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轴管型吸风口排水雾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设备,属于空气净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污染,大气环境恶化日渐严重,室外空气污染严重,室内开窗机会减少,从而导致室内环境恶劣,细菌滋生,各种疾病的催生,改善室内空气环境质量迫在眉睫,因而便需要利用空气净化器对于室内空气进行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
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吸风口通常都是采用的平面扇叶结构,在对于相对潮湿的空气环境工作的时候,扇叶表面则会附着较多水雾,进而聚集成水滴,需要定时去擦拭,影响净化器表面的美观效果,而且容易造成难以清理的水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轴管型吸风口排水雾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设备,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轴管型吸风口排水雾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设备,其结构包括:吸风箱机体、辅助把手、主箱体、底座、出风箱、智能面板,所述底座安装于主箱体下方且与主箱体锁接,所述主箱体内侧设有出风箱,所述出风箱与主箱体锁接,所述出风箱上方设有智能面板,所述智能面板与出风箱电连接,所述辅助把手安装于主箱体的两侧且与主箱体锁接,所述出风箱上方设有吸风箱机体,所述吸风箱机体与出风箱间隙配合,所述吸风箱机体包括轴管吸风装置、滴水槽、离心风机、滤膜组、装载箱、进风腔,所述轴管吸风装置安装于装载箱上端且与装载箱扣接,所述轴管吸风装置下方设有进风腔,所述进风腔下方设有离心风机且与离心风机扣接,所述离心风机下方设有滤膜组,所述滤膜组与离心风机间隙配合,所述轴管吸风装置后侧设有滴水槽且与滴水槽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轴管吸风装置包括导向扇叶装置、后置接头、前置轴承套,所述前置轴承套安装于导向扇叶装置前端且与导向扇叶装置扣接,所述导向扇叶装置后端设有后置接头,所述后置接头与导向扇叶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后置接头安装于滴水槽上端且与滴水槽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扇叶装置包括中槽管装置、开合扇叶板、装配盘,所述开合扇叶板安装于装配盘外侧且与装配盘活动连接,所述装配盘内侧设有中槽管装置,所述中槽管装置与装配盘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中槽管装置包括辅助内管、吸附轴、斜方内置板,所述吸附轴安装于辅助内管外侧且与辅助内管扣接,所述辅助内管内侧设有斜方内置板,所述斜方内置板与辅助内管扣接,所述斜方内置板外侧一端与后置接头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后置接头具有一定的梯度,更便于收集,所述开合扇叶板在离心风机未开启时为闭合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斜方内置板前端比后端高,更有利于收集水滴向后置接头排出,所述吸附轴表面为海绵多孔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后置接头与滴水槽皆为可拆卸型结构。
作为优选,用户可通过智能面板控制设备的开启与关闭,设备开启时离心风机启动沿着进风腔向上,在前置轴承套的相互配合下带动导向扇叶装置进行转动,随着风力的产生开合扇叶板与装配盘呈现一定的张开角度,并具有一定的孔隙,进而将外界环境的空气带入,空气沿着进风腔往下传递,进而通过滤膜组的初滤处理,并继续向主导出风箱进行复合处理,并将其转化为较为安全的空气输出,进而完成对于空气质量的转化,当空气环境较为潮湿的时候,水雾会沿着开合扇叶板表面在离心力的配合下甩向吸附轴,特有的吸附轴将水滴往内部传递至辅助内管,进而通过斜方内置板的倾斜结构,可将聚集的水滴流至后置接头处,并最终沿着滴水槽流出,在此过程中辅助把手与底座起到移动的辅助功能。