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物卵类的孵化,具体地涉及甲鱼受精卵孵化设备。
背景技术
甲鱼孵化采用孵化桶孵化甲鱼卵,孵化桶大多为白铁皮桶、钢筋混凝土桶或者水缸,这样的孵化设备没有水流的流动,会导致孵化率下降。
目前,也有在孵化桶内增加管道并进行喷气以增加孵化液体的流动性,但是随着孵化液体的流动甲鱼卵则容易溢出孵化桶的外部,从而影响孵化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鱼受精卵孵化设备,该甲鱼受精卵孵化设备能够有效进行甲鱼卵的孵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甲鱼受精卵孵化设备,该甲鱼受精卵孵化设备包括内桶和外桶,所述内桶的上端扣接于所述外桶的上端,所述内桶的外底面与所述外桶的内底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内桶的底壁以及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外桶的外壁上以所述外桶的轴线为轴辐射地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所述外桶的底壁上贯穿地设置有多个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底端连通于气泵,所述进气管的顶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爬行板,所述爬行板与所述外桶的内壁之间通过多条牵引绳连接,所述爬行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流通孔。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的顶端设置有自旋转喷气头。
优选地,所述内桶的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外桶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内桶的上端向外翻卷以形成环形卡扣,所述环形卡扣卡合于所述外桶的上端。
优选地,多个所述支撑脚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内桶的内底面上放置有丝网。
优选地,所述支撑脚的底部套设有防滑胶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桶的上端扣接于所述外桶的上端,所述内桶的外底面与所述外桶的内底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内桶的底壁以及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外桶的外壁上以所述外桶的轴线为轴辐射地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所述外桶的底壁上贯穿地设置有多个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底端连通于气泵,所述进气管的顶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爬行板,所述爬行板与所述外桶的内壁之间通过多条牵引绳连接,所述爬行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流通孔。通过气泵提供气流从进气管流入至容纳腔内带动孵化液流动,孵化液的上表面高度应高于内桶的内底面,当孵化液流动的时候内桶的底壁以及侧壁可以减小孵化液向上的扬起程度,从而可以避免甲鱼卵溢出,增加孵化率,考虑到尽可能范围大的为孵化液内提供空气的流动,增加甲鱼卵的有氧生存环境,将进气管自外桶的底壁贯穿至容纳腔内,空气自下而上流动,带动孵化液底部的液体充氧后向上滚动,增加位于底部甲鱼卵的成活率,其中进气管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进气管的上端部距离外桶的内底面不宜过高,凸出1-3cm左右最佳。为了便于外桶的下方安装连接气泵的管路,通过增设多个支撑脚起到垫高外桶的作用,便于连接气泵。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甲鱼受精卵孵化设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桶2内桶
3支撑脚4环形卡扣
5进气管6自旋转喷气头
7通孔8丝网
9防滑胶套10爬行板
11牵引绳12导流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所示的甲鱼受精卵孵化设备,该甲鱼受精卵孵化设备包括内桶2和外桶1,所述内桶2的上端扣接于所述外桶1的上端,所述内桶2的外底面与所述外桶1的内底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内桶2的底壁以及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孔7;所述外桶1的外壁上以所述外桶1的轴线为轴辐射地设置有多个支撑脚3,所述外桶1的底壁上贯穿地设置有多个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的底端连通于气泵,所述进气管5的顶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爬行板10,所述爬行板10与所述外桶1的内壁之间通过多条牵引绳11连接,所述爬行板1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流通孔1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所述内桶2的上端扣接于所述外桶1的上端,所述内桶2的外底面与所述外桶1的内底面之间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内桶2的底壁以及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孔7;所述外桶1的外壁上以所述外桶1的轴线为轴辐射地设置有多个支撑脚3,所述外桶1的底壁上贯穿地设置有多个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的底端连通于气泵,所述进气管5的顶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爬行板10,所述爬行板10与所述外桶1的内壁之间通过多条牵引绳11连接,所述爬行板1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流通孔12。通过气泵提供气流从进气管5流入至容纳腔内带动孵化液流动,孵化液的上表面高度应高于内桶2的内底面,当孵化液流动的时候内桶2的底壁以及侧壁可以减小孵化液向上的扬起程度,从而可以避免甲鱼卵溢出,增加孵化率,考虑到尽可能范围大的为孵化液内提供空气的流动,增加甲鱼卵的有氧生存环境,将进气管5自外桶1的底壁贯穿至容纳腔内,空气自下而上流动,带动孵化液底部的液体充氧后向上滚动,增加位于底部甲鱼卵的成活率,其中进气管5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进气管5的上端部距离外桶1的内底面不宜过高,凸出1-3cm左右最佳。为了便于外桶1的下方安装连接气泵的管路,通过增设多个支撑脚3起到垫高外桶1的作用,便于连接气泵。所孵化出的甲鱼可以在爬行板10上爬行,爬行板10应小于孵化液的密度以漂浮在孵化液上,为了防止爬行板10漂浮过高堵塞通孔7,通过牵引绳11牵引住爬行板10,另外,为了能够使得位于爬行板10上方的孵化液能够流动,设置导流通孔12使得爬行板10上、下的孵化液自下而上在气泵的作用下流动。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气体输出的扩散效果,优选地,所述进气管5的顶端设置有自旋转喷气头6。自旋转喷气头6在气压的作用下自动转到,并且周向设置有多个出气孔出气。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内桶2和外桶1之间夹卵,优选地,所述内桶2的外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形成一定的坡度之后避免了夹卵的可能。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外桶1的内壁和内桶2的外壁之间的间隔较大影响孵化液的流动效果,优选地,所述外桶1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取拿内桶2,优选地,所述内桶2的上端向外翻卷以形成环形卡扣4,所述环形卡扣4卡合于所述外桶1的上端。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外桶1放置的稳定性,优选地,多个所述支撑脚3均匀分布。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甲鱼卵的防溢出效果,优选地,所述内桶2的内底面上放置有丝网8。丝网8的材质可以为塑料,当孵化液流动较快时,孵化液带动丝网8漂浮,可以减小孵化液上表面的液体震动,避免甲鱼卵的溢出,另外甲鱼卵位于孵化液上表面时,也会被丝网8阻挡,不会溢出。
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脚3的稳定性,防止打滑,优选地,所述支撑脚3的底部套设有防滑胶套9。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