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清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业用花生去泥清洗机。
背景技术
花生为豆科作物,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又名“花生”或“长生果”。落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约于十六世纪传入中国,十九世纪末有所发展。
花生从田地里挖出后,其外壳上会存有些许泥土,为了使得泥土不影响花生的后期加工,需要对花生进行清洗,现目前花生清洗大多采用手动清洗,而手动清洗花生需耗费不少时间,清洗效率低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农业用花生去泥清洗机,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用花生去泥清洗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手动清洗花生需耗费不少时间,清洗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用花生去泥清洗机,包括壳体、支撑板、清洗筒、盖板,所述壳体底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壳体底端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排污管,所述壳体的前表面镶嵌有控制开关,所述壳体上端的左侧焊接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焊接有凸轮,所述支撑板位于壳体的正上方,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板左端的上表面与凸轮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支撑板底面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的底部焊接在壳体的上表面,所述清洗筒嵌在安装槽内,所述清洗筒的底端贯穿过安装槽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所述清洗筒的内壁镶嵌有第一刷毛,所述清洗筒的底部镶嵌有钢丝网,所述盖板盖在清洗筒的正上方且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刷洗转轴,所述刷洗转轴的底部贯穿过盖板并延伸至清洗筒的内部,所述刷洗转轴的外表面均匀镶嵌有第二刷毛。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的底面为倾斜面,且排污管位于倾斜面的最低处。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为阶梯状通槽,且与清洗筒的上端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伸缩杆的外周套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筒通过钢丝网与壳体的内部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与支撑板通过可拆卸的螺栓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与控制开关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筒的上方为开口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花生放置在可上下晃动的清洗筒内,清洗筒可与刷洗转轴进行配合,能够对花生进行刷洗,同时上下的晃动清洗筒可以带动其内部的花生相互发生碰撞、摩擦,以此可以极大的提高清洗效果,并且本装置可对花生成批次清洗,清洗效率高,同时花生从本装置内存取均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移除清洗筒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壳体,101-进水管,102-排污管,2-支撑板,201-安装槽,3-弹性伸缩杆,4-清洗筒,401-钢丝网,402-第一刷毛,5-盖板,6-第一单机,7-刷洗转轴,701-第二刷毛,8-电机座,9-第二电机,10-传动轴,11-凸轮,12-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业用花生去泥清洗机,包括壳体1、支撑板2、清洗筒4、盖板5,下面对一种农业用花生去泥清洗机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壳体1底端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01,壳体1底端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排污管102,壳体1的前表面镶嵌有控制开关12,壳体1上端的左侧焊接有电机座8,电机座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的另一端焊接有凸轮11;
具体的,通过进水管101可往壳体1的内部注入清水,而排污管102可将泥沙、污水排出壳体1,控制开关12可控制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9的开启和关闭,而当第二电机9开启时,可通过传动轴10带动凸轮11进行转动;
根据之上所述,支撑板2位于壳体1的正上方,支撑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201,支撑板2左端的上表面与凸轮11的底部相贴合,支撑板2底面的左右两端均焊接有弹性伸缩杆3,弹性伸缩杆3的底部焊接在壳体1的上表面;
具体的,当第二电机9带动凸轮11进行转动后,由于支撑板2的上表面与凸轮11的底部相贴合,所以凸轮11在转动后会推动支撑板2往壳体1的方向下沉,而弹性伸缩杆3利用其自身弹性再将支撑板2往上方顶起,于此凸轮11与弹性伸缩杆3配合,可推动支撑板2在壳体1的上方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根据以上所述,清洗筒4嵌在安装槽201内,清洗筒4的底端贯穿过安装槽201并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清洗筒4的内壁镶嵌有第一刷毛402,清洗筒4的底部镶嵌有钢丝网401;
具体的,清洗筒4内部装有花生,而由于清洗筒4嵌在支撑板2上的安装槽201内,所以当支撑板2在壳体1的上方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时,也会同步带动清洗筒4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于是清洗筒4内部的花生则会在水中进行上下晃动,花生之间再相互碰撞、摩擦,于是花生壳表面的泥土则被碰撞、摩擦掉,如此便可对花生进行清洗,同时清洗筒4内壁的第一刷毛402可以对花生的表面进行清刷,刷去花生壳上的顽固泥土,而清洗时产生的泥沙便可通过钢丝网401掉落至壳体1的底部;
优选的,盖板5盖在清洗筒4的正上方且与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盖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刷洗转轴7,刷洗转轴7的底部贯穿过盖板5并延伸至清洗筒4的内部,刷洗转轴7的外表面均匀镶嵌有第二刷毛701;
具体的,当清洗筒4在壳体1内部上下晃动清洗时,启动第一电机6可带动刷洗转轴7在清洗筒4内部转动,于是刷洗转轴7外部的第二刷毛701可进一步对花生进行刷洗,提高花生的清洗效果。
综上所述,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待清洗的花生从清洗筒4的上方的开口处倒入到清洗筒4内部,之后将清洗筒4的上端嵌入在支撑板2的安装槽201内,并使得清洗筒4的底端位于壳体1的内部且被壳体1内部的清水所浸泡,之后在清洗筒4的上方盖上盖板5,并使得盖板5底部的清洗转轴7插入清洗筒4内部,接着便可通过螺栓将盖板5固定在支撑板2上,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便可通过控制开关12启动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9,以此对清洗筒4内部的花生进行清洗;而当花生清洗完毕后,便可将盖板5拆卸下来,接着将清洗筒4连带着花生从清洗机内取出便可。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