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前置轴承套的相互配合下,通过离心风机的带动使得轴管吸风装置能够进行转动,进而将外界环境的空气吸入,当遇到相对潮湿的空气环境时,能够通过特有的中槽管装置将水雾进行吸附收集,并最终由滴水槽向外排出,减少需要进行擦拭的工序,使设备更加容易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轴管型吸风口排水雾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设备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吸风箱机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轴管吸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导向扇叶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槽管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吸风箱机体-1、辅助把手-2、主箱体-3、底座-4、出风箱-5、智能面板-6、轴管吸风装置-a、滴水槽-b、离心风机-c、滤膜组-d、装载箱-e、进风腔-f、导向扇叶装置-a1、后置接头-a2、前置轴承套-a3、中槽管装置-a11、开合扇叶板-a12、装配盘-a13、辅助内管-a111、吸附轴-a112、斜方内置板-a1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轴管型吸风口排水雾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设备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吸风箱机体1、辅助把手2、主箱体3、底座4、出风箱5、智能面板6,所述底座4安装于主箱体3下方且与主箱体3锁接,所述主箱体3内侧设有出风箱5,所述出风箱5与主箱体3锁接,所述出风箱5上方设有智能面板6,所述智能面板6与出风箱5电连接,所述辅助把手2安装于主箱体3的两侧且与主箱体3锁接,所述出风箱5上方设有吸风箱机体1,所述吸风箱机体1与出风箱5间隙配合,所述吸风箱机体1包括轴管吸风装置a、滴水槽b、离心风机c、滤膜组d、装载箱e、进风腔f,所述轴管吸风装置a安装于装载箱e上端且与装载箱e扣接,所述轴管吸风装置a下方设有进风腔f,所述进风腔f下方设有离心风机c且与离心风机c扣接,所述离心风机c下方设有滤膜组d,所述滤膜组d与离心风机c间隙配合,所述轴管吸风装置a后侧设有滴水槽b且与滴水槽b扣接。
所述轴管吸风装置a包括导向扇叶装置a1、后置接头a2、前置轴承套a3,所述前置轴承套a3安装于导向扇叶装置a1前端且与导向扇叶装置a1扣接,所述导向扇叶装置a1后端设有后置接头a2,所述后置接头a2与导向扇叶装置a1活动连接,所述后置接头a2安装于滴水槽b上端且与滴水槽b扣接,所述轴管吸风装置a通过前置轴承套a3的配合,使其能够带动导向扇叶装置a1,进而进行吸风功能。
所述扇叶装置a1包括中槽管装置a11、开合扇叶板a12、装配盘a13,所述开合扇叶板a12安装于装配盘a13外侧且与装配盘a13活动连接,所述装配盘a13内侧设有中槽管装置a11,所述中槽管装置a11与装配盘a13扣接,所述扇叶装置a1通过开合扇叶板a12开合空隙将风带入,进而通过中槽管装置a11进行吸附水雾功能。
所述中槽管装置a11包括辅助内管a111、吸附轴a112、斜方内置板a113,所述吸附轴a112安装于辅助内管a111外侧且与辅助内管a111扣接,所述辅助内管a111内侧设有斜方内置板a113,所述斜方内置板a113与辅助内管a111扣接,所述斜方内置板a113外侧一端与后置接头a2扣接,所述中槽管装置a11通过吸附轴a112外部的孔隙,在进行转动的离心力下使水滴向内侧汇集,进而由于斜方内置板a113倾斜角度向外排出。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用户可通过智能面板6控制设备的开启与关闭,设备开启时离心风机c启动沿着进风腔f向上,在前置轴承套a3的相互配合下带动导向扇叶装置a1进行转动,随着风力的产生开合扇叶板a12与装配盘a13呈现一定的张开角度,并具有一定的孔隙,进而将外界环境的空气带入,空气沿着进风腔f往下传递,进而通过滤膜组d的初滤处理,并继续向主导出风箱5进行复合处理,并将其转化为较为安全的空气输出,进而完成对于空气质量的转化,当空气环境较为潮湿的时候,水雾会沿着开合扇叶板a12表面在离心力的配合下甩向吸附轴a112,特有的吸附轴a112将水滴往内部传递至辅助内管a111,进而通过斜方内置板a113的倾斜结构,可将聚集的水滴流至后置接头a2处,并最终沿着滴水槽b流出,在此过程中辅助把手2与底座4起到移动的辅助功能。
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设备使用时,通过设有的轴管式扇叶机构,使本发明能够实现避免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吸风口通常都是采用的平面扇叶结构,在对于相对潮湿的空气环境工作的时候,扇叶表面则会附着较多水雾,进而聚集成水滴,需要定时去擦拭,影响净化器表面的美观效果,而且容易造成难以清理的水渍的问题,使设备能够有效利用轴式结构将水汽进行收集,同时确保外表面的美观与扇叶的洁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