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支撑和辅助驱动式煤矿输送带装置,属于煤矿输送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送带输送机在农业、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广泛用于输送各种固体块状和粉料状物料或成件物品,输送带能连续化、高效率、大倾角运输,输送带操作安全,输送带使用简便,维修容易,运费低廉,并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工程造价,节省人力物力。
现有的煤矿输送带其支撑主要依靠支撑辊支撑,支撑辊设置在输送带的底部,支撑辊与输送带接触进行支撑,在输送带输送煤炭时,输送带与支撑辊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往往会造成支撑辊对输送带的磨损。同时,现有煤矿输送带采用单一的电机驱动,当输送煤炭超过输送载荷时,容易引起输送带的打滑,造成输送带磨损,因此,提出一种非接触支撑和辅助驱动式煤矿输送带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接触支撑和辅助驱动式煤矿输送带装置,采用输送带缠绕在输送带驱动轴上的两个输送带轮和输送带从动轴上的两个输送带轮之间,气流管焊接在机架支撑板一和机架支撑板二之间,气流管均匀分布在输送带驱动轴和输送带从动轴之间,气流喷管焊接在气流管上,每根气流管通过接头与高压供气管连接,每根高压供气管与气流分流管连接,输送带气流挡板采用粘合剂固定在输送带底部上的中央的设计,由此,气流喷管喷出的高压气流作用于气流挡板和输送带上,作用于气流挡板上的高压气流产生的力对输送带的传动具有辅助驱动作用,作用于输送带上的高压气流产生的力对输送带具有支撑作用,能够支撑输送带上输送的货物,由此,实现输送带的非接触式支撑和辅助驱动,消除了传动支撑辊对输送带的磨损,提高了货物运输量和输送效率。
本发明的一种非接触支撑和辅助驱动式煤矿输送带装置,其结构包括:机架支撑板一、机架支撑板二、输送带驱动轴、输送带从动轴、气流管、接头、高压供气管、气流分流管、高压空气压缩机、联轴器、-驱动电机、输送带轮、气流喷管、连接管、输送带气流挡板、输送带、轴承,所述的输送带驱动轴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支撑板一上的右侧,输送带驱动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支撑板一上的右侧,输送带从动轴的上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支撑板一上的左侧,输送带从动轴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支撑板二上的左侧,所述的输送带轮有四个,两个输送带轮安装在输送带驱动轴的上部和下部,两个输送带轮安装在输送带从动轴上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的输送带缠绕在输送带驱动轴上的两个输送带轮和输送带从动轴上的两个输送带轮之间,所述的气流管焊接在机架支撑板一和机架支撑板二之间,气流管均匀分布在输送带驱动轴和输送带从动轴之间,所述的气流喷管焊接在气流管上,由此,气流喷管设置在输送带的下部,所述的每根气流管通过接头与高压供气管连接,每根高压供气管与气流分流管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安装在输送驱动带轮的底端。
进一步,所述的气流分流管通过连接管与高压空气压缩机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气流喷管中轴线与气流管的中轴线夹角是60°。
进一步,所述的输送带气流挡板采用粘合剂固定在输送带底部上的中央,输送带气流挡板均匀分布在输送带上的底部。
本发明的原理是:输送带缠绕在输送带驱动轴上的两个输送带轮和输送带从动轴上的两个输送带轮之间,气流管焊接在机架支撑板一和机架支撑板二之间,气流管均匀分布在输送带驱动轴和输送带从动轴之间,气流喷管焊接在气流管上,由此,气流喷管设置在输送带的下部,每根气流管通过接头与高压供气管连接,每根高压供气管与气流分流管连接,输送带气流挡板采用粘合剂固定在输送带底部上的中央,气流喷管喷出的高压气流作用于气流挡板和输送带上,作用于气流挡板上的高压气流产生的力对输送带的传动具有辅助驱动作用,作用于输送带上的高压气流产生的力对输送带具有支撑作用,能够支撑输送带上输送的货物,由此,实现输送带的非接触式支撑和辅助驱动,消除了传动支撑辊对输送带的磨损,提高了货物运输量和输送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输送带缠绕在输送带驱动轴上的两