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型水泥晾晒场的稻谷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收获的稻谷一般都放在场院里晾晒,遇到突变天气或者一天结束太阳落山,要从场院中将稻谷收集起来,传统的方法是人工木锨推除,扫帚推扫,并且稻谷收集过程中一般混有少量的石粒、石块等杂质,这些杂质若不及时分离出来,将会给稻谷加工带来很大的危害,影响成品粮食质量的问题,现有的稻谷实粒与空秕粒的筛选分离均采用人工使用筛子进行筛选,筛选的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且现有的稻谷筛选分离均采用人工使用筛子进行筛选,存在需要消耗大量体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小型水泥晾晒场的稻谷收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水泥晾晒场的稻谷收集装置,包括车架、外壳和后盖,所述车架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右上角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后盖,且外壳和后盖之间呈贯穿设置,所述后盖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吸风机,所述外壳和后盖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进风过滤片,所述外壳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沉降室,所述空腔内部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收集室,所述沉降室与收集室底端均开口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车架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吸谷罩,所述吸谷罩底端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毛刷,所述吸谷罩底端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吸谷罩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且吸谷罩与框架之间呈贯穿设置,所述框架与空腔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管,所述沉降室内部固定安装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支架、筛网、震动电机、风机、弹簧和导流板,所述沉降室内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为T型,所述支架顶端通过转接轴转动连接有筛网,所述筛网与支架之间固定设置有震动电机,所述支架左侧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筛网与支架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筛网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流板。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内部设有与吸风机配套使用的出风孔,所述外壳正面设有与吸风机、震动电机和风机配套使用的控制开关,且吸风机、震动电机和风机均与外接电源通过导线呈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位于震动电机右侧,所述弹簧位于位于支架左端位置,所述震动电机位于支架中端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呈倾斜状设置,且导流板与支架的倾斜角度为30°。
进一步的,所述沉降室与收集室之间顶部位置使用连接口,且连接口底部呈向下倾斜状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毛刷与挡板之间的相对距离为六厘米,且毛刷在吸谷罩底端左侧呈一状均匀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过滤片位于后盖与沉降室之间,且进风过滤片、后盖与沉降室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水泥晾晒场的稻谷收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优点在于,通过进风过滤片、后盖与沉降室的设置,使其后盖内部的吸风机能够将吸谷罩底端的稻谷进行吸附收集至空腔中,当收集的稻谷吸附至沉降室上方时,支架顶端的筛网通过震动电机的震动落至沉降室,比重大的石子沉入筛网底部,比重小的稻谷浮向筛网上层,在重力、惯性力和连续进料的推动下,稻谷下滑到沉降室,此时筛网上稻谷中的砂石或者尘土从筛网的间隙掉落至导流板,以达到去除石块等杂质的目的,分离效果好,由于导流板呈倾斜状设置,且导流板与支架的倾斜角度为30°,使其该种小型水泥晾晒场的稻谷收集装置能够将收集的稻谷中的砂石或者尘土进行隔离。
2、其次,当过滤好的稻谷落至支架下方时,支架左侧底端的风机产生风力将稻谷中空秕分离至收集室,并且由于沉降室与收集室之间顶部位置使用连接口,连接口底部呈向下倾斜状设置,通过降室与收集室之间向下倾斜状设置的连接口能够将重量较小的糠尘及空秕粒在连接口上方,重量较大的稻谷隔离至沉降室进行收集处理,使其该种小型水泥晾晒场的稻谷收集装置能够使稻谷实粒与空秕粒快速筛选分离,大大提高了筛分效率,可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谷罩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谷罩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空腔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装置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5中:车架-1、外壳-2、后盖-3、吸风机-301、进风过滤片-4、空腔-5、沉降室-501、收集室-502、出口-503、盖板-504、吸谷罩-6、毛刷-601、挡板-602、框架-7、连接管-8、除尘装置-9、支架-901、筛网-902、震动电机-903、风机-904、弹簧-905、导流板-906。