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配件,特别的,是一种手机壳。
背景技术
现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之一,随着手机功能 的增加,在使用时手机的发热量也越来越高;当手机过热时手机的耗电量会 相应增加,导致手机待机时间缩短;当手机温度过高时,手机甚至可能出现 死机等现象,同时也容易出现爆炸等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夏天时,短时间的 使用就会使手机发烫,这严重缩短手机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人们还喜欢 对手机使用保护壳,手机壳能够防止手机误摔时的磨损,但是却严重影响手 机的散热,一些材质较差的手机壳在手机的高温烘烤下还会发生形变,不仅 起不到保护作用,还会使手机过热、寿命缩短;而一些手机壳厂商为了保证 散热效果选用金属材料,这种手机壳坚固并能高效导热,但是却严重阻隔手 机信号,影响正常通信,这种做法得不偿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手机壳,该手机壳在有效保护手机的 同时能够高效散热,并且不会影响手机信号的传递,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散热手机壳包括有中空 的背板和固定在所述背板上、用于夹持手机的边框;在所述背板内平行的等 距排布有转轴,在各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密闭的散热筒;在所述散热筒和转轴 之间周向等距的安装有沿所述散热筒轴向和径向延伸的隔板;各所述散热筒 在隔板的带动下可随各转轴自由转动;在各所述散热筒内均安装有两个与各 所述转轴垂直的分区片,所述分区片将各所述散热筒在轴向上分成3个区段, 中间的区段为驱动段,两侧的区段为散热段;在所述驱动段内填充有磁流体, 在所述散热段内填充有散热液;在所述背板贴近手机的一个面上还等距安装 有与各所述驱动段位置正对的小磁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手机壳套设在手机上;由于各所述小磁片尺寸较 小且不连成一体,磁场对手机的覆盖面较小,因此对手机信号的影响较小; 所述隔板将各所述散热筒分成等大的扇形条;在手机发热时,所述背板受热, 所述散热段内紧贴手机背面的扇形条快速吸收热量,同时驱动段内的磁流体 受热发生磁性改变;根据磁流体的磁特性可知,磁流体的磁化强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减弱,因此随着手机温度的升高,驱动段内紧贴手机背面的扇形条因 受热而磁性减弱并弱于相邻扇形条,这使得驱动段内的磁场不稳定,因此在 小磁片的磁力吸引下,驱动段转动一定角度,将相邻的一个扇形条吸引至正 对小磁片的位置,此时驱动段内的磁场恢复稳定。
驱动段的转动带动整个散热筒转动,该转动将散热筒上原本紧贴手机背 面、吸热处于高温的一个扇形条转离,同时将相邻的、低温的扇形条转动至 紧贴手机背面,该相邻的、低温的扇形条继续吸收手机背面的热量,而原本 紧贴手机背面、高温的扇形条快速向空气释放热量;当低温的扇形条吸热升 温后,在小磁片的磁力作用下,散热筒再次转动一定角度进行散热、吸热, 此时形成完整的散热系统。
传统的手机壳将手机背面的热量吸收后,仅能够通过自身材料的热传导将 热量散出,散热效率较低;而本发明使用手机的热量对驱动段做功,将部分 热能转化成动能,进行初步散热;同时,通过散热筒的转动,直接将高温面 转动并暴露在空气中,进行快速的热传导,进行再次散热;有效提高了手机 壳的散热效率;本发明结构精巧,无需外部供电即可实现壳体自主转动并快 速散热,同时不干扰手机信号。
作为优选,各所述散热筒内的隔板数量为6-8个;该结构能够保证本手机 套的正常散热,同时不会过多增大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在各所述散热筒上涂有不同颜色的条纹;以便于增加手机壳的 观赏性,同时通过观察各条纹的转动速度即可了解手机哪些部位发热量较大, 从而侧面观察出手机发热是否正常。
