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洒水作业设备。
背景技术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洒水是必备的环节,其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建造中的水泥地面进行洒水养护;为清洁场地或者降温保湿防开裂目的,需要对室外硬化场地进行洒水;在建筑工地内,由于土地裸露、土方开挖、现场施工、干燥多风天气等原因容易产生扬尘,造成不良影响,必须采取措施降尘。现有除尘措施一般都是直接用水管直接从水龙头接水喷洒,该方法存在的弊端为水管直接喷洒水流量大,浪费水资源;喷洒不均匀,易造成路面积水,为施工人员往来行走带来不便;喷洒点距离水源远近不一,水管长度不易控制,致使操作不便,而且容易发生缠绕等事故。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421137U)公开了一种工程洒水作业设备,包括车轮、底框、推手、辅助轮架汇管、喷头等,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解决了上述所提出的问题,但是其喷头不能很好的调节角度,以至于车体两侧的死角不能被喷头喷到,影响工作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洒水作业设备,具备了喷头的水平转向功能且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拆卸的优点,解决了由于喷头不能很好的调节角度,导致车体两侧不能被喷洒到,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洒水作业设备,包括底框、水箱、车轮、管道、水泵、支撑杆和汇管,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在底框的顶部,所述车轮活动连接在底框的正面,所述管道固定连接在水箱的侧面,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底框的顶部,水泵的侧面与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在底框的顶部,所述汇管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顶部,汇管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汇管的表面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喷头。
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转动支架,转动支架的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头连接头,喷头连接头的顶部开设有通孔,喷头连接头的表面与喷头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转动支架腔内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下紧固圈,所述转动支架腔内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上紧固圈,下紧固圈与上紧固圈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连接头,软管连接头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且软管连接头的通孔与喷头连接头的通孔相通,所述转动支架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动支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表面开设有通孔,转轴的表面与固定支架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固定支架的底部与汇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转动支架与固定支架的通孔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软管连接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软管,软管的底部与汇管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下紧固圈与上紧固圈的内壁与软管的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支架两侧开设通孔的大小与转轴相适配,且通孔的内壁设置有防摩擦垫圈。
优选的,所述软管连接头的表面设置有滑槽。
优选的,所述下紧固圈与上紧固圈的表面设置有紧固条,紧固条的宽度与软管连接头表面的滑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通孔的大小与转轴相适配,且通孔的内壁设置有防摩擦垫圈。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母与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垫片,且垫片的数目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支架、喷头连接头、转轴、固定支架和固定螺母,通过结构之间的传动配合,实现了喷头可以转动,转动过程中不影响出水且喷头可以随时更换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紧固圈、上紧固圈、软管连接头和软管,通过上紧固圈与下紧固圈的配合将软管锁住,实现了水流可以通过软管送到喷头且软管的拆卸更加方便,紧固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由于喷头不能很好的调节角度,导致车体两侧不能被喷洒到,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实现了喷头的水平转向功能且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拆卸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紧固圈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框、2-水箱、3-车轮、4-管道、5-水泵、6-支撑杆、7-汇管、8-角度调节装置、81-转动支架、82-喷头连接头、83-下紧固圈、84-上紧固圈、85-软管连接头、86-转轴、87-固定支架、88-固定螺母、89-软管、9-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洒水作业设备,包括底框1、水箱2、车轮3、管道4、水泵5、支撑杆6和汇管7,底框1用于承载顶部结构,水箱2固定连接在底框1的顶部,水箱2中的水用于供给喷头9的洒水,车轮3活动连接在底框1的正面,车轮3的设置使该实用新型可以移动,管道4固定连接在水箱2的侧面,水箱2中的水通过管道4运送到喷头9,水泵5固定连接在底框1的顶部,打开水泵5,水泵5的将水箱2中的水通过管道4运送到汇管7,水泵5的侧面与管道4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6固定连接在底框1的顶部,支撑杆6用于支撑汇管7,汇管7固定连接在支撑杆6的顶部,管道4中的水首先进入汇管7,再有汇管7分流到各个喷头9,汇管7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汇管7的表面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8,角度调节装置8的设置使喷头9具有水平转向的功能,角度调节装置8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喷头9,汇管7中的水到达喷头9后喷出,实现对地面的喷洒。
角度调节装置8包括转动支架81,转动支架81配合转轴86的使用使喷头9具有转向功能,同时转动支架81也是许多结构的载体,转动支架81两侧开设通孔的大小与转轴86相适配,且通孔的内壁设置有防摩擦垫圈,转动支架81的两侧开设有通孔,转动支架8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头连接头82,喷头连接头8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喷头连接头82的表面与喷头9的底部螺纹连接,喷头连接头82表面设置的螺纹与喷头9在靠近其底部内壁的螺纹相适配,转动支架81腔内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下紧固圈83,下紧固圈83与上紧固圈84用来固定软管89,下紧固圈83与上紧固圈84的表面设置有紧固条,紧固条的宽度与软管连接头85表面的滑槽相适配,转动支架81腔内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上紧固圈84,上紧固圈84与下紧固圈83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软管89的固定作用,从而使软管89中的水可以通过软管连接头85运送到喷头9中,下紧固圈83与上紧固圈84的两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转动支架8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连接头85,软管连接头85的表面设置有滑槽,软管连接头85的滑槽与紧固圈表面的滑条相适配,滑槽与滑条的配合使软管89的固定效果更好,软管连接头85的底部开设有通孔且软管连接头85的通孔与喷头连接头82的通孔相通,由于两通孔相同,所以水流可以运送到喷头9,转动支架81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轴86,转轴86的设置使转动支架81可以转动,从而实现了喷头9的转动,转动支架8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支架87,固定架87是其他结构的载体也是角度调节装置8的基础结构,固定支架87通孔的大小与转轴86相适配,且通孔的内壁设置有防摩擦垫圈,固定支架87的表面开设有通孔,转轴86的表面与固定支架87通孔的内壁活动连接,固定支架87的底部与汇管7的表面固定连接,转轴86的一端贯穿转动支架81与固定支架87的通孔活动连接有固定螺母88,固定螺母88由于固定转轴86,固定螺母88与固定支架87之间设置有垫片,且垫片的数目为两个,垫片的设置减小了转轴86转动的摩擦力,使转轴86的转动效果更好,软管连接头85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软管89,软管89材质为PVC塑料管,软管89的长度至少要满足转动支架81最大转动的角度,防止转动支架81转动过程中因为软管89太短而不能转动,软管89的底部与汇管7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下紧固圈83与上紧固圈84的内壁与软管89的表面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支架81、喷头连接头82、转轴86、固定支架87和固定螺母88,通过结构之间的传动配合,实现了喷头9可以转动,转动过程中不影响出水且喷头9可以随时更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紧固圈83、上紧固圈84、软管连接头85和软管89,通过上紧固圈83与下紧固圈84的配合将软管89锁住,实现了水流可以通过软管89送到喷头9且软管89的拆卸更加方便,紧固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由于喷头9不能很好的调节角度,导致车体两侧不能被喷洒到,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实现了喷头9的水平转向功能且角度调节装置8可以拆卸的优点。
工作原理:该工程洒水作业设备使用时,水平转动转动支架81,喷头9由于与转动支架81连接,所以喷头9的角度就会改变,当需要拆卸角度调节装置8时,首先将喷头9旋下,然后打开紧固圈放下软管89,最后将固定螺母88转下,拆卸转动支架81即可,安装方法与拆卸相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