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医院用饮水机装置。
背景技术
该产品主要适用于学校、酒店、洗浴桑拿、政府机关、工厂、医院等需求大量生活用水及采暖的场所使用。也是替代目前市场上比较耗能又污染比较严重的燃煤、燃油等传统锅炉的最佳产品,卓益节能的工程改造最为方便简单。智能化全自动控制,使用方便,全自动温控系统,无需人管理,实现全自动怛温热不供应,保证了24小时供应热水的需求,大功率、节能环保,低噪音,低耗电量。热能利用率高达95%以上,CO的排放量仅为0.0029%(国标为0.1%),安全、可靠,采用多项安全保护装置,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可并成机组使用,实现大量供应热水(10-200吨)的需求,完全可替代高耗能高成本的生活锅炉。
一般的医院用的饮水器,都是普通的饮水器,过滤的不是很彻底,会对水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医院用饮水机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医院用饮水机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院用饮水机装置,包括条形底座,所述条形底座上表面设有矩形承载箱体,所述矩形承载箱体上表面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内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且位于矩形承载箱体内设有蓄水箱,所述进水管内设有吸附筛网,所述进水管上且位于矩形承载箱体外设有阀门,所述矩形承载箱体内设有一组细密筛网,所述矩形承载箱体下表面设有多通管,所述多通管一端设有一组承载箱体,其中一个所述承载箱体内设有加热器,另一个所述承载箱体内设有加热器与冷却器,每个所述承载箱体前表面设有出水管,所述每个出水管且位于矩形承载箱体外设有手动阀门,所述出水管下方且位于条形底座上设有承载盘,所述条形底座下表面边缘处设有两组固定杆。
所述每个固定杆下表面设有万向轮。
所述条形底座侧表面设有推动把手。
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密封塞。
所述推动把手上设有防滑套。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医院用饮水机装置,可以更好的保证水的质量,饮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医院用饮水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医院用饮水机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条形底座;2、矩形承载箱体;3、进水管;4、蓄水箱;5、吸附筛网;6、阀门;7、细密筛网;8、多通管;9、承载箱体;10、加热器;11、冷却器;12、出水管;13、手动阀门;14、承载盘;15、固定杆;16、万向轮;17、推动把手;18、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医院用饮水机装置,包括条形底座1,所述条形底座1上表面设有矩形承载箱体2,所述矩形承载箱体2上表面设有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内设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一端且位于矩形承载箱体2内设有蓄水箱4,所述进水管3内设有吸附筛网5,所述进水管3上且位于矩形承载箱体2外设有阀门6,所述矩形承载箱体2内设有一组细密筛网7,所述矩形承载箱体2下表面设有多通管8,所述多通管8一端设有一组承载箱体9,其中一个所述承载箱体9内设有加热器10,另一个所述承载箱体9内设有加热器10与冷却器11,每个所述承载箱体9前表面设有出水管12,所述每个出水管12且位于矩形承载箱体2外设有手动阀门13,所述出水管12下方且位于条形底座1上设有承载盘14,所述条形底座1下表面边缘处设有两组固定杆15;所述每个固定杆15下表面设有万向轮16;所述条形底座1侧表面设有推动把手17;所述进水管3上设有密封塞18;所述推动把手17上设有防滑套。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条形底座上表面的矩形承载箱体可以更好的承载,矩形承载箱体上表面的进水管可以更好的进水,进水管一端且位于矩形承载箱体内的蓄水箱可以更好的蓄水,进水管内的吸附筛网可以更好的筛取,进水管上且位于矩形承载箱体外的阀门可以更好的控制水,矩形承载箱体内的细密筛网可以更好筛取,矩形承载箱体下表面的多通管一端的一组承载箱体可以更好的承载,一个承载箱体内的加热器可以更好的加热,承载箱体前表面的出水管可以更好的出水,出水管且位于矩形承载箱体外的手动阀门可以更好的开关,出水管下方且位于条形底座上的承载盘可以更好承载,条形底座下表面边缘处的两组固定杆可以更好的固定,可以更好的保证水的质量,饮用起来更加的方便安全。
在本实施方案中,条形底座1上表面的矩形承载箱体2进行承载,矩形承载箱体2上表面的圆形开口内的进水管3进水,进水管3一端且位于矩形承载箱体2内的蓄水箱4进行蓄水,进水管3内的吸附筛网5进行吸附杂质,进水管3上且位于矩形承载箱体2外的阀门6控制进水量,矩形承载箱体2内的一组细密筛网7进行筛选,矩形承载箱体2下表面的多通管一端的一组承载箱体进行承载,承载箱体9内的加热器10与冷却器11,承载箱体9前表面的出水管12,每个出水管12且位于矩形承载箱体2外的手动阀门13控制出水量,出水管12下方且位于条形底座1上的承载盘14可以承载漏出来的水,条形底座1下表面边缘处的两组固定杆15进行固定。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