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进型骨科护理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骨折患者一般会打石膏并缠绕绷带,且骨折部位一般固定在外,特别在冬天,骨折部位固定在外导致无法很好盖上被子,导致患者感冒,若将固定部位置于被子内,则拉动被子容易影响骨折部位康复,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针对骨折部位进行防护,且使用十分方便的改进型骨科护理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骨科护理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板状支撑板和两个形状相同的防护架,防护架包括铰接杆、若干相互平行的弧形杆状防护杆和若干相互平行的直杆状支撑杆,若干防护杆后端和若干支撑杆后端分别与铰接杆垂直连接,且支撑杆位于防护杆内弧一侧,且经过防护杆后端的防护杆切线与支撑杆夹角小于90°,两个防护架的铰接杆分别位于支撑板顶面靠近左侧长边位置和靠近右侧长边位置,且两根铰接杆相互平行,且两个防护架沿支撑板长度方向错位设置,且铰接杆两端连接有铰接部,所述的铰接部固定在支撑板顶面上,铰接杆与铰接部之间设有限位扭簧,且限位扭簧扭动铰接杆,使两个防护架打开,并使两个防护架对应的支撑杆沿支撑板长度方向投影呈X字形,且两个防护架对应的防护杆前端在支撑板上的投影位于铰接杆上,且能下压支撑杆,使支撑杆与支撑板底面平行,并使两个防护架对应的防护杆沿支撑板长度方向的投影呈同轴的弧形结构,且两个防护架在支撑板上形成笼状结构。
将本装置置于护理床上,正常情况下,限位扭簧扭动铰接杆,使两个防护架打开,将骨折的腿部从两个防护架之间置于支撑杆上,并下压支撑杆,使支撑杆与支撑板底面平行,并使两个防护架在支撑板上形成笼状结构,因此腿部即被防护架包覆,即可在腿部上形成防护结构,避免盖上被子后的移动影响腿部康复,也可以上抬腿部,即可方便打开两个防护架,以从两个防护架之间移出腿部,因此本装置使用十分方便。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骨科护理防护装置中,所述的支撑板顶面沿宽度方向呈内凹弧形结构,支撑杆前端弯折有弯杆,且能下压支撑杆,使弯杆前端顶在支撑板顶面上,并使支撑杆与支撑板底面平行,且支撑杆与支撑板顶面间隔设置。
因此能在支撑杆下方与支撑板顶面之间形成透气区域,有助于康复。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骨科护理防护装置中,所述的防护杆后端和支撑杆后端连接在铰接杆同一位置上。
因此结构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骨科护理防护装置中,所述的支撑杆上包覆有橡胶套。
因此支撑更加舒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将本装置置于护理床上,正常情况下,限位扭簧扭动铰接杆,使两个防护架打开,将骨折的腿部从两个防护架之间置于支撑杆上,并下压支撑杆,使支撑杆与支撑板底面平行,并使两个防护架在支撑板上形成笼状结构,因此腿部即被防护架包覆,即可在腿部上形成防护结构,避免盖上被子后的移动影响腿部康复,也可以上抬腿部,即可方便打开两个防护架,以从两个防护架之间移出腿部,因此本装置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是本防护装置两种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3是本防护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板;11、铰接部;
2、防护架;21、铰接杆;22、防护杆;23、支撑杆;24、弯杆;
3、护理床;31、被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骨科护理防护装置,包括矩形板状支撑板1和两个形状相同的防护架2,防护架2包括铰接杆21、若干相互平行的弧形杆状防护杆22和若干相互平行的直杆状支撑杆23,若干防护杆22后端和若干支撑杆23后端分别与铰接杆21垂直连接,且支撑杆23位于防护杆22内弧一侧,且经过防护杆22后端的防护杆22切线与支撑杆23夹角小于90°,两个防护架2的铰接杆21分别位于支撑板1顶面靠近左侧长边位置和靠近右侧长边位置,且两根铰接杆21相互平行,且两个防护架2沿支撑板1长度方向错位设置,且铰接杆21两端连接有铰接部11,铰接部11固定在支撑板1顶面上,铰接杆21与铰接部11之间设有限位扭簧,且限位扭簧扭动铰接杆21,使两个防护架2打开,并使两个防护架2对应的支撑杆23沿支撑板1长度方向投影呈X字形,且两个防护架2对应的防护杆22前端在支撑板1上的投影位于铰接杆21上,且能下压支撑杆23,使支撑杆23与支撑板1底面平行,并使两个防护架2对应的防护杆22沿支撑板1长度方向的投影呈同轴的弧形结构,且两个防护架2在支撑板1上形成笼状结构。
进一步的,支撑板1顶面沿宽度方向呈内凹弧形结构,支撑杆23前端弯折有弯杆24,且能下压支撑杆23,使弯杆24前端顶在支撑板1顶面上,并使支撑杆23与支撑板1底面平行,且支撑杆23与支撑板1顶面间隔设置。防护杆22后端和支撑杆23后端连接在铰接杆21同一位置上。支撑杆23上包覆有橡胶套。
将本装置置于护理床3上,正常情况下,限位扭簧扭动铰接杆21,使两个防护架2打开,将骨折的腿部从两个防护架2之间置于支撑杆23上,并下压支撑杆23,使支撑杆23与支撑板1底面平行,并使两个防护架2在支撑板1上形成笼状结构,因此腿部即被防护架2包覆,即可在腿部上形成防护结构,避免盖上被子31后的移动影响腿部康复,也可以上抬腿部,即可方便打开两个防护架2,以从两个防护架2之间移出腿部,因此本装置使用十分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支撑板1、铰接部11、防护架2、铰接杆21、防护杆22、支撑杆23、弯杆24、护理床3、被子3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