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动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健美操训练用的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运动协调是人在完成某种活动时运动器官的有组织的和谐动作。身体各部分的运动,都是由许多肌肉共同工作的结果。在正常条件下,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神经兴奋,由大脑的相应中枢把兴奋传导到协同肌和拮抗肌,使各肌肉协调一致,保证了动作的顺利完成。
如:申请号:201710143259.5公开了一种身体协调与平衡性训练器,包括弹力椭圆球(1)、踏板(2)及连接于其上的套脚环(3)、以及连接于踏板(2)中心位置之上的操作杆系统(8)组成;其中操作杆系统(8)自底部向上分别为内杆(4)、外套杆(5),固定螺母(6),以及连接于外杆(5)上端的扶手(7)组成;外套杆(5)侧面有一小孔,固定螺母(6)可以通过其固定外套杆(5)和内杆(4)的相对位置;内杆(4)的外径与外套杆(5)的内径相同,两者可以紧密地套合。
又如:201620768744.2公开了一种健美操运动员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包括训练台,所述训练台高出地面5-10cm,训练台背面中间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连接伺服电机,训练台的下方对称设有4个气缸,所述4个气缸呈十字型排列,所述连接轴外侧设有一圈弧形槽,气缸液压杆顶住弧形槽,所述电机与气缸连接控制箱,本发明结构简单,风格多变,可以提高运动员反应速度和时机,培养运动员手眼协调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效果显著,实用性强。
其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类似于上述结构的一些用于调节协调性的器材结构过于传统,无非是将传统的协调性项目安装在协调装置上,例如传统的小转盘、扭腰器以及鞍座等,这些结构其实可单独使用,同时安装在某一装置上占用空间大,且并不一定具有多么好的效果,且分级锻炼性的难度过低,结合适应性差,这对于要求较高的运动员来说,挑战自我的兴趣并不是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具有分级锻炼功能的,具有结合性特点的健美操训练用的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健美操训练用的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包括底座、电机转动箱、旋转平台、训练座、支撑杆、防护靠件、隔垫、靠垫、第一脚踏杆、堵头、第二脚踏杆、标杆、刻度、扶杆、扶杆泡棉、标尺、挂环、锁紧螺栓、气垫、攀爬梯和电控面板;所述底座通地地角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且底座的顶面安装有一处电机转动箱,且在电机转动箱的顶面通过动力传动轴支撑连接有一处圆形结构的旋转平台;所述旋转平台的四周又焊接有四根钢管材质的支撑杆,且这四根支撑杆的顶侧支撑有一处训练座;所述训练座为L形结构,其垂直面上贯穿安装有一排第一脚踏杆和一排第二脚踏杆,训练座的水平面顶面安装有一块气垫,并且在第一脚踏杆和第二脚踏杆的杆端均螺纹连接有一处橡胶材质的堵头;所述训练座的右端面安装有一处防护靠件,且在训练座的前端面位置处安装有一处攀爬梯;所述电机转动箱内安装有用于不定带动旋转平台旋转工作的齿轮旋转轴等传动组件,且电机转动箱内的动力马达受其外部的电控面板上的按钮电性控制,并且电源来源于外部供电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靠垫为大开角的L形结构,其尺寸较大的一面安装在防护靠件的内侧面上,其尺寸较小的一面安装在训练座L形结构的底面上,其中在尺寸较小的一面的顶面上还安装有一大体为三角形结构的隔垫。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脚踏杆和第二脚踏杆不同的是,第二脚踏杆上均按垂直的方式安装有一根标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脚踏杆和第二脚踏杆呈对立式方向倾斜向上排列,同时,使第一脚踏杆和第二脚踏杆形成了“八”字形结构的排列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脚踏杆和第二脚踏杆中,处于最高位置处的脚踏杆的高度底于隔垫的最大垂直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标杆上均开设有刻度,且刻度方向朝前。
进一步的,所述标杆的部分杆壁上还套装有环形卡扣结构的挂环,且在挂环卡扣处通过锁紧螺栓还均安装有一处条板状结构的标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脚踏杆的左端均贯穿通过训练座的垂直面,并且在第二脚踏杆伸出段的杆壁顶侧均还焊接有一根标杆,而标杆的内侧杆壁上均还焊接有一根扶杆,且在扶杆的另一端均还套装有扶杆泡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结构的协调装置,主要应用脚踏杆作为平衡难度训练的课件,使健美操人员站在脚踏杆上进行平衡的自由锻炼,与其它利用脚踏杆作为平衡训练所不同的是,本结构的脚踏杆为两组,前一组为带有扶手结构以及有标杆参考的难度较易的踏杆段,后一组为全无辅助结构的难度较大的踏杆段,初学者可由前侧上到前组踏杆段进行行练习,双脚或单脚踩到踏杆上掌握平衡力,利用标杆进行单腿抬起的定位,逐步提高平衡能力,一段时间后,可从后侧难度较大踏杆段上移,在没有辅助及参考件的条件下,进行强度训练,增加难度。