作为优选,将2-3幅不同的背景图分割成等宽的图条,将每幅图的所述图 条位置对应的贴附在散热筒的筒壁上,即每个散热筒的筒壁上等弧面的帖附 有属于不同背景图的图条;随着散热筒的旋转,本手机壳能够交替的显示多 幅背景图,有效提高本发明的观赏性和格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散热手机壳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底板的部分截面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底板的部分俯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散热手机壳包括有中空的背板1和固定 在所述背板1上、用于夹持手机的边框2;在所述背板1内平行的等距排布有 转轴3,在各所述转轴3上套设有密闭的散热筒4;在所述散热筒4和转轴3 之间周向等距的安装有6个沿所述散热筒4轴向和径向延伸的隔板5;各所述 散热筒4在隔板5的带动下可随各转轴3自由转动;在各所述散热筒4内均 安装有两个与各所述转轴3垂直的分区片6,所述分区片6将各所述散热筒4 在轴向上分成3个区段,中间的区段为驱动段41,两侧的区段为散热段42; 在所述驱动段41内填充有磁流体,在所述散热段42内填充有散热液;在所 述背板1贴近手机的一个面上还等距安装有与各所述驱动段41位置正对的小 磁片7。
将手机壳套设在手机上;由于各所述小磁片7尺寸较小且不连成一体,磁 场对手机的覆盖面较小,因此对手机信号的影响较小;所述隔板5将各所述 散热筒4分成等大的扇形条40;在手机发热时,所述背板1受热,所述散热 段42内紧贴手机背面的扇形条40快速吸收热量,同时驱动段41内的磁流体 受热发生磁性改变;根据磁流体的磁特性可知,磁流体的磁化强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减弱,因此随着手机温度的升高,驱动段41内紧贴手机背面的扇形条 40因受热而磁性减弱并弱于相邻扇形条40,这使得驱动段41内的磁场不稳 定,因此在小磁片7的磁力吸引下,驱动段41转动一定角度,将相邻的一个 扇形条40吸引至正对小磁片7,此时驱动段41内的磁场恢复稳定。
驱动段41的转动带动整个散热筒4转动,该转动将散热筒4上原本紧贴 手机背面、吸热处于高温的一个扇形条40转离,同时将相邻的、低温的扇形 条40转动至紧贴手机背面,该相邻的、低温的扇形条40继续吸收手机背面 的热量,而原本紧贴手机背面、高温的扇形条40快速向空气释放热量;当低 温的扇形条40吸热升温后,在小磁片7的磁力作用下,散热筒4再次转动一 定角度进行散热、吸热,此时形成完整的散热系统。
传统的手机壳将手机背面的热量吸收后,仅能够通过自身材料的热传导将 热量散出,而壳体周围的空气处于静止状态,热扩散效率较低;而本发明使 用手机的热量对驱动段41做功,将部分热能转化成动能,进行初步散热;同 时,通过散热筒的转动,直接将高温面转动并暴露在空气中,进行快速的热 传导,进行再次散热;有效提高手机壳的散热效率;本发明结构精巧,无需 外部供电即可实现壳体自主转动并快速散热,同时不干扰手机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散热筒内的隔板5数量为6-8个;隔板5能够将散 热筒4分隔成独立的扇形条40,保证各扇形条40内的液体相对独立,因此当 磁流体在小磁片7的吸引下运动时,隔板5在磁流体的推动下能够带动散热 筒4旋转,进而促进散热;同时本实施例中的隔板5数量能够保证本手机套 的正常散热,同时不会过多增大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各所述散热筒4上涂有不同颜色的条纹;该结构能够 增加手机壳的观赏性,同时通过观察各条纹的转动速度快慢可以了解手机哪 些位置发热量较大,进而从侧面了解手机发热是否正常。
此外,在各散热筒4上还可以贴附有不同的背景图,具体放入如下:将 2-3幅不同的背景图分割成等宽的图条,图条的数量与散热筒4的数量相同, 将每幅图的所述图条位置对应的贴附在散热筒4的筒壁上,即每个散热筒4 的筒壁上等弧面的贴附有属于不同背景图的图条;随着散热筒4的旋转,属 于不同背景图的图条周期性的露出背板1并拼合成完整的背景图,因此,本 手机壳能够交替的显示多幅背景图,有效提高本发明的观赏性和格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 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