部,在所述的干燥箱102底部侧壁上设置有通风管111,在所述的干燥箱102上端侧壁上设置有粉尘出口112。在不需要进行清洁时,使粉尘出口和通风管封闭即可。
在干燥箱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将干燥箱内部茶叶清空,此时使泄压口封闭,将鼓风机连通通风管,利用通风管向干燥箱内部输送高速风,对干燥箱内部进行情急,使粉尘沿着粉尘出口输出并集中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