装置具有整体旋转功能,使最终克服平衡难度的运动员,可进行进一步的强度训练,运动员站在难度较大的踏杆上,将此装置旋转起来,使运动员进行高难度的平衡协调能力的极端挑战,进一步提高自身体操平衡能力。
此装置上还安装有多个垫体结构,用于防护人体脚部或身体,其中一处大的靠垫结构位于装置锻炼结构的相对位置,且按倾斜式结构设置,使运动员进行完一段时间训练后,可躺在这处结构的靠垫上进行休息,使结构在功能上得到了强化,使训练与锻炼结构能够实现结合,使结构更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前视视角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视角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右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由图4引出的A剖看气垫结构及第一脚踏杆和第二脚踏杆八字形对立分布样式结构示意图(左右两处)。
图6是本发明挂环及其相关组件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扶杆分解后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部分电路流程图。
图中:底座-1、电机转动箱-2、旋转平台-3、训练座-4、支撑杆-5、防护靠件-6、隔垫-7、靠垫-8、第一脚踏杆-9、堵头-901、第二脚踏杆-10、标杆-11、刻度-1101、扶杆-1102、扶杆泡棉-1103、标尺-12、挂环-1201、锁紧螺栓-1202、气垫-13、攀爬梯-14、电控面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健美操训练用的身体协调性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电机转动箱2、旋转平台3、训练座4、支撑杆5、防护靠件6、隔垫7、靠垫8、第一脚踏杆9、堵头901、第二脚踏杆10、标杆11、刻度1101、扶杆1102、扶杆泡棉1103、标尺12、挂环1201、锁紧螺栓1202、气垫13、攀爬梯14和电控面板15;所述底座1通地地角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且底座1的顶面安装有一处电机转动箱2,且在电机转动箱2的顶面通过动力传动轴支撑连接有一处圆形结构的旋转平台3;所述旋转平台3的四周又焊接有四根钢管材质的支撑杆5,且这四根支撑杆5的顶侧支撑有一处训练座4;所述训练座4为L形结构,其垂直面上贯穿安装有一排第一脚踏杆9和一排第二脚踏杆10,训练座4的水平面顶面安装有一块气垫13,并且在第一脚踏杆9和第二脚踏杆10的杆端均螺纹连接有一处橡胶材质的堵头901;所述训练座4的右端面安装有一处防护靠件6,且在训练座4的前端面位置处安装有一处攀爬梯14;所述电机转动箱2内安装有用于不定带动旋转平台3旋转工作的齿轮旋转轴等传动组件,且电机转动箱2内的动力马达受其外部的电控面板15上的按钮电性控制,并且电源来源于外部供电系统。
其中,所述靠垫8为大开角的L形结构,其尺寸较大的一面安装在防护靠件6的内侧面上,用于防护,同时也用于锻炼后运动员的躺卧休息,其尺寸较小的一面安装在训练座4,L形结构的底面上,其中在尺寸较小的一面的顶面上还安装有一大体为三角形结构的隔垫7,当人体靠向右侧靠垫8侧歪时,可先利用一定高度的隔垫7进行缓冲过渡保护,且最终落在靠垫8上的人体脚部可自然的踩在隔垫7的右端面上,而不会撞到第一脚踏杆9或堵头901以及第二脚踏杆10上,结构合理。
其中,所述第一脚踏杆9和第二脚踏杆10不同的是,第二脚踏杆10上均按垂直的方式安装有一根标杆11,如图1可看出,由于第二脚踏杆10所在的位置处安装有标杆11以及带有扶杆泡棉1103的扶杆1102,第二脚踏杆10实质为本结构的简单锻炼段,利用标杆11上的标尺12的上下移动,以达到单腿抬起时抬高位置的参考调节,实现逐步锻炼。
其中,所述第一脚踏杆9和第二脚踏杆10呈对立式方向倾斜向上排列,同时,使第一脚踏杆9和第二脚踏杆10形成了“八”字形结构的排列方式,使运动员根据锻炼情况进行高度性的逐步锻炼,以不断超越自己,提高乐趣,挑战斗志。
其中,所述第一脚踏杆9和第二脚踏杆10中,处于最高位置处的脚踏杆的高度底于隔垫7的最大垂直高度,避免仰卧在右侧靠垫8上的运动员的脚部撞击到第一脚踏杆9或第二脚踏杆10上。
其中,所述标杆11上均开设有用于初级练习时的配合标尺12上下移动的参考刻度1101,且刻度1101方向朝前,以便于前侧运动人员观看。
其中,所述标杆11的部分杆壁上还套装有环形卡扣结构的挂环1201,且在挂环1201卡扣处通过锁紧螺栓1202还均安装有一处条板状结构的标尺12,如图6所示,利用挂环1201卡扣处的锁紧螺栓1202对上下移动后的标尺12,在标杆11上进行位置锁紧固定。
其中,所述第二脚踏杆10的左端均贯穿通过训练座4的垂直面,并且在第二脚踏杆10伸出段的杆壁顶侧焊接的标杆11的内侧杆壁上均还焊接有一根用于初级训练时防摔倒的扶杆1102,且在扶杆1102的另一端均还套装有用于抓取时,手部更加舒适的扶杆泡棉1103。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人员由攀爬梯14上升到训练座4的工作平面上,根据自身水平,脚踏第一脚踏杆9或第二脚踏杆10,例如在第二脚踏杆10上发生踩滑时,可利用扶杆1102上的扶杆泡棉1103进行防护,同时右侧的防护靠件6和隔垫7也进行防护作用,站在第二脚踏杆10上的人员单腿训练时可调节标杆11上的标尺12所处的高度位置,以达到单腿抬起时抬高位置的参考调节,实现逐步锻炼。
站立在第一脚踏杆9上的人员水平提高后,可由外部人员操作电控面板15,使电机转动箱2内的马达工作(现有技术),使整个训练座4做相应速度的转动,使运动员进行高难度的平衡协调能力的极端挑战,进一步提高自身体操平衡能力。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