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旋转力增大受风量的风力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多,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少,于是人们研发出能够利用自然能源的设备,其中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的设备。
现存的风力发电设备,多设置在风力较大的空旷位置,强风吹在扇叶表面使其绕转轴旋转,扇叶旋转产生的力用于驱动风力发电设备内部的发电部件,以此来将风能转化电能。
传统的风力发电装置虽然能够有效的利用风能,但由于其体积较大,只有风力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将其吹动,但遇到风力较弱的天气时,则无法有效的将其利用起来,此外,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上的叶片,在遇到顺风时可吹动扇叶旋转,但遇到逆风时会抵抗扇叶的旋转,其自身并没有相应的能够增加风阻和减小风阻的设备,导致其有些时候会阻碍风力发电装置的旋转,因此一种利用旋转力增大受风量的风力发电设备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可自动调节风阻、增大驱动叶片旋转力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旋转力增大受风量的风力发电设备,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表面套接有轴套,轴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叶片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齿轮,齿轮的表面啮合有转动体,转动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偏向轮,转动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板,减震板的表面铰接有风向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转动体与叶片内的连杆通过齿轮相连接,当叶片受到风力吹动时,会向未受风力或者风力较小的方向上偏转,与此同时,转动体被风力较大的一侧吹动,啮合齿轮在连杆的表面进行旋转,并向风力吹动的反方向转动,即风向板面向受风面,风力进入形变囊内部,将形变囊被吹气膨胀变大,并带动其表面的充气杆也膨胀变大,推动风向板向两边扩展开,如图5所示,当叶片转动至不受风面时,转动体与风向板的位置不变,此时风向板失去风吹动的力,开始释放之前被吹进气的力,即产生一个推动叶片旋转的力,释放过程中,风向板失去充气杆的支撑力开始收缩,如图7所示,从而达到了增大驱动叶片旋转力的效果。
2.通过叶片受风力吹动时,形变囊和充气杆膨胀变大,而使风向板被吹起,增大了叶片的受力面积,当叶片转动至不受风面时,形变囊和充气杆释放之前的气流,并带动风向板逐渐收缩,减少叶片的受力面积,从而达到了可自动调节风阻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减震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杆,起到缓冲风力过大时限位箱撞击叶片的力。
优选的,所述弹簧杆远离减震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形变囊。
优选的,所述形变囊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充气杆。
优选的,所述弹簧杆通过基座与减震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形变囊的表面套接有限位箱。
优选的,所述转动体的设计为三个圆,这样设计是增大接收风向吹动范围的作用,使其无论受到哪个方向上的力都能进行转动,但此力需大于其与齿轮啮合的力。
优选的,所述叶片的数量是三个,且每个叶片内部均设置有四个转动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风向板结构与减震板结构结合被吹起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动体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风向板结构被吹起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风向板结构与减震板结构结合未被吹起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风向板结构未被吹起时示意图。
图中:1-立杆、2-转轴、3-轴套、4-叶片、5-连杆、6-齿轮、7-转动体、8-偏向轮、9-减震板、10-风向板、11-弹簧杆、12-形变囊、13-充气杆、14-基座、15-限位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一种利用旋转力增大受风量的风力发电设备,包括立杆1,立杆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2,转轴2的表面套接有轴套3,轴套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4,叶片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杆5,连杆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齿轮6,齿轮6的表面啮合有转动体7,叶片4的数量是三个,且每个叶片4内部均设置有四个转动体7,当叶片4受到风力吹动时,会向未受风力或者风力较小的方向上偏转,与此同时,转动体7被风力较大的一侧吹动,转动体7被风吹转动时,其内部的偏向轮8会堆积在转动体7的低端,起到增大转动体7偏转力的作用,转动体7的设计为三个圆,这样设计是增大接收风向吹动范围的作用,使其无论受到哪个方向上的力都能进行转动,但此力需大于其与齿轮6啮合的力,转动体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偏向轮8,转动体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板9,减震板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杆11,弹簧杆11远离减震板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形变囊12,形变囊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充气杆13,弹簧杆11通过基座14与减震板9活动连接,形变囊12的表面套接有限位箱15,起到缓冲风力过大时限位箱15撞击叶片4的力,减震板9的表面铰接有风向板10,风向板10面向受风面,风力进入形变囊12内部,将形变囊12被吹气膨胀变大,并带动其表面的充气杆13也膨胀变大,推动风向板10向两边扩展开,如图5所示;当叶片4转动至不受风面时,形变囊12和充气杆13释放之前的气流,并带动风向板10逐渐收缩,减少叶片4的受力面积;无论叶片4受到顺时针还是逆时针的风向时,转动体7均可以偏向不受风面。
在使用时,将转动体7与叶片4内的连杆5通过齿轮6相连接,当叶片4受到风力吹动时,会向未受风力或者风力较小的方向上偏转,与此同时,转动体7被风力较大的一侧吹动,转动体7被风吹转动时,其内部的偏向轮8会堆积在转动体7的低端,起到增大转动体7偏转力的作用,啮合齿轮6在连杆5的表面进行旋转,并向风力吹动的反方向转动,即风向板10面向受风面,风力进入形变囊12内部,将形变囊12被吹气膨胀变大,并带动其表面的充气杆13也膨胀变大,推动风向板10向两边扩展开,如图5所示,当叶片4转动至不受风面时,转动体7与风向板10的位置不变,此时风向板10失去风吹动的力,开始释放之前被吹进气的力,即产生一个推动叶片4旋转的力,释放过程中,风向板10失去充气杆13的支撑力开始收缩,如图7所示,起到增大驱动叶片4旋转力的作用;通过叶片4受风力吹动时,形变囊12和充气杆13膨胀变大,而使风向板10被吹起,增大了叶片4的受力面积,当叶片4转动至不受风面时,形变囊12和充气杆13释放之前的气流,并带动风向板10逐渐收缩,减少叶片4的受力面积,起到可自动调节叶片4风阻的作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