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小型水泥晾晒场的稻谷收集装置,包括车架1、外壳2和后盖3,车架1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外壳2,外壳2右上角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后盖3,且外壳2和后盖3之间呈贯穿设置,后盖3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吸风机301,外壳2和后盖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进风过滤片4,外壳2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空腔5,空腔5内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沉降室501,空腔5内部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收集室502,沉降室501与收集室502底端均开口设置有出口503,出口503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盖板504,车架1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吸谷罩6,吸谷罩6底端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毛刷601,吸谷罩6底端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挡板602,吸谷罩6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框架7,且吸谷罩6与框架7之间呈贯穿设置,框架7与空腔5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管8,沉降室501内部固定安装有除尘装置9,除尘装置9包括支架901、筛网902、震动电机903、风机904、弹簧905和导流板906,沉降室501内部右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架901,支架901为T型,支架901顶端通过转接轴转动连接有筛网902,筛网902与支架901之间固定设置有震动电机903,支架901左侧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风机904,筛网902与支架901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905,筛网902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流板906。
进一步的,后盖3内部设有与吸风机301配套使用的出风孔,外壳2正面设有与吸风机301、震动电机903和风机904配套使用的控制开关,且吸风机301、震动电机903和风机904均与外接电源通过导线呈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对吸风机301、震动电机903和风机904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弹簧905位于震动电机903右侧,弹簧905位于位于支架901左端位置,震动电机903位于支架901中端位置,此时筛网902上稻谷中的砂石或者尘土从筛网902的间隙掉落至导流板906,以达到去除石块等杂质的目的,分离效果好,由于导流板906呈倾斜状设置并与弹簧905连接,且导流板906与支架901的倾斜角度为30°,使其该种小型水泥晾晒场的稻谷收集装置能够将收集的稻谷中的砂石或者尘土进行隔离。
进一步的,导流板906呈倾斜状设置,且导流板906与支架901的倾斜角度为30°,通过震动电机903的震动落至沉降室501,比重大的石子沉入筛网902底部,比重小的稻谷浮向筛网902上层,在重力、惯性力和连续进料的推动下,稻谷下滑到沉降室501。
进一步的,沉降室501与收集室502之间顶部位置使用连接口,且连接口底部呈向下倾斜状设置,通过降室501与收集室502之间向下倾斜状设置的连接口能够将重量较小的糠尘及空秕粒在连接口上方,重量较大的稻谷隔离至沉降室501进行收集处理。
进一步的,毛刷601与挡板602之间的相对距离为六厘米,且毛刷601在吸谷罩6底端左侧呈一状均匀排列设置,通过吸谷罩6底端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毛刷601将残留的稻谷进行收集,可快速干净的将晒谷场的稻谷收集起来,效率高无遗漏,同时通过出口503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的盖板504方便将稻谷打包,适宜农村家庭晒谷场使用。
进一步的,进风过滤片4位于后盖3与沉降室501之间,且进风过滤片4、后盖3与沉降室501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首先通过进风过滤片4、后盖3与沉降室501的设置,使其后盖3内部的吸风机301根据吸尘器的原理将吸谷罩6底端的稻谷进行吸附收集至空腔5中。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水泥晾晒场的稻谷收集装置时,首先通过进风过滤片4、后盖3与沉降室501的设置,使其后盖3内部的吸风机301能够将吸谷罩6底端的稻谷进行吸附收集至空腔5中,当收集的稻谷吸附至沉降室501上方时,支架901顶端的筛网902通过震动电机903的震动落至沉降室501,比重大的石子沉入筛网902底部,比重小的稻谷浮向筛网902上层,在重力、惯性力和连续进料的推动下,稻谷下滑到沉降室501,此时筛网902上稻谷中的砂石或者尘土从筛网902的间隙掉落至导流板906,以达到去除石块等杂质的目的,分离效果好,由于导流板906呈倾斜状设置,且导流板906与支架901的倾斜角度为30°,将收集的稻谷中的砂石或者尘土进行隔离,当过滤好的稻谷落至支架901下方时,支架901左侧底端的风机904产生风力将稻谷中空秕分离至收集室502,并且由于沉降室501与收集室502之间顶部位置使用连接口,连接口底部呈向下倾斜状设置,通过降室501与收集室502之间向下倾斜状设置的连接口能够将重量较小的糠尘及空秕粒在连接口上方,重量较大的稻谷隔离至沉降室501进行收集处理,最后通过吸谷罩6底端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毛刷601将残留的稻谷进行收集,可快速干净的将晒谷场的稻谷收集起来,效率高无遗漏,同时通过出口503一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的盖板504方便将稻谷打包。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