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尤其是节约资源的高安全性手机壳。
背景技术
小孩子天性顽皮,对于身边的小物品,爱随意乱扔,而对于小孩子来说他并不能够区分物品的价值,因此,无论是贵的还是便宜的,见到就扔十分平常,比如放置在茶几上的手机。
目前,手机壳是保护手机的一种主要防护工具,而手机误摔时通常会伴随手机屏幕的损坏,这种损坏并不能够被手机壳所保护到,因此,时常发生家长手机显示屏被小孩子摔坏的事件发生,针对这种情况设计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节约资源的高安全性手机壳,其通过在手机壳上设计进气通道、密封结构和吸盘的组合结构,来避免手机显示屏被小孩子摔坏的情况发生,其中,吸盘与各种能够被吸盘有效吸附的家具配合,在进气通道整体与外部空气不连通时,手机与手机壳整体被吸盘吸附在家具上,使得小孩子无法直接拿起手机,而在进气通道整体与外部空气连通后,外部气体进入到吸盘内,使得吸盘失去吸附力,从而可以轻松的拿起手机,同时,进气通道整体被打通需要同时使用两只手以及四个手指来完成,凭借小孩子的智商和手的本身大小缺陷,无法完成打通进气通道的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节约资源的高安全性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所述手机壳本体上开设有由四个槽体、四个通道和一个空腔体连接形成的进气通道,其中,相邻的所述槽体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通道而相互连通,且首尾的所述槽体相互不连通,而末尾的所述槽体通过对应的所述通道与所述空腔体相互连通,所述手机壳本体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空腔体连通的吸盘;
每个所述槽体内均设置有对应的密封结构,且除了首部的所述槽体外,其他三个所述槽体内均设置有柔性隔离片;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支撑台、推杆、推块、一号齿条、齿轮、二号齿条、密封块、一号磁铁和二号磁铁,所述支撑台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壁上,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推块设置在所述推杆上,且在所述推块上开设有凹槽,所述一号齿条设置在所述推杆上,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槽体内壁上且与所述一号齿条啮合,所述密封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槽体内壁上且密封对应的所述通道的进气口,所述二号齿条设置在所述密封块上且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一号磁铁设置在所述密封块上,所述二号磁铁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壁上且与所述一号磁铁磁性相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手机壳上设计进气通道、密封结构和吸盘的组合结构,来避免手机显示屏被小孩子摔坏的情况发生,其中,吸盘与各种能够被吸盘有效吸附的家具配合,在进气通道整体与外部空气不连通时,手机与手机壳整体被吸盘吸附在家具上,使得小孩子无法直接拿起手机,而在进气通道整体与外部空气连通后,外部气体进入到吸盘内,使得吸盘失去吸附力,从而可以轻松的拿起手机,同时,进气通道整体被打通需要同时使用两只手以及四个手指来完成,凭借小孩子的智商和手的本身大小缺陷,无法完成打通进气通道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3,节约资源的高安全性手机壳,包括手机壳本体1,所述手机壳本体1上开设有由四个槽体2、四个通道3和一个空腔体4连接形成的进气通道,其中,相邻的所述槽体2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通道3而相互连通,且首尾的所述槽体2相互不连通,而末尾的所述槽体2通过对应的所述通道3与所述空腔体4相互连通,所述手机壳本体1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空腔体4连通的吸盘5;
每个所述槽体2内均设置有对应的密封结构,且除了首部的所述槽体2外,其他三个所述槽体2内均设置有柔性隔离片6;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支撑台71、推杆72、推块73、一号齿条74、齿轮75、二号齿条76、密封块77、一号磁铁78和二号磁铁79,所述支撑台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壁上,所述推杆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推块设置在所述推杆上,且在所述推块上开设有凹槽,所述一号齿条设置在所述推杆上,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槽体内壁上且与所述一号齿条啮合,所述密封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槽体内壁上且密封对应的所述通道的进气口,所述二号齿条设置在所述密封块上且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一号磁铁设置在所述密封块上,所述二号磁铁设置在所述槽体内壁上且与所述一号磁铁磁性相吸。
为避免密封块移动时堵住别的通道,在对应通道出气口处设置挡片8。
手机壳最好采用通过分离式手机壳,该种手机壳相互部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螺栓固定之后手机无法直接从手机壳中取出,需要打开螺栓后手机才能与手机壳分离,保证手机与手机壳的一体性。
通过三个柔性隔离片的作用,使得只有一个槽体与外部空气连通。
在需要打通整个进气通道时,使用两只手四个手指,分别插入到对应的槽体内,按压压块,通过一号齿条、齿轮和二号齿条的作用,将密封块推离对应的通道的进气口,在四个密封块均推离对应的通道的进气口之后,进气通道整体打通,外部空气与吸盘连通,吸盘失去吸附力,此时可轻松拿起手机;在需要将手机壳吸附到家具上时,打通整个进气通道,往家具面按压手机壳,再松开所有手指,隔断进气通道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