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装修、灯带安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便于清理灰尘的室内灯带槽。
背景技术
灯带是指把LED灯用特殊的加工工艺焊接在铜线或者带状柔性线路板上面,再连接上电源发光,因其发光时形状如一条光带而得名,灯带已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物、桥梁、道路、花园、庭院、地板、天花板、家具、汽车、池塘、水底、广告、招牌、标志等领域,用作装饰或照明,灯带在室内安装时一般安装在与其相配合的灯带槽内,以便于灯带的安装操作。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在室内装修时,所漂浮的灰尘容易附着残留在灯带未安装的灯带槽内,因灯带槽轮廓较为狭小,尤其是中间区域不易进行灰尘清除操作,导致灯带槽内积攒部分灰尘,影响后续灯带的安装。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便于清理灰尘的室内灯带槽,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便于清理灰尘的室内灯带槽,以解决现在室内装修时,所漂浮的灰尘容易附着残留在灯带未安装的灯带槽内,因灯带槽轮廓较为狭小,尤其是中间区域不易进行灰尘清除操作,导致灯带槽内积攒部分灰尘,影响后续灯带的安装问题。
本发明便于清理灰尘的室内灯带槽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便于清理灰尘的室内灯带槽,包括灯带安装壳体、限位卡槽、灯带嵌槽、矩形凹槽、灯罩、第一封盖、嵌合凸起、第二封盖、圆形通孔、第一限位槽、条形开口、限位孔、清灰主体、圆柱、柔性毛刷、限位槽孔、方形块、方形条块、限位杆、弹簧和橡皮绳;所述灯带安装壳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所述限位卡槽、灯带嵌槽、矩形凹槽;所述灯带安装壳体尾端扣接有一组所述第一封盖,且第一封盖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块与所述灯带安装壳体内部轮廓相嵌合的所述嵌合凸起;所述嵌合凸起的正前方设置有一组所述清灰主体,且清灰主体后端面与所述嵌合凸起前端面之间通过三根呈横轴向均匀分布的所述橡皮绳相连接;三根所述橡皮绳首尾两端所连接的位置均处于相对应灯带安装壳体内部所开设的所述矩形凹槽位置内;所述清灰主体前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根所述圆柱,且圆柱外轮廓呈横轴向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处所述限位槽孔;所述灯带安装壳体首端位置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二封盖,且第二封盖的外轮廓结构与所述第一封盖外轮廓结构相一致;所述第二封盖前端面对应于所述清灰主体前端面所固定连接的所述圆柱轴心线位置处开设有一处与所述圆柱同直径的所述圆形通孔,且圆形通孔内端呈横轴向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处与所述限位槽孔同截面轮廓的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圆形通孔内端中心偏左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深度为所述圆形通孔半径的二分之一,且圆形通孔内端中心偏右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深度为所述圆形通孔直径的三倍;所述第二封盖右端面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一处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连通的所述限位孔;所述第二封盖前端面的所述圆形通孔中心偏右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位置处开设有一处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连通的所述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的宽度与位于所述圆形通孔内端中心偏右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减去位于所述圆形通孔内端中心偏左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限位槽的长度相一致,且条形开口的右侧内壁与位于所述圆形通孔内端中心偏右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限位槽右侧内壁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一根所述方形条块,且方形条块最右端相对于所述条形开口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一块所述方形块。
进一步的,所述清灰主体外轮廓结构与所述灯带安装壳体内部轮廓结构相似,所述清灰主体外轮廓结构与所述灯带安装壳体内部轮廓结构之间间隔0.5cm。
进一步的,所述清灰主体外轮廓结构相对于所述灯带安装壳体内部轮廓结构之间间隔的区域均镶嵌有若干组所述柔性毛刷。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块与所述第二封盖前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的长度与第二封盖的厚度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条块右端面对应于所述限位孔轴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一根所述限位杆;所述方形条块右端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槽右侧内壁之间共同连接有一组套接在所述限位杆外轮廓的所述弹簧。
进一步的,当所述弹簧处于伸展状态下时所述限位杆的右端面位于所述限位孔内端;所述灯带安装壳体内部上方扣接有一组所述灯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方形条块与第一限位槽、限位槽孔的插合限位,将清灰主体固定在灯带安装壳体的第二封盖位置处,同时清灰主体与第一封盖之间共同所连接的三根橡皮绳处于紧绷状态,当需要对灯带安装壳体内附着残留的灰尘进行清除时,可沿条形开口向右拉动,使得方形条块不在限位住限位槽孔,这时在三根处于紧绷状态下橡皮绳将快速带动清灰主体沿灯带安装壳体内部向第一封盖滑动,因清灰主体外轮廓结构相对于灯带安装壳体内部轮廓结构之间间隔的区域均镶嵌有若干组柔性毛刷,故可清除灯带安装壳体内部吸附残留的灰尘,尤其利于对灯带安装壳体内部中间区域内的灰尘,而灯带安装壳体剩余的未清除的灰尘区域,使用者可拉动清灰主体进行清理,保证对灯带安装壳体内附着残留灰尘的清除干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弹簧被压缩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无第一封盖、第二封盖、清灰主体状态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清灰主体后方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封盖前方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封盖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二封盖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清灰主体与第一封盖主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清灰主体与第一封盖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灯带安装壳体,101-限位卡槽,102-灯带嵌槽,103-矩形凹槽,2-灯罩,3-第一封盖,301-嵌合凸起,4-第二封盖,401-圆形通孔,402-第一限位槽,403-条形开口,404-限位孔,5-清灰主体,501-圆柱,502-柔性毛刷,503-限位槽孔,6-方形块,601-方形条块,602-限位杆,01-弹簧,02-橡皮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12所示:
本发明提供便于清理灰尘的室内灯带槽,包括灯带安装壳体1、限位卡槽101、灯带嵌槽102、矩形凹槽103、灯罩2、第一封盖3、嵌合凸起301、第二封盖4、圆形通孔401、第一限位槽402、条形开口403、限位孔404、清灰主体5、圆柱501、柔性毛刷502、限位槽孔503、方形块6、方形条块601、限位杆602、弹簧01和橡皮绳02;所述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所述限位卡槽101、灯带嵌槽102、矩形凹槽103;所述灯带安装壳体1尾端扣接有一组所述第一封盖3,且第一封盖3前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块与所述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轮廓相嵌合的所述嵌合凸起301;所述嵌合凸起301的正前方设置有一组所述清灰主体5,且清灰主体5后端面与所述嵌合凸起301前端面之间通过三根呈横轴向均匀分布的所述橡皮绳02相连接;三根所述橡皮绳02首尾两端所连接的位置均处于相对应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所开设的所述矩形凹槽103位置内;所述清灰主体5前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根所述圆柱501,且圆柱501外轮廓呈横轴向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处所述限位槽孔503;所述灯带安装壳体1首端位置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二封盖4,且第二封盖4的外轮廓结构与所述第一封盖3外轮廓结构相一致;所述第二封盖4前端面对应于所述清灰主体5前端面所固定连接的所述圆柱501轴心线位置处开设有一处与所述圆柱501同直径的所述圆形通孔401,且圆形通孔401内端呈横轴向中心位置开设有一处与所述限位槽孔503同截面轮廓的所述第一限位槽402;所述圆形通孔401内端中心偏左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限位槽402的深度为所述圆形通孔401半径的二分之一,且圆形通孔401内端中心偏右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限位槽402的深度为所述圆形通孔401直径的三倍;所述第二封盖4右端面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槽402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一处与所述第一限位槽402相连通的所述限位孔404;所述第二封盖4前端面的所述圆形通孔401中心偏右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槽402位置处开设有一处与所述第一限位槽402相连通的所述条形开口403;所述条形开口403的宽度与位于所述圆形通孔401内端中心偏右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限位槽402减去位于所述圆形通孔401内端中心偏左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限位槽402的长度相一致,且条形开口403的右侧内壁与位于所述圆形通孔401内端中心偏右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限位槽402右侧内壁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限位槽402内滑动连接有一根所述方形条块601,且方形条块601最右端相对于所述条形开口403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一块所述方形块6;所述方形条块601右端面对应于所述限位孔404轴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一根所述限位杆602;所述方形条块601右端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槽402右侧内壁之间共同连接有一组套接在所述限位杆602外轮廓的所述弹簧01;当所述弹簧01处于伸展状态下时所述限位杆602的右端面位于所述限位孔404内端;所述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上方扣接有一组所述灯罩2。
其中,所述清灰主体5外轮廓结构与所述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轮廓结构相似,所述清灰主体5外轮廓结构与所述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轮廓结构之间间隔0.5cm。
其中,所述清灰主体5外轮廓结构相对于所述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轮廓结构之间间隔的区域均镶嵌有若干组所述柔性毛刷502,便于清除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吸附残留的灰尘,尤其利于对所述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中间区域内的灰尘。
其中,所述方形块6与所述第二封盖4前端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保证方形块6不会凸起造成阻碍。
其中,所述圆柱501的长度与第二封盖4的厚度相一致,保证圆柱501不会凸起造成阻碍。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普通状态下,清灰主体5前端面所固定连接的圆柱501插合在第二封盖4中的圆形通孔401内,且弹簧01处于伸展状态,支撑着方形条块601插合在第一限位槽402及限位槽孔503内,固定住清灰主体5;当对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进行清灰操作时,使用者可沿条形开口403向右拉动方形块6,弹簧01被压缩,使得方形条块601从限位槽孔503内拔出,这时在三根处于紧绷状态下橡皮绳02将快速带动清灰主体5沿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向第一封盖3滑动,因清灰主体5外轮廓结构相对于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轮廓结构之间间隔的区域均镶嵌有若干组柔性毛刷502,故可清除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吸附残留的灰尘,尤其利于对灯带安装壳体1内部中间区域内的灰尘,而橡皮绳02处于普通伸展状态时,灯带安装壳体1剩余的未清除的灰尘区域,使用者可拉动清灰主体5进行清理;进一步的,三根橡皮绳02的长度根据灯带安装壳体1长度及其拉伸比例而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