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挡土及止水的咬合桩。
背景技术
普通咬合桩是先施工两根素砼桩,再在两根素砼桩中间施工一个钢筋砼桩,主要由钢筋砼桩受力,素砼桩不受力,只起到止水左右,并且止水效果还不明显,很多基坑底大都渗透有水,这样一根钢筋砼桩受力,一根砼桩不受力,导致受力的程度大大的减少,还有砼桩施工的时候,容易导致偏离原先设定的位置,导致后期施工还要毁坏砼桩重新浇筑,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的工作的难度,延误的工期。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挡土及止水的咬合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挡土及止水的咬合桩,包括若干C型钢筋笼和十字形钢筋笼,相邻两所述C型钢筋笼之间连接有所述十字形钢筋笼,并且,所述C型钢筋笼和所述十字形钢筋笼之间贯穿有配筋层,所述配筋层由位于所述C型钢筋笼内的第一配筋和位于所述十字形钢筋笼的第二配筋搭接构成,所述配筋层上设置有贯穿所述C型钢筋笼和所述十字形钢筋笼的加强筋层,此外,所述C型钢筋笼和所述十字形钢筋笼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防水层,且每个C型钢筋笼的中部以及每个十字形钢筋笼的中部均设置有定位桩。
所述加强筋固定在所述C型钢筋笼和所述十字形钢筋笼上,所述C型钢筋笼和十字形钢筋笼中部设有防水层和定位桩,所述定位桩设在每一个所述C型钢筋笼和十字形钢筋笼的中心部位。
所述C型钢筋笼与所述十字形钢筋笼相接处的一侧固定设有疏水装置,所述疏水装置包括预埋管、若干第一抽水管和第二抽水管,所述预埋管底部设有可拆卸过滤装置,且预埋管侧壁开有若干孔洞,所述孔洞设有过滤壁,所述第一抽水管设置在所述预埋管内部,所述第一抽水管顶部设有管套,所述第二抽水管设有若干孔槽,所述第一抽水管与所述孔槽连通,所述管套设置在所述第一抽水管的表面且位与所述孔槽的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C型钢筋笼和所述十字形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包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配筋与第二配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500mm。
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设置在所述定位桩的中部并贯穿定位桩。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抽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抽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圆柱形咬合桩和十字形咬合桩的使用大大较少了混凝土的用量,减少了工程预算,十字形咬合桩和加强筋的使用增加了咬合桩的受力大小,使得整个咬合桩的受力大大的提高,在咬合桩中部设有防水层,在外部设有疏水装置,使得整个桩在挡水的同时又能疏水,挡水、疏水相结合使得基坑里的水不用经常清理,减少了工艺流程,并且在咬合桩的中部提前浇筑一个定位桩,这样就能提前把咬合桩的位置固定,减少了咬合桩偏离原先位置的几率,使得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咬合桩偏离位置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挡土及止水的咬合桩的俯视结构剖面图;
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挡土及止水的咬合桩的预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挡土及止水的咬合桩的疏水装置的结构剖面图;
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挡土及止水的咬合桩的正视结构剖面图;
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挡土及止水的咬合桩的侧视结构剖面图;
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C型钢筋笼;2、配筋层;3、第一配筋;4、第二配筋;5、十字形钢筋笼;6、加强筋;7、防水层;8、定位桩;9、疏水装置;10、预埋管;11、第一抽水管;12、第二抽水管;13、可拆卸过滤装置;14、孔洞;15、过滤壁;16、管套;17、孔槽;18、混凝土;19、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挡土及止水的咬合桩。
如图1-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挡土及止水的咬合桩,包括若干C型钢筋笼1和十字形钢筋笼5,相邻两所述C型钢筋笼1之间连接有所述十字形钢筋笼5,并且,所述C型钢筋笼1和所述十字形钢筋笼5之间贯穿有配筋层2,所述配筋层2由位于所述C型钢筋笼1内的第一配筋3和位于所述十字形钢筋笼5的第二配筋搭接构成,所述配筋层2上设置有贯穿所述C型钢筋笼1和所述十字形钢筋笼5的加强筋层6,此外,所述C型钢筋笼1和所述十字形钢筋笼5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防水层,且每个C型钢筋笼1的中部以及每个十字形钢筋笼5的中部均设置有定位桩8。
所述加强筋6固定在所述C型钢筋笼1和所述十字形钢筋笼5上,所述C型钢筋笼1和十字形钢筋笼5中部设有防水层7和定位桩8,所述定位桩8设在每一个所述C型钢筋笼1和十字形钢筋笼5的中心部位。
所述C型钢筋笼1与所述十字形钢筋笼5相接处的一侧固定设有疏水装置9,所述疏水装置9包括预埋管10、若干第一抽水管11和第二抽水管12,所述预埋管10底部设有可拆卸过滤装置13,且预埋管10侧壁开有若干孔洞14,所述孔洞14设有过滤壁15,所述第一抽水管11设置在所述预埋管10内部,所述第一抽水管11顶部设有管套16,所述第二抽水管12设有若干孔槽17,所述第一抽水管11与所述孔槽17连通,所述管套16设置在所述第一抽水管11的表面且位与所述孔槽17的开口处。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柱形咬合桩和十字形咬合桩的使用大大较少了混凝土的用量,减少了工程预算,十字形咬合桩和加强筋的使用增加了咬合桩的受力大小,使得整个咬合桩的受力大大的提高,在咬合桩中部设有防水层,在外部设有疏水装置,使得整个桩在挡水的同时又能疏水,挡水、疏水相结合使得基坑里的水不用经常清理,减少了工艺流程,并且在咬合桩的中部提前浇筑一个定位桩,这样就能提前把咬合桩的位置固定,减少了咬合桩偏离原先位置的几率,使得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咬合桩偏离位置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工期。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C型钢筋笼1来说,所述C型钢筋笼1和所述十字形钢筋笼5浇筑混凝土18包裹,而通过采用该方案,浇筑的咬合桩每一个桩都受力,并且每一个桩都是互相咬合的,相互之间整体性大大的提高,使得挡土能力增加。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防水层7来说,防水层7穿过所述定位桩8的中部并贯穿定位桩8,而通过采用该方案,使得整个桩体无缝防水。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二抽水管12来说,所述第二抽水管12的一端连接有抽水泵19,通过采用该方案,使得抽水的效率大大的提高,多个第一抽水管11同时使用一个抽水泵19,减少了施工机械的数量,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柱形咬合桩和十字形咬合桩的使用大大较少了混凝土的用量,减少了工程预算,十字形咬合桩和加强筋的使用增加了咬合桩的受力大小,使得整个咬合桩的受力大大的提高,在咬合桩中部设有防水层,在外部设有疏水装置,使得整个桩在挡水的同时又能疏水,挡水、疏水相结合使得基坑里的水不用经常清理,减少了工艺流程,并且在咬合桩的中部提前浇筑一个定位桩,这样就能提前把咬合桩的位置固定,减少了咬合桩偏离原先位置的几率,使得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咬合桩偏离位置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施工难度和施工工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