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采集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设计新颖、成本低廉、适于批量采购的门诊安全采血针。
背景技术
采血针是医疗检验中的一种基本用具,一般由针头、针杆、采血管和护套组成,针头设在针杆的头部,当采血针穿刺进入血管后,通过针筒等对采血管内施以负压,血液自动流入采血管内;同时,采血管内可预置各种添加剂,用于满足临床的多项综合的血液检测。
目前市面上的采血针的造型越来越多,但是医防人员在使用时,与传统的采血针功能相似,均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扎效果,而且针头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滚动,易造成穿刺部位淤青、疼痛,影响采血效果,增加病人恐惧心理,因此需要加以更多创新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诊安全采血针,其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时采血针的针头能够更好地贴近被采血者的皮肤,针头不易滚动和鼓起,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医护人员在采血过程中被针头扎到,采血过程更易控制,有利于提高采血效率和采血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门诊安全采血针,包括针头、针头座、针头护套、穿刺固定件、连接管、连接座和外护套组件,所述穿刺固定件包括中空部、施力部和一对弧形翼,中空部设有内螺纹,针头座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段,外螺纹段的两端设置定位环,穿刺固定件通过中空部安装于针头座的外螺纹段,针头座的一端与连接管相连、另一端用于与针头和针头护套相连,针头安装于针头座的中心并贯穿针头座与连接管导通,针头护套可拆卸地安装在针头座上,连接管弯曲设置且连接管相邻的外壁上设置短连接条,短连接条的中间设置易断点,连接管的另一端安装在连接座上,外护套组件包括安装于连接座两端的第一透明保护罩和第二透明保护罩。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座的外端部设置针筒连接座,使用时,通过针筒连接座将门诊安全采血针安装于针筒,所述针筒连接座位于第一透明保护罩内。
作为优选,所述施力部为圆形结构,中空部、施力部和弧形翼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针头护套靠近针头的顶部设置成加强部,加强部设有硬片。
作为优选,所述硬片设置于加强部的外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诊安全采血针,其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时采血针的针头能够更好地贴近被采血者的皮肤,针头不易滚动和鼓起,而且能够有效防止医护人员在采血过程中被针头扎到,采血过程更易控制,有利于提高采血效率和采血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穿刺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针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为一种门诊安全采血针,包括针头1、针头座2、针头护套3、穿刺固定件4、连接管5、连接座6和外护套组件7,其中,穿刺固定件4包括中空部41、施力部42和一对弧形翼43,中空部41设有内螺纹,针头座2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段21,外螺纹段21的两端设置定位环22,穿刺固定件4通过中空部41安装于针头座2的外螺纹段21。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列中,针头座2的一端与连接管5相连、另一端用于与针头1和针头护套3相连,针头1安装于针头座2的中心并贯穿针头座2与连接管5导通,针头护套3可拆卸地安装在针头座2上,连接管5弯曲设置且连接管相邻的外壁上设置短连接条51,短连接条51的中间设置易断点,连接管5的另一端安装在连接座6上,外护套组件7包括安装于连接座6两端的第一透明保护罩71和第二透明保护罩7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座6的外端部设置针筒连接座61,使用时,通过针筒连接座61将门诊安全采血针安装于针筒,所述针筒连接座61位于第一透明保护罩71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施力部42为圆形结构,中空部41、施力部42和弧形翼43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成。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针头护套3靠近针头1的顶部设置成加强部31,加强部31设有硬片311,硬片311设置于加强部31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增设穿刺固定件,采血针的针头能够更好地贴近被采血者的皮肤,针头不易滚动和鼓起,而且配合独特的针头防护套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医护人员在采血过程中被针头扎到,采血过程更易控制,有利于提高采血效率和采血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