个输送带轮和输送带从动轴上的两个输送带轮之间,气流管焊接在机架支撑板一和机架支撑板二之间,气流管均匀分布在输送带驱动轴和输送带从动轴之间,气流喷管焊接在气流管上,每根气流管通过接头与高压供气管连接,每根高压供气管与气流分流管连接,输送带气流挡板采用粘合剂固定在输送带底部上的中央的设计,由此,气流喷管喷出的高压气流作用于气流挡板和输送带上,作用于气流挡板上的高压气流产生的力对输送带的传动具有辅助驱动作用,作用于输送带上的高压气流产生的力对输送带具有支撑作用,能够支撑输送带上输送的货物,由此,实现输送带的非接触式支撑和辅助驱动,消除了传动支撑辊对输送带的磨损,提高了货物运输量和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输送带的三维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输送带和气流管位置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输送带的平面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输送带的受力示意图。
图中:1-机架支撑板一;2-机架支撑板二;3-输送带驱动轴;4-输送带从动轴;5-气流管;6-接头;7-高压供气管;8-气流分流管;9-高压空气压缩机;10-联轴器;11-驱动电机;12-输送带轮;13-气流喷管;14-连接管;15-输送带气流挡板;16-输送带;1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图2和图3和图4所示,一种非接触支撑和辅助驱动式煤矿输送带装置,结构包括:机架支撑板一1、机架支撑板二2、输送带驱动轴3、输送带从动轴4、气流管5、接头6、高压供气管7、气流分流管8、高压空气压缩机9、联轴器10、驱动电机11、输送带轮12、气流喷管13、连接管14、输送带气流挡板15、输送带16、轴承17。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输送带驱动轴3的上端通过轴承17安装在机架支撑板一1上的右侧,输送带驱动轴3的下端通过轴承17安装在机架支撑板一1上的右侧,输送带从动轴4的上端通过轴承17安装在机架支撑板一1上的左侧,输送带从动轴4的下端通过轴承17安装在机架支撑板二2上的左侧,所述的输送带轮12有四个,两个输送带轮12安装在输送带驱动轴3的上部和下部,两个输送带轮12安装在输送带从动轴4上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的输送带16缠绕在输送带驱动轴3上的两个输送带轮12和输送带从动轴4上的两个输送带轮12之间,所述的气流管5焊接在机架支撑板一1和机架支撑板二2之间,气流管5均匀分布在输送带驱动轴3和输送带从动轴4之间,所述的气流喷管13焊接在气流管5上,由此,气流喷管13设置在输送带16的下部,所述的每根气流管5通过接头6与高压供气管7连接,每根高压供气管7与气流分流管8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11通过联轴器10安装在输送驱动带轮3的底端。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的气流分流管8通过连接管14与高压空气压缩机9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的气流喷管13中轴线与气流管5的中轴线夹角是60°,如图4所示,所述的输送带气流挡板15采用粘合剂固定在输送带16底部上的中央,输送带气流挡板15均匀分布在输送带16上的底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采用输送带缠绕在输送带驱动轴上的两个输送带轮和输送带从动轴上的两个输送带轮之间,气流管焊接在机架支撑板一和机架支撑板二之间,气流管均匀分布在输送带驱动轴和输送带从动轴之间,气流喷管焊接在气流管上,每根气流管通过接头与高压供气管连接,每根高压供气管与气流分流管连接,输送带气流挡板采用粘合剂固定在输送带底部上的中央的设计,由此,气流喷管喷出的高压气流作用于气流挡板和输送带上,作用于气流挡板上的高压气流产生的力对输送带的传动具有辅助驱动作用,作用于输送带上的高压气流产生的力对输送带具有支撑作用,能够支撑输送带上输送的货物,由此,实现输送带的非接触式支撑和辅助驱动,消除了传动支撑辊对输送带的磨损,提高了货物运输量和输送效率。
如图5所示,F是气流喷管13喷射出的气流产生的力,F1是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F2是F沿竖直方向的分力,F1作用于气流挡板上,对输送带的传动起辅助驱动作用,F2垂直作用于输送带上,对输送带起